[摘要] 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數理統(tǒng)計法、比較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第19屆世界杯足球賽64場比賽打入的145個入球特征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淘汰賽階段的場均進球數要多于小組賽階段;下半場進球數要多于上半場,比賽結束前的15分鐘是進球的高峰期;進球方式是以腳踢為主,其中,短傳配合進球率最高;8強球隊中多數是以攻勢足球或控制比賽節(jié)奏的打法為主;罰球區(qū)及罰球區(qū)前沿是進球的主要區(qū)域;球門下部是進球入門的主要區(qū)域,其中右下角進球率最高;中路進攻進球位居各種進攻方式之首;前鋒仍是各位置中進球數最多的,其次是中場和后衛(wèi)。
[關鍵詞] 世界杯足球賽 進球 特征 分析
世界杯第一次在非洲這塊神秘的大陸舉行,世界杯點燃了非洲人民對足球的激情也點燃了世界足球愛好者的激情。世界杯中的精彩的配合、漂亮的進球更是將比賽的激情推向頂點。通過對本屆世界杯的64場比賽打入的145個入進球(除決賽期的點球)的區(qū)域、時間、屬性、射門方式、進球手段及進球球員的場上位置等特征進行分析,旨在揭示當前高水平足球比賽的進球特點和規(guī)律,以此為我國足球技戰(zhàn)術水平的提高提供參考。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第19屆世界杯足球賽決賽階段全部64場比賽145個進球情況。
1.2研究方法
1.2.1文獻資料調研
查閱國內外有關比賽進球方面的文獻資料,從不同角度來確定研究指標,并分類整理分析等。
1.2.2觀察統(tǒng)計法
采用觀看比賽錄像回放、新浪網進球集錦對進球的有關數據進行統(tǒng)計分析。
1.2.3比較法
將統(tǒng)計的數據分類總結,與前兩屆世界杯比賽的有關資料進行對比分析。
1.3相關統(tǒng)計尺度、指標、概念的說明
1.3.1射門區(qū)域的劃分
如圖1所示。
1.3.2長傳配合進球
活球狀態(tài)下傳球隊員有意識的長傳球形成的進球。
1.3.3短傳配合進球
球員之間通過連續(xù)的2腳或2腳以上短傳配合進球。
1.3.4個人能力進球
球員通過自己的搶斷、運球突破的進球。
1.3.5中路進攻進球
進球前,球經過1區(qū)、3區(qū)和8區(qū)延長線至中場線所組成的區(qū)域通過傳球配合進球。
1.3.6邊路進攻進球
進球前,球經過5區(qū)、7區(qū)、6區(qū)和9區(qū)延長線至中場線所組成的區(qū)域經過傳球配合進球。
1.3.7進球隊員位置
進球隊員在該場比賽陣型中所司職的位置。
2結果與分析
2.1進球總體情況分析
本屆世界杯共打入145個入球,其中烏龍球2個,點球10個。從表1可以看出,近三屆世界杯的進球總數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第19屆進球總數比第18屆少2個,比第17屆少16個,場均進球數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第19屆世界杯是世界杯史上進球數第二少的一屆。
究其原因,是由于從第16屆世界杯開始,國際足聯增加了決賽階段的球隊名額。這使得比賽場次增加,競爭更加激烈,各支球隊從戰(zhàn)略需要出發(fā)(特別是一些志在奪冠的球隊),取勝是第一要務,比賽中盡量節(jié)省球員的體能和避免主力球員受傷或停賽等不必要的減員。此外,現在球隊的防守能力提高也是導致進球數少的另一個重要原因。
2.2進球特征分析
2.2.1比賽各階段進球分析
從表2可以看出進入淘汰賽階段場均進球數為2.75個明顯高于小組賽的2.1個。這說明在小組賽階段,各支球隊采取更加務實的打法,取得比賽勝利即可,會保留一定的實力和避免主力球員在小組賽受傷而影響淘汰賽階段的比賽。在淘汰賽階段各支球隊為取得比賽勝利采用更加積極的打法爭取比對手多進球。在淘汰賽階段(不包括半決賽和決賽)的14場比賽中有9場比賽進球數在3個或3個以上,兩場比賽通過點球決勝,這也充分說明了淘汰賽階段的比賽激烈和精彩程度。
2.2.2進球時間特征分析
從表3我們可以看出在本屆世界杯的145個進球中,上下半場各打入了60個和85個進球,各占中進球數的41.4%和58.6%,下半場進球略多于上半場。這與上屆世界杯有所不同,不過與第16、17兩屆世界杯進球情況類似。這說明各支球隊在上半場都會相應的保存一定的實力,到下半場為了取得比賽的勝利使盡勁渾身解數,直至比賽結束的最后一分鐘。從另一個角度可以說明,現在足球運動更加趨于務實,贏得比賽才是硬道理。
2.2.3進球區(qū)域特征分析
根據區(qū)域的劃分統(tǒng)計可以很清楚的發(fā)現在罰球區(qū)內共計打入118個入球約占總數的81.4%,明顯高于第18屆的66.2%,這充分說明禁區(qū)是攻防雙方爭奪的焦點。從禁區(qū)內的四個區(qū)域的進球比例來看,4區(qū)和2區(qū)是最具有威脅的區(qū)域,一旦形成射門,守門員難以做出及時的撲救。1區(qū)和3區(qū)雖也在禁區(qū)內,但是由于射門角度較小,加上后衛(wèi)和守門員的封堵進球數相應的也就有所減少。
8區(qū)雖然遠離球門較遠,但是,現在球員的遠射技術不斷提高,加上世界杯用球“普天同慶”的特殊性,球的運行軌跡比較難以判斷,一旦形成射門將會成為守門員的夢魘。從數據可以看出,球門正面的遠射對球門的威脅還是比較大的。所以,要想形成進球就應該加強罰球區(qū)及罰球區(qū)前沿的射門。7區(qū)和9區(qū)的進球數少,這說明現代足球更加注重中路的進攻配合,邊路傳球要靠中路的進球來完成最后的進攻。
2.2.4進球方式特征分析
從統(tǒng)計的數據可以看出本屆世界杯短傳配合進球的個數最高,其次是長傳配合進球和遠射進球,這與表4統(tǒng)計的進球區(qū)域的統(tǒng)計相匹配。在禁區(qū)內由于防守密度高,拼搶激烈而且離守門員近,進攻方一般通過短傳滲透,打后衛(wèi)防守的空隙,進攻球員接球后直接射門得分。而且在短傳配合進球中頭球進球數寥寥無幾,這充分說明在攻防速度日益加快的今天,越是簡單有效的小范圍配合和簡單實用的技術,越能贏得充分的時間和空間,進攻效果也越好。
表6 第19屆世界杯足球賽進球射門部位統(tǒng)計
統(tǒng)計的結果顯示,本屆世界杯的頭球共打入27個入球,占總進球數的18.9%。左腳打入33個入球,占總進球數的23.1%。右腳打入83個入球,占總進球數的58.0%。這說明本屆世界杯足球賽以腳踢球入球為主,其中右腳進球數最多,頭球進球數最少。這與統(tǒng)計的進球方式相吻合。
2.2.5前八名(排名不分前后)球隊的進球方式特征分析
本屆世界杯前8名球隊(排名不分前后)共打入72個入球(2個烏龍未計入),占到總進球數的50.34%。八強中德國的進球率最高場均2.29個居各隊之首,其次是巴西和阿根廷場均1.8個,而巴拉圭的場均進球數不足1個。從進球的方式來看短傳配合進球和遠射進球是最主要的進攻手段,進球率分別占38.9%和15.3%,比總體平均進球率高出5個百分點和3個百分點。前八名中的西班牙、德國、烏拉圭、荷蘭、巴西和巴拉圭都主要采用這兩種進攻手段。從統(tǒng)計的結果來看阿根廷的進球方式是最多樣化的,這說明阿根廷球員進攻方式的多樣化。
從整體上看,前八名的球隊都重視進攻,只有西班牙、巴拉圭和加納的進球數少于均值,雖然西班牙的進球數少于均值,但其控球率(66.4%)居32隊之首。從另一個側面說明,西班牙有很好的控制比賽的能力,但是破門的效率一般。僅巴拉圭一支球隊完全靠防守進入前八名,這說明當代世界足壇以積極的攻勢足球為主。
2.2.6進球進攻形式特征分析
本屆世界杯中,雖邊路進攻和定位球進攻在進攻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但中路進攻進球數占到總進球數半數以上,居各種進攻形式之首,這是本屆世界杯進攻形式的一大特色。這說明本屆世界杯各球隊注重局部的戰(zhàn)術配合,特別是離門較近的中路區(qū)域的戰(zhàn)術配合。像世界技術流派打法的強隊巴西、西班牙以及德國隊都非常注重中路短傳配合進攻。
2.2.7球進門區(qū)域特征分析
從表8可知,本屆世界杯的145個進球中,從球門的下部(左下、中下、右下)進球總數和進球率較高,合計共99個入球占總進球數的68.3%。其中球門的右下和左下角進球數最多,這說明球員大多采用低射破門的方法。這與進球射門區(qū)域相吻合。在離球門較近的區(qū)域,射門球員采用低射球門下角守門員很難及時做出判斷和撲救。球門的兩個上角進球率也較高,這說明球員射門技術精湛、準確。球門中上進球最少,這與守門員的原始站位有關。從整天上看從球門右側進球要比左側進球要多,球門中路進球數最少。這可能是因為各隊大多數運動員都習慣用右腳射門,較易射入球門的右側,造成球門右側進球率比左側高。
2.2.8進球球員位置特征分析
統(tǒng)計的結果顯示,本屆世界杯的143個進球中有80個進球是由前鋒打入的,占總進球數的55.9%,其次是中場和后衛(wèi)的進球。前鋒隊員是本屆世界杯進球的主力軍,一支球隊擁有一個或幾個好的前鋒將是取勝的法寶。因此,前鋒隊員攻擊力的強弱將會直接影響球隊的成績好壞。與上屆世界杯相比前鋒球員的進球數率有所增加,中場和后衛(wèi)的進球數減少,這說明各支球隊在注重進攻的同時,也加強了中場的防守。這說明中場和后衛(wèi)的防守壓力略有增強。這與現在鋒線球員的速度越來越快、動作更加簡潔實用等因素有關。
3 結論
第一,第19屆世界杯足球賽決賽階段64場比賽共打入143個入球和2個烏龍球,場均進球2.27個比前三屆世界杯場均進球數有所減少。
第二,第19屆世界杯足球賽淘汰賽階段進球數要高于小組賽階段的進球數,淘汰賽階段各支球隊為了晉級采取更加積極的打法。
第三,在比賽的90分鐘內,下半場進球數多于上半場。除開場的前15分鐘內雙方試探打法外,其余時間進球數都較高,特別是在比賽的最后15分鐘及補時階段的進球較多,但與上屆世界杯相比最后階段的進球數有所減少。
第四,第19屆世界杯足球賽進球方式以腳射門為主,其中短傳配合進球數最多,長傳配合進球和遠射進球也是重要的進球手段,這構成了當今世界足球進攻的重要技戰(zhàn)術的打法。
第五,第19屆世界杯禁區(qū)仍是主要的射門進球區(qū)域,禁區(qū)內仍是進攻與防守雙方爭奪的焦點。此外離球門較近的弧頂附近是遠射的最佳選擇區(qū)域。
第19屆世界杯的前八名球隊中除巴拉圭和加納外,其他球隊采用積極的打法或控制比賽的節(jié)奏來取得比賽的勝利。
第六,第19屆世界杯足球賽中,中路進攻進球數居各種進攻方式之首,這也是本屆世界杯的一大特點。各支球隊重視中路的局部配合傳球進攻。
第七,第19屆世界杯足球賽中球門的右下角和左下角是進球的主要區(qū)域。球門的4個角是守門員最難防守的區(qū)域,也是進球最多的區(qū)域。射門球員的腳法更加細膩、準確、巧妙。
第八,第19屆世界杯足球賽中前鋒仍是進球的主力,其次是中場和后衛(wèi)。后衛(wèi)和中場的進球數上屆略有下降,這說明現在中場和后衛(wèi)的防守壓力更大,給與他們進攻的機會減少,各位置球員的技術更加的全面、一專多能。全攻全守仍是當今世界足壇的主流。
參考文獻:
[1]薛俊,李陽,郭長久.第18屆世界杯足球賽決賽階段各隊進攻進球特征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2007,(1).
[2]德銀,熊濤,李立峰,劉明軍.第18屆世界杯足球賽決賽階段進球特征分析[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7,(1).
[3]楊維強,周保輝.第十七屆世界杯足球賽進球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3,(3).
[4]管勇.18屆世界杯足球賽進球情況統(tǒng)計分析[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2007,(2).
[5]戴漢東,戴進,李家新.第16屆世界杯足球賽進球情況的研究[J].中國體育科技,1998,(34).
[6]薛俊.第17屆世界杯足球賽決賽階段各隊進球特征分析[J].中國體育科技,2003,(39).
[7]薛俊.第16屆、第17屆世界杯足球決賽進球主要特征比較[J].成都體育學院學報,20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