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物理學習是職高新生所面臨的一道“新坎”,也是物理教師和學生心上的一道“坎”,要想順利跨越這道“心坎”,就要了解“新坎”形成的原因以及跨越“心坎”的策略。就“新坎”形成的主要原因和跨越“心坎”的策略,作了詳盡論述。
[關鍵詞] 物理學習 臺階 原因 策略
一位職高新生在作文中感嘆:“蜀道難,難于上青天。物理難,難于絕壁之攀巖?!彪m然有些夸張,但確確實實反應了學好物理之難,尤其是初中物理基礎稍差的同學,學好職高物理成為他們學習中所面對的一道新坎,也是職高物理教師和學生心上的一道坎。那么,形成這道“新坎”的原因何在?又如何跨越這道“心坎”呢?
一、由簡單到復雜,由直觀到抽象的過渡,增大了學生學習難度
通過對教材研究,發(fā)現(xiàn)初高中的物理差距較大。初中物理教學是以實驗觀察為基礎,使學生了解物理學各方面的初步知識。問題多是單一對象的靜態(tài)問題,內容多是簡單的物理現(xiàn)象和結論,物理規(guī)律簡單粗略,易于學生接受。而職高物理教學則是數(shù)學方法和抽象思維相結合,利用邏輯推理來揭示物理現(xiàn)象的本質,解決的問題常常涉及多個物體。例如,質點和瞬時速度的概念,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及受力分析等。學生較難理解,增大了學習難度。
二、由經驗總結到邏輯推理,對學生的思維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
初中生與職高生的思維是不同的。初中生的思維比較地簡單,往往要借助生活中的親身感受或生活習慣進行思維。物理概念大多是直接的經驗總結,定性的感性知識多,定量的理性的內容少,處于經驗型向理論型過渡的階段。而職高生的思維比較全面,要求能在觀察實驗的基礎上,根據(jù)邏輯推理程序,利用理論做指導,采用歸納、判斷、推理等手段擴大自己的知識領域,形成知識網絡。例如,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推導自由落體運動的規(guī)律,這對學生的思維是一個新的挑戰(zhàn)。
三、物理矢量的學習和公式圖像的增多,使學生解題常常產生誤區(qū)
初中物理沒有涉及矢量的學習,圖像較少且容易理解,運用數(shù)學工具解決物理問題并不突出。而職高物理開始就要學習位移和速度矢量,從標量到矢量的認識跨度很大。如圍繞操場跑一圈,位移卻為零。-8m/s的速度比2m/s速度大,學生感覺不可思議,難以接受。僅在職高物理第一單元的第二節(jié)《勻變速直線運動》中就有十幾個公式,學生很容易混淆,做題時往往選不對正確的公式,不知所措。再加上x—t圖像和v—t圖像不好理解,不能和物體運動過程正確聯(lián)系,張冠李戴,因此學生解題時常常產生誤區(qū)。
四、學習模式的轉變,對學生的自主學習提出更高要求
初中生往往習慣于“考試考什么,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的學習模式,習慣于應試教育模式,對知識的要求在了解和記憶的層面上成分比較多。而職高物理要求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獨主、自主地學習。要在理解的基礎上,靈活記憶,選用合適的方法解題。例如,解決汽車剎車時的勻減速直線運動時,有五六種解法,要求學生要在比較的基礎上總結出好的解題方法,不斷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初中生習慣于埋頭做筆記,有些學生還習慣于死記硬背,學習不得要領,不能很好地理解知識,這種學習模式當然達不到職高物理學習的要求。
五、跨越“心坎”的策略
面對職高新生學習中遇到的“新坎”,教師理所當然盡全力去幫助學生跨越這道“心靈之坎”,主要策略如下:
1.加強對教材和教法的研究
作為職高物理教師要加強對初中物理教學的研究,了解初中物理教材的知識結構和教學方法,明確各章知識的重難點,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設置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當?shù)慕虒W方法,降低學習的梯度和難度。因為根據(jù)教育心理學理論“當新知識與原有知識存在著較大梯度,或是形成拐點時;當學生對知識的接受,需要增加思維加工的梯度時,就會形成教學難點,所以教師對教材理解要深刻,對學生的原有知識和思維水平了解要清楚,在會形成教學難點之處,把信息傳遞過程延長,中間增設驛站,使學生分步達到目標;并在中途經過思維加工,使部分新知識先與原有知識結合,變?yōu)樵俳邮芰硪徊糠中轮R的舊知識,從而使難點得以緩解?!边@樣,降低了學習的臺階,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學好物理的自信心。
2.堅持“細嚼慢咽”的教學原則
職高學生普遍成績較差,尤其是物理成績一般在五六十分左右,一時很難適應職高物理的學習,接受新知識很慢,稍微講快一點就不能接受,所以在平時教學中要根據(jù)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水平慢慢講、反復講,直到大部分學生聽懂為止,然后通過相應的難度適中的習題加強鞏固,切不可出現(xiàn)偏題怪題,課后還要及時復習,溫故知新。如我在講解《勻變速直線運動》一節(jié)時,按照教參的要求只要三課時,我用了五課時,講練結合,每節(jié)課都要求把所學公式默寫一遍,處理相應習題,最后效果很好,學生很高興。
3.盡量增加學生實驗機會,善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濃厚的興趣將是人們刻苦鉆研、勇于攻關的強大動力。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睈垡蛩固拐f:“興趣是最好的教師?!睏钫駥幉┦恳舱f過:“成功的真正秘決是興趣”。職高新生正處于求知欲和好奇心較強的時候,我們要充分利用好他們的好奇心,盡量讓學生通過實驗觀察總結出規(guī)律結論,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比如,在學習圓周運動的向心力時,可用易拉罐做成“水流星”實驗,按照常規(guī)認識,當易拉罐運動到最高時,水必往下灑,但從實驗結果看卻出乎意料之外,水并沒有下落。接著使轉速慢下來,學生們會發(fā)現(xiàn)慢慢到一定程度后水會灑出,接著提出問題:要使水不灑落下來,必須滿足什么條件?從而使得學生在好奇心驅使下去探究新知識。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興趣。
4.多鼓勵少批評,及時指導、交流學習方法
由于職高學生的整體知識水平較普高學生要差得多,對新知識的理解掌握較慢,給老師的感覺反應遲鈍,總想批評甚至打擊學生,嚴重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學效果適得其反。所以,作為職高物理教師要理解學生,盡可能地多鼓勵少批評學生,給學生更大的信心,尤其是職高新生更要多多鼓勵。對學習方法不當,學習吃力的同學,要及時指導和幫助,找出他們問題所在,多和他們交流心得,交流學習方法。一開始,就要指導好學生的聽課、筆記、作業(yè)、復習等環(huán)節(jié)。指導學生如何預習,如何閱讀教材,不能一目十行,要有所思,有所疑,有所獲。把握好學習的各個環(huán)節(jié),才能更有利于物理學習。
除了以上幾點策略外,當然還有很多。如牢固掌握基礎知識,發(fā)展物理思維能力。加強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加強解題規(guī)范化的要求,等等。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靈活選取不同方法,互相滲透,讓職高新生面對“新坎”時,不再感嘆“物理難,難于絕壁之攀巖,”而是順利地跨越“新坎”,獲得成功!
參考文獻:
[1]姚文忠.物理教學及其心理學研究.杭州大學出版社.
[2]王學斌.中學物理教學.北京教育出版社.
[3]梁樹森.物理學習論.廣西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