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教育者 學生 身心健康
一、關注學生心理健康,師生交流從心靈開始
心理健康教育在教育過程中起著靈魂的作用。是否重視或是否真實做到了與學生的交流,學生是清楚的,這也是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情感好惡的直接原因。
孩子的心靈是最敏感的,他或者她都可以真實而客觀地感受到來自外界的是否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愛。俗話說:打是親,罵是愛。言語不在多少,只有發(fā)自內(nèi)心的才能最終歸屬于心。交流是一種智慧,關注心理的健康發(fā)展則是這種智慧最能夠激發(fā)光彩的領域,最好的交流莫過于交心。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首先要成為一名與學生進行心理交流的專家。
“我不行”預示著學生的心理障礙。相比之下,在一個班集體中,優(yōu)秀學生比其他學生有心理優(yōu)勢。這種優(yōu)勢能使學生的每一個細胞,每一根神經(jīng),組合成眾志成城的積極狀態(tài)去面對學業(yè),爭取成功;而“我不行”則必定導致學生形成心理障礙,心情散亂地面對學業(yè),反復失敗,遺患無窮。為此,教師要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善于觀察,見微知著,及時做好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變“我不行”為“我能行”。
二、關注學生生命價值,交通安全從學生抓起
交通安全教育從學生抓起。教導學生學會走路是一個容易被人們忽視的問題。我經(jīng)??吹綄W生有闖紅燈,在馬路上嬉戲,三五成群散漫地在路上走等很危險的行為,學生也因此而經(jīng)常遭遇交通事故。這個年齡的孩子往往覺得家長的話不愛聽,老師又不能隨時都跟著。對于師長的“注意安全”的叮囑,他們總是左耳朵進右耳朵出,這就無形中增加了交通事故發(fā)生的幾率。針對這種現(xiàn)狀,我認為,第一要務還是應該加強學生的生存素質(zhì)教育。比如多讓孩子看一些交通事故的現(xiàn)場宣傳片等,讓他們真切體會到在道路上嬉戲是一件多么危險的事情。
三、關注飲食健康,食品安全從源頭預防
食品安全,指食品無毒、無害,符合應有的營養(yǎng)要求,對人體健康不造成任何顯性或隱性的危害。而我們的學生卻在購買大量的無益于身體,卻有著潛在危害的零食。
幾種常見的學生食品其性狀大致如下:
薯片:營養(yǎng)價值很低,還含有大量脂肪和能量,多吃容易導致肥胖,還是皮膚健美的大敵。
爆米花:營養(yǎng)價值尚可,但是其中含有比較多的鉛,影響兒童的智力和體格發(fā)育,損害成年人的神經(jīng)功能。
果凍:果凍中沒有脂肪,少量吃些不會讓人發(fā)胖,可也別指望它能增加營養(yǎng)。
快餐面:脂肪含量很高,營養(yǎng)價值比較低,多吃不利于飲食平衡。
此外,還有果脯、蜜餞、話梅、餅干、泡泡糖、膨化小食品等。以上這些食品如果長期食用就會對身體造成極大的傷害,一個合格的教育者應該了解其基本性狀,從而正確引導學生,從源頭上預防這些垃圾食品對自身健康造成潛在的危害。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作為教師的第一要務就是要讓每一個年輕學子盡早明白這樣的道理:現(xiàn)在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將來才能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也才能去享受美好的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