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課堂評價中,首先是總體性掌控,只要課堂的總體性構思以及教學過程的總體性都能夠遵循教學的邏輯走向,沒有坍塌和偏離,那都是成功的教學,而由每一節(jié)課所構成的長時間的粗大線條的整體魅力,才是課堂評價的眼光所在。一堂課的敏感地帶應該集中在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層面和創(chuàng)造層面上,而不是集中在工匠層面和記憶層面上。
【關鍵詞】課堂評價 課堂構思 教學走向 課堂魅力
一次參加片區(qū)“課堂教學大比武”評課,聽了六位教師的語文課,結(jié)束后進行評課,幾位評委對一位年輕教師上的《觀滄?!返囊恍┙虒W細節(jié)進行了渲染式的點評,指出該教師將幾個字的讀音讀錯了,“耀武揚威”不能用來形容曹操,“怎樣”的口頭禪太多。這幾位評委都說,這種知識性錯誤和如此多的口頭禪是無法容忍的,完全說明了該老師普通話不合格,備課不認真,準備不充分,并認為這節(jié)課不成功……
但我認為以上幾處并沒有從總體上影響教學效果,整節(jié)課思維清晰,總體結(jié)構完整。最起碼的是,該教師激情高昂、大氣磅礴,確實有曹操“吞吐日月”的博大胸襟與豪邁情懷,教師情感與詩人情感對應默契,整節(jié)課感染了學生,是一節(jié)成功的課。
之后,我不得不思考一個問題,我們的課堂評價為何如此瑣屑與庸常?為何一遇到技術性的細節(jié)問題就變得如此敏感、如此夸張作態(tài)?似乎指出一個字的讀音錯誤更能表現(xiàn)對細微知識的權威性掌握;似乎挑出一個語法錯誤更能體現(xiàn)對知識準確性的了解;似乎一個細節(jié)的錯誤大過了整體性的成功。好像在這些瑣屑的問題上埋藏著一個教師的全部羞辱和光榮,因此非要高聲表白??磥?,課堂教育的提醒和思索的力量,往往在評價中被忽視,課堂評價變成了顛倒輕重緩急的另一種價值結(jié)構。
教學中的一兩個字的讀音問題、一個技術性的環(huán)節(jié)就讓我們敏感到這樣的地步,這著實違背了教學的常態(tài)性過程和過程中的常態(tài)性,使我們的教學評價失去了最基本的評價邏輯控制。這很不正常。
我認為在課堂評價中,首先是總體性掌控,只要課堂的總體性構思以及教學過程的總體性都能夠遵循教學的邏輯走向,沒有坍塌和偏離,那都是成功的教學,而由每一節(jié)課所構成的長時間的粗大線條的整體魅力,才是課堂評價的眼光所在。就像講解一篇文章,如果將它大卸八塊,將它拆得七零八落,然后一塊一塊地咀嚼玩味,雖然也能品嘗得出一些滋味,但卻失去了對文章總體韻味的掌控,文章的總體魅力也就失去了。
作為教師,我們都知道,在教學過程中常常發(fā)生記憶a上的模糊,或者失誤,如個別字的書寫錯誤,個別人物與歷史年代的時間性失誤,個別作者與作品之間的搭配性失誤,個別詞語一時間的誤用等等。我們作一下幽默的指正即可,順便調(diào)侃幾句也無妨。但在某些老師眼里,這件事奇大無比,簡直可以抵消上課老師之前和之后的全部教學工作。小時空中的評價常常成了無聊的品咂、尖酸的挑剔和一味的指責。如果我們的教學課堂評價走向了對瑣屑之事作夸張性的價值引導,那我們所傳授的文化系統(tǒng)、道德系統(tǒng)、情感系統(tǒng)、思想系統(tǒng)又該怎么評價呢?
一堂課,一個學科,一本教材,如果它的教學敏感地帶集中在激發(fā)學生的思考層面和創(chuàng)造層面上來,無疑是成功的。但如果教學的敏感地帶總是集中在工匠層面和記憶層面上,那教學的衰敗之勢就無可避免。
在評課中,我們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如果一個教師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文化良知的缺失、價值觀念的淺薄、情感態(tài)度的蒼白,似乎大家都可以漠然視之,而如果讀錯了一個字,用錯了一個成語,或出現(xiàn)了一個語法問題,那立即遭到指責。在我們心目中,前者評價的伸縮性太大,見仁見智的觀點太多,無法確定自己的看法是否會得到其他人的附和,因此就避而不談。當然,也有人擔心自己的看法欠廣博與深刻,不想暴露自己的淺薄與無知,也就避而不談??磥砣嵝栽u價總是難以找到依據(jù),難以找到尺度,且隱性而深刻;后者是硬性而顯現(xiàn)的,有準確的依據(jù)參考,可以立即指正,所以自然成了課堂評價的敏感地帶。這樣,技術性的細節(jié)也就顛倒了課堂的深層結(jié)構。
時至今日,我們都在期待教育教學改革的聲音,但聽了這么多年,教育教學都在為不知所云的細節(jié)爭吵。我們呼喚課堂教育要有一種整體性的生態(tài),有一種龐大的精神定位和價值走向。雖然課堂教學確實是由諸多細節(jié)部分和諸多細微情節(jié)構成,我們也應該注重細節(jié),但課堂評價不能由對細微之處作過分的張揚來拆散或模糊課堂教學的總體框架,取代課堂教學全方位的思維發(fā)展,課堂教學的靈魂也不應該被死摳瑣屑的評價所湮滅。
沒有教育的大氣走向,就沒有大氣走向的教育。
單從一節(jié)課論成敗,單從一節(jié)課定輸贏,看似集中,卻很片面;看似具體,卻很零碎;看似準確,卻很囚禁。因為它忽視了課堂生態(tài)的長遠構建;忽視了課堂生態(tài)宏大而整體的發(fā)展線索;忽視了貫穿一個學期、一個學年甚至更長時間中的課堂原型的搭建,只找到一些可以追究的羞愧和懊悔來評價,被評者有可能在瑣屑的評價中整體性枯萎。
當然,一節(jié)課確實有許許多多的細節(jié)值得琢磨,但不能在這種琢磨中失去對課堂整體氣韻的評價。整體氣韻需要貫穿整個教育教學活動的時間與空間來承載。而最能割裂它的是評價中對細末東西的興奮和時段性的癡迷,一旦被割裂,對教師總體性和連續(xù)性評價就失去了公正。
教學工作的成功,在于每一節(jié)課都有格局完整的構思,每一次構思都有整體推進的姿態(tài),每一個姿態(tài)都有藝術匠心的設計,每一次設計都構成了前后內(nèi)容默契的照應,每一次照應都是教學時空的和諧。
普通話要學,錯別字要改,文學知識要背,語法問題也應該引起注意。但教學工作的榮辱邊界不應該停留在這里,它還有更大更多的事情要做。我們的教學水平不高,能力不強,卻也懂得要為它失落已久的高貴的內(nèi)在品質(zhì)招魂,而不能聽任教學工作繼續(xù)淪于瑣碎與庸常。
★作者單位:貴州省興義市神奇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