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時文短評”是高考語文卷中新增的題型,這種題型更具開放性,但是學生在答題時存在不少失誤。針對這些失誤,我們有必要在“議論中的辯證思維”及“議論分析的一般方法”這兩方面進行強化訓練。
【關鍵詞】時文短評 辯證思維 議論分析
為了適應新課改的時代精神,近兩年來,一些省份高考語文卷語用題中新增了“時文短評”的題型,這種題型更具開放性。它重在考查學生關注生活、思考生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也成為高考語文新試題中的一個亮點。
從題型及答題要求上看,“短評”既然屬于議論文的范疇,那就應“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行文結構上一般還是得按照“立論——本論——結論”(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布局,雖受篇幅的限制無法做到深入淺出,但仍要“有板有眼”做到“一事一議”、觀點突出、分析符合邏輯。
從考情來看,同學們對“時文短評”題的答題狀況并不理想。下面以例為證,列舉一下同學們在回答這類題時常見的幾種失誤。
材料一:2009年11月27日,清澄名苑小區(qū)北區(qū)14號樓,男主人李磊持刀先后將妻子、妹妹、父親、母親及兩個孩子殺死。案發(fā)后,李磊逃亡至海南,在三亞落網(wǎng)。據(jù)李磊初步交代,弒父殺妻滅子源于長期家庭積怨。
材料二:2009年12月27日,清澄名苑小區(qū)南區(qū)3號樓,男主人張武力持刀殺死妻子及10歲的兒子,并在臥室墻壁上寫下血書“為了人民”后,撥打110自首。嫌疑人稱自己精神方面有問題,因為家庭不和睦、生活不和諧才導致自己產(chǎn)生殺人惡念。
針對上面材料,提出自己觀點并加以簡要分析。(150字左右)
失誤一:觀點立偏立錯,片面偏激。有的學生觀點提煉為“天網(wǎng)恢恢疏而不漏”、“家庭教育問題不容忽視”、“弒親者當誅盡”等。這類觀點沒能切中材料的核心。
失誤二:觀點與分析的內(nèi)容脫節(jié),未能緊扣材料,分析只做“無用功”。如觀點為“心理健康教育刻不容緩”,而接下來的分析卻大談“退一步海闊天空”,兩者是“風馬牛不相及”。
失誤三:分析的內(nèi)容邏輯紊亂,議論的條理性欠缺。如出現(xiàn)“構建和諧家庭才能減輕壓力并促進良好健全心理的形成”這類因果本末倒置等邏輯錯誤。
失誤四:議論時不能充分利用材料“就事論事”,舍近求遠,盲目引證等。例如有的學生分析時沒有緊扣材料的事件,盲目援引社會上一些人群的心理調(diào)查報告,大談當代人心理不健康,提倡人要相親相愛……
以上分析只是學生在答題時存在的一些常見失誤,但我們由此可管窺一般。為什么學生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失誤呢?歸根結底,原因有二:一方面,很多學生尚未養(yǎng)成辯證思考問題的習慣,缺乏邏輯思維的能力,加上平時也較少接受相關的思維訓練,缺少發(fā)散思維,無法打開思路;另一方面,許多學生的議論“功底薄”,不懂得怎么議論,不善于運用事例“就事論事”,議論技巧較差,語言干澀,不知道如何在有限的答題時空內(nèi)有效地使用基本的說理方法。因此,有必要針對“議論中的辯證思維”及“議論分析的一般方法”這兩方面進行強化訓練。
一、給學生配一把思維的鑰匙
我認為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思維訓練,教會學生學會辯證地想問題,即用一分為二的觀點、全面的觀點、聯(lián)系和發(fā)展的觀點看待問題。要認識到矛盾雙方的對立統(tǒng)一,較深入理解現(xiàn)象的“正”與“反”、“利”與“弊”相互對立且相互依存的關系;要認識到事物之間的普遍聯(lián)系,有些看似孤立的事件,其實能夠引發(fā)并影響著許多相關的事件;要認識到事物總是在不斷變化發(fā)展著,不應靜止地看待某些問題,而應懂得前瞻并預見事物發(fā)展的趨向;要學會科學、系統(tǒng)地從事物的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分析事件所蘊含的意義;要嘗試運用邏輯推理,演繹判斷,增強思維的縝密性。前文的例子中,我們可以通過思考兩個事件的共性,分析其產(chǎn)生的深層原因:內(nèi)因——個人心理問題;外因——家庭和社會問題,這樣就打開了思維之門。再如:“家電下鄉(xiāng)”話題應聯(lián)系到政府、百姓、企業(yè)、金融風暴等多種因素;“犯罪低齡化”話題應涉及到個人、家庭、學校、社會、民族、國家等多個層次;“環(huán)?!痹掝}則關系到個體、社會、經(jīng)濟、自然、道德、法律、現(xiàn)實危機、未來發(fā)展等諸多方面。我們平時如能擷取系列社會熱點問題,常讓學生利用辯證思維的利器進行科學的思維訓練,定能逐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豐富學生的思維內(nèi)涵,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質量。
二、為學生打開說理之門
前文提到過學生議論“功底薄”,不懂得怎么展開議論,我們在訓練辯證思維之時,還要教會他們?nèi)绾握归_分析說理,雖然短評訓練要求學生自圓其說就行,但要做到“圓”,還是要下一定的功夫,我們要力求評得合理、評得深刻、評得流暢。時文短評同一般議論文一樣,都要有鮮明的態(tài)度觀點,都要擺事實、講道理,但它有限的答題時空并容不得考生長篇大論。即使要擺事實,也只能使用概述的例證;即使要講道理,也只能使用簡潔凝練的語言評析。理由切忌片面、單一,論證切忌含混、紊亂。
當然,要解決不會評析的根本方法,還在于要教會學生合理選擇并恰當運用論證方法,例如運用假設論證、因果論證、對比論證、類比論證、反向論證、事例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以及意義分析等方法,還可以結合運用設問、反問等句式的訓練來豐富思維的內(nèi)容,增強說理的效果。分析說理要達到深刻,要能夠說出事物的本質,挖掘出現(xiàn)象背后的真相,深度地評說,既要重視道德判斷,也要重視法律判斷;既要尊重公眾的情緒,也要引導公眾深入思考;既要尊重現(xiàn)實,也要放眼未來,讓人讀后能夠得到啟迪與思考,讓讀者信服。
三、提供范本讓學生觸類旁通
大多練習的參考答案只有一個(有的更是“參考答案略”),教師應該勇于“下水”示范,用不同方法從各個角度進行示范論證,這不失為一個妙招。在訓練初期,我們曾嘗試針對一個題目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的論證方法,擬寫了多個答案印發(fā)給學生學習模仿,學生看完可謂是醍醐灌頂。同時,在講評時讓學生大量交流,他們在對比中看到不足,并能互相學習,樹立信心。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課外多看“焦點訪談”等電視節(jié)目、多看《雜文報》等評論類報刊雜志,讓他們在學習中模仿感悟并提高短評能力。
總之,時文短評與議論文的血親關系,以及它作為一種新題的身份應引起廣大語文老師的足夠重視,雖然它對考生的辯證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但我們?nèi)缒茉谄綍r對學生進行適當?shù)挠行У乃季S訓練、分析說理訓練、語言表達訓練,學生的答題能力會得到有效提高,而且隨著這類訓練的深入開展,學生的議論文寫作能力也會得到有效提高。
★作者單位:福建省德化縣第八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