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言文教學要想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必須強化誦讀。在讀中掌握字詞的讀音與意義,在讀中習其句讀,在讀中品味精妙的語言,在讀中感受人物情感,在讀中積累語言。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 誦讀 學習興趣 閱讀能力
文言文該怎樣教才能既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最重要的途徑和方法無疑是誦讀。下面就以《項脊軒志》為例,具體談談誦讀在文言文教學中的作用、意義,以及誦讀的一些方法、技巧。
一、在讀中掌握字詞的讀音與意義
文言文中,有很多生僻字、異讀字和多音字,要流暢地誦讀首先要掃除這些字音上的障礙。教師要要求學生初讀課文后,充分利用課文注釋和工具書把生僻字、異讀字和多音字的讀音和意義查找到,并批注在課文里,然后再安排學生放聲朗讀課文,強化這些字詞的讀音。
生僻字,就是現(xiàn)在基本不用或完全消亡的古代詞語。由于這些詞語遠離我們的生活,理解起來難度很大。如:①“舊時欄楯”中,“楯”音shǔn,橫的欄桿。②“迨諸父異爨”中,“爨”音cuàn,灶;異爨,分家。③“余扃牖而居”中,“扃牖”音jiōngyǒu,關閉窗戶。對于這些字詞,不僅要讀,而且要邊讀邊寫,邊寫邊記。異讀字,就是因通假等原因讀音發(fā)生變化了的字。如:“以當南日”中,“當”讀dǎng,通“擋”,遮擋。這類字詞一定要放在句子中理解,通過對整句朗讀來強化。多音字,主要是一字多用而產生的變調或異讀現(xiàn)象。如:①“令人長號不自禁”中,“號”讀háo,哭。②“憑幾學書”中,“幾”讀jī,案幾。這類字詞要明確用法,用法不同讀音就要注意。
還有一些虛詞,往往有多種用法,學生很難掌握,也必須通過讀來感受、區(qū)分。如“也”字用法,本文有兩處:“且何謂閣子也”、“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前一句是歸有光妻子轉述小妹們好奇的詢問,要讀出疑問語氣;后一句介紹枇杷樹的來歷,要讀出陳述語氣。
二、在讀中習其句讀
首先要會斷句。古人寫文章是不用標點的,所以古人讀書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要“習其句讀”。不恰當?shù)耐nD會讀破句子,改變文意。我們課本上所選的文言文雖說專家為方便我們閱讀給它們加了標點,但仍存在著句內停頓的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弄清字詞的用法和文意,適當分析句子結構和成分,才不致誤讀。例如:①室僅/方//丈——方丈,意思是方圓一丈?!胺健迸c“丈”是兩個詞,中間要通過短暫停頓來斷開,如果連讀為一個詞,就會理解為“寺院的主持”,講不通。②雨澤/下//注——下,名詞動用。下注,意思是向下流?!跋隆迸c“注”之間也要通過短暫停頓來斷開。
其次要讀出內在節(jié)奏來。有些課文具有駢散相間的特點,多是駢散并行,以散為主。這些文章全篇或者部分段落用對仗或鋪排,講究詞藻華麗,講究押韻,節(jié)奏整齊,音韻鏗鏘。誦讀這樣的課文,就要依照對仗或者鋪排的內部結構讀出節(jié)奏和抑揚頓挫的效果。如:借書/滿架,偃仰/嘯歌,冥然/兀坐,萬籟/有聲;而/庭階/寂寂,小鳥/時來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墻,桂影/斑駁,風移/影動,珊珊/可愛。
三、在讀中品味精妙的語言
文言文教學還必須要把讀與品味語言結合起來,通過讀去引導學生揣摩、品味語言的精妙之處,領悟語言的意蘊、情感和韻味;對語言有了進一步的理解,反過來又會促進誦讀。例如在品味“庭中始為籬,已為墻,凡再變矣”這一句時,可以采用刪去法,刪去“矣”字,讓學生朗讀,比較情感的不同。通過比較,我們發(fā)現(xiàn),“矣”字帶有感嘆的意味。在封建社會,大的家族往往聚族而居,不輕易分家,歸有光家現(xiàn)在卻是“諸父異爨”,家道沒落已經很感傷了;現(xiàn)在“庭中始為籬,已為墻”,由“籬”到“墻”更暗示了親人間的隔閡加深,更增添了無限悵惘,因此“矣”字不可刪。然后再引導學生,把“矣”字拖長音節(jié),讀出作者的感傷之情來。再如品味“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一句時,可以采用替換法,把“當”換為“或”,讓學生朗讀,比較品味?!爱敗笔恰氨禺敗钡囊馑?,表現(xiàn)了祖母對歸有光寄托了莫大的期望,希望歸有光能仕途有成,并堅信孫兒一定會不負所望;“或”字就缺少堅定的信念。正是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歸有光到老都無法實現(xiàn)祖母的夙愿,所以才會“長號不自禁”。在品味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在誦讀時要用堅定語氣重讀“當”字,用自責、悲傷的語氣來讀“長號不自禁”。
四、在讀中感受人物情感
文言文多是紀事寫人的散文,雖然人物著墨不會太多,但形象鮮明。通過誦讀,我們可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在誦讀時要根據(jù)作者或作品中人物的年齡、身份、個性、性別的不同,來確定不同的口吻;根據(jù)情感表達的需要來確定語氣、語調,以達到更傳神的效果。
作品中人物情感,往往表現(xiàn)在人物的語言上,在朗讀時要揣摩人物語言,洞察人物微妙的內心世界。如“娘以指扣門扉曰:‘兒寒乎?欲食乎?’”,老嫗轉述歸有光母親的話,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句問話,但母親“噓寒問暖”,語氣急迫且充滿擔憂,充分體現(xiàn)出她對兒子無限的關愛。讀此句時,心中要有慈母形象,語氣稍微急迫點,突出母親的關心。再如,寫祖母時,有三句話:“吾兒,久不見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類女郎也?”“吾家讀書久不效,兒之成,則可待乎!”“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間執(zhí)此以朝,他日汝當用之。”第三句前文已有涉及,不再贅述。第一句中“竟日默默在此”,是祖母看見孫兒如此認真讀書的心疼與關愛;“大類女郎”是一句玩笑話,體現(xiàn)了祖母的慈愛,也可見祖孫間關系很親密。讀時,要用長輩口吻,帶一點笑腔,突出祖母的慈愛之情。第二句是祖母的自言自語,也是祖母的真情流露,是對孫兒將來能夠讀書有成、光宗耀祖的期盼。讀時,要用自言自語的語氣,“則可待乎”要帶點欣喜之情。
抒情類散文,可以說作者的情感貫穿始終,作者的情感往往不是單一的,而是復雜的、立體的,且多有波動,讀的時候要把作者情感變化的過程突現(xiàn)出來?!俄椉管幹尽分袣w有光的情感有喜有悲,喜少悲多。喜的是,“室僅方丈”的小屋經過自己的一番修飾竟然別有一番情趣,自己在小屋里讀書自由自在、怡然自得。因此,讀第一段時,語氣要舒緩,語調要平和,突出作者的閑適與滿足。悲的是,家道沒落、慈母早喪、祖母期望落空、愛妻早逝。讀后幾段,大多要用低沉的語調、感傷的語氣,突出作者的無限悲情。需要注意的是,在讀“聞姊家有閣子,且何謂閣子也?”時,倒要注意略帶點甜美的語氣,突出愛妻因嫁入讀書世家的得意與自豪,對此溫馨場景的回憶,更突顯了喪妻的苦痛。
五、在讀中積累語言
積累語言,就是要把精妙的語言背下來,積累語言范式,內化為自己的語言修養(yǎng)。背誦不能死記硬背,要講求方法和技巧。背誦的方法很多,最基本的還是要理清作者的思路,連句成段,連段成篇。仍以《項脊軒志》為例,全文共五段,第二段是過渡段,第一段寫“多可喜”,后四段寫“多可悲”,因此全文可以讓學生分兩次背誦,先背第一段,再背后四段,減輕難度。第一段分三層,分別是:介紹南閣子先前情況,自己修葺情況,以及自己在南閣子讀書的情況??芍饘颖痴b,化難為易。后幾段也可如此。在會背的基礎上,也可以對誦讀提出更高的要求,鼓勵學生讀出個性,讀出自己獨特的見解,盡情宣泄文章情感。
當然,誦讀重要,誦讀的方法指導更重要。葉老說:“教師尤宜致力于‘導’,導者,多方設法,使學生自求得之?!奔訌娬b讀方法的指導,要注意停頓、重音、語氣、語調、語速等等,并做好四個結合:自讀和范讀相結合,齊讀和個讀相結合,講前讀和講后讀相結合,朗讀和背誦相結合。實踐證明,唯有強化誦讀,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學生對文言文語言的感悟能力和理解水平,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武漢市常青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