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毛澤東的兩首《沁園春》,景狀其神,物擬其志,景為情設(shè),物為志生。這個中奧妙在于詞中的形象不僅僅由對象的直覺反映所組成,而是物體、思想情感、意志的混合物,故可感脈搏之跳,可聞呼吸之聲,是觀念的升華、意識的結(jié)晶。
【關(guān)鍵詞】《沁園春》 寫景特色 景狀其神 物擬其志
古人云:“詩言志?!泵珴蓶|的兩首《沁園春》便是明證。為了表達(dá)他的雄心壯志,作者豪情騰筆端,偉志凝壯采。
且看兩詞之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薄氨眹L(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nèi)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庇^其景,知其人,明其志,曉其情。何為其然?筆者歸結(jié)為兩點:
其一,壯景顯偉志。人的志向,看不見,摸不著,是一個無形的概念,作者便借助大自然的有形之景來加以描摹,氣象雄渾,勝過橫空出世之莽昆侖?!叭f山”、“萬類”、“千里”、“萬里”、“長城內(nèi)外”、“大河上下”——橫向無邊無際,“鷹擊長空”、“萬里雪飄”、“莽莽”、“欲與天公試比高”——縱向觸天接地,委實雄視九州,包舉宇內(nèi)。曹操以滄海喻其志——“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被世人所稱道,相形之下,在毛詞面前恐怕還是要遜色三分。這不是景勝,而是志勝。毛澤東自投身革命之日起,就有“主沉浮”的高志、“環(huán)球同此涼熱”的偉愿,他是“看今朝”的“風(fēng)流人物”!雄心搭起天堂路,是鯤鵬之志成就了他的偉業(yè)——最終成為舉世矚目的開國領(lǐng)袖,叱咤風(fēng)云的一代豪杰!你聽他的心聲:“獨有英雄驅(qū)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蹦懵勊暮狼?“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lián)Q新天?!蹦阌^他的形象:“敵軍圍困萬千重,我自巋然不動。”你看他的壯舉:“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痹谒壑校菁{幾十億人口的地球,只是“小小寰球”,不可一世的西方列強(qiáng),只不過是“紙老虎”。他能奔雷掣電,他能吐月吞星。真可謂:掌上千秋史,胸中百萬兵,攜卷登山唱,流韻壯東風(fēng)!
其二,物躍滾豪情。毛澤東筆下的景物,不僅碩大無朋,而且意氣風(fēng)發(fā)、斗志昂揚(yáng),體現(xiàn)于四個方面:一寫其旺。“自古逢秋皆寂寥”,毛詞之景卻生機(jī)勃勃、壯闊秀麗,富有旺盛的生命力?!皩恿帧憋@示樹林的蓊蔥郁勃,“盡染”顯示山林紅艷之廣,“漫江”顯示江水的充盈浩蕩,“碧透”顯示江水的晶瑩透剔。二寫其活。他筆下的景,集中體現(xiàn)于一個“動”字。請看下面這些詞句:“湘江北去”,“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它們所包含的意蘊(yùn),就完全符合“風(fēng)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yáng)文字”的少年同學(xué)的性格特征:年輕好動,神采飛揚(yáng),初生牛犢不怕虎,豪氣沖天,敢作敢為,一心為民,鄙視權(quán)貴!三寫其勇。你看兩句寫景的結(jié)句——“萬類霜天競自由”、“欲與天公試比高”,都賦予了景物的人格化,萬物要競爭,山原要比試,這是“不到長城不罷休”的好漢,這是“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這哪里是寫物?分明是突現(xiàn)一個“與天、地、人斗其樂無窮”的勇士!縱觀毛澤東的一生,他何曾知道一個“怕”字!(“更無豪杰怕熊羆”!)他年輕時就敢于造反,指斥校長,反袁稱帝,驅(qū)逐張敬堯……舍得一生剮,敢把皇帝拉下馬!中壯年時期,反“圍剿”,抗日戰(zhàn)爭,重慶談判。建國初期的抗美援朝、赫魯曉夫的反叛、世界反華勢力的叫囂等等,他從未表現(xiàn)出絲毫畏懼。四寫其信。透過“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動態(tài),我們依稀看到一位藝高膽大、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急于奔赴大顯英雄本色(“滄海橫流,方顯出英雄本色”)的舞臺的斗士形象,他充滿了革命必勝的信念,他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遠(yuǎn)矚,他有革命高潮即將到來的展望:“它是站在海岸遙望海中已經(jīng)看得見桅桿尖頭了的一只航船,它是立于高山之巔遠(yuǎn)看東方已見光芒四射噴薄欲出的一輪朝日,它是躁動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個嬰兒!”
由上分析可知,他筆下之物,與其說是景,不如說是神,準(zhǔn)確地說,是景狀其神,物擬其志,景為情設(shè),物為志生。這個中奧妙在于他詞中的形象不僅僅由對象的直覺反映所組成,而是物體、思想情感、意志的混合物,故可感脈搏之跳,可聞呼吸之聲,是觀念的升華、意識的結(jié)晶!
★作者單位:武漢科技大學(xué)2009級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