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鍛造大眾化、普及性的精品圖書,是國內(nèi)出版界主業(yè)經(jīng)營中的“重中之重”,更是當今策劃人對于圖書出版選題定位的最高理想和境界。對于“陜西金版工程圖書”六卷本《話說陜西》的策劃定位,黃留珠先生在該書總論中已代而言之:“《話說陜西》,一部圖文并茂的普及版陜西通史?!?/p>
筆者作為最初策劃者之一,同多數(shù)讀者一樣,在通讀全書后,對此極有同感、深有體會:其立意在于遠大,突出全面;內(nèi)容在于深邃,突出重點;文筆在于簡潔,突出普及。當然,由于地方歷史緣故,如同《陜西簡史》《陜西五千年》《陜西通史》等圖書一樣,該書終究脫離不了“周秦漢唐”的先天性范疇,在全書共六卷中,四卷是關于周秦漢唐的“簡史”,因而,如需更加準確定位的話,《話說陜西》更是一部記載周秦漢唐文明的普及版陜西通史。
近年來,每當學界、媒體談及陜西歷史文化時,或曰十三朝,或曰周秦漢唐,盡顯學術化、專業(yè)化之風味,以至于有關陜西歷史文化傳播進一步“內(nèi)部化”、校園化、專家化。對于普通讀者來說,陜西歷史文化猶如關閉著窗子的一間閨房,窗子難以打開,閨房也就難以一目了然。而《話說陜西》也正是起著打開窗子這一作用。全書共六卷——《遠古西周卷·從混沌初開到禮樂文明》《秦卷·金戈鐵馬并天下》《漢魏六朝卷·漢風蕩神州》《隋唐五代卷·唐月照關河》《宋元明清卷·斜陽下的樂章》《民國卷·歷史在這里轉折》,計100余萬字、圖片3000余幅,以“珍珠”串聯(lián)手法,生動地再現(xiàn)了陜西作為中華文明發(fā)源地的文化底蘊和歷史傳承。由于叢書顧問為張豈之、石興邦兩位德高望重的文史學前輩,總主編為學界翹楚的黃留珠教授,再加之田旭東、張銘洽、盧鷹、徐衛(wèi)民、王建軍、賈志剛等眾多學者、方家執(zhí)筆,故該書資料翔實、用詞嚴謹、語言流暢,特別是絕大部分內(nèi)容文字淺易明了,在受眾心理上能達到“肥而不膩”的成效,實在稱得上是一部咱老陜自己的文明簡史。相應的是,雖然此套叢書為統(tǒng)一的系統(tǒng)性綜合體,六卷合一,但各卷又可自成體系:即各卷一定程度上既具有一定的聯(lián)系性,又具有獨立性,如《秦卷·金戈鐵馬并天下》,既是對《遠古西周卷·從混沌初開到禮樂文明》的啟后,又是對《漢魏六朝卷·漢風蕩神州》的承前。綜合各種因素,該書首先在內(nèi)容體系上符合“陜西金版工程”的普及性定位要求。
這套叢書編排嚴謹,點校精當,版式新穎,設計考究,整體裝幀、多色印刷,裝幀精美,品質(zhì)優(yōu)良,定價超值,在風格設計上具有一定的獨特性,符合精品圖書“貼近實際、貼近群眾、貼近生活”的原則。叢書版式以及封面設計大方,字體、字號選擇合理,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適應現(xiàn)代讀者對于“歷史”讀物的“新書”要求。叢書用紙?zhí)厥?,印制精美。插圖均取自省內(nèi)文博界的“第一手”資料,來源于陜西歷史博物館、西安碑林博物館、陜西省考古研究所、陜西省文物交流中心、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西安半坡博物館、漢陽陵博物館、昭陵博物館、長安博物館、法門寺博物館、乾陵博物館、茂陵博物館、寶雞青銅器博物館、咸陽博物館、耀州博物館、西安事變博物館等國內(nèi)知名文博單位,且緊扣正文內(nèi)容并加以解釋、說明,與正文珠聯(lián)璧合,相得益彰。封面用新型特種紙,凸現(xiàn)立體感,印刷工藝先進,具有“獨此一家”的獨到之處,且每份卷封面都選用了突出主題的設計,《遠古西周卷·從混沌初開到禮樂文明》封面主題圖片選用了青銅器“商·饕餮紋鼎”,《秦卷·金戈鐵馬并天下》則選用了秦始皇兵馬俑博物館赫赫有名的“秦·一號銅車馬”,等等。正文選用輕型紙印刷,輕柔舒適,手感達到閱讀時“手中無紙”的感覺,因而,叢書的印制質(zhì)量得到了極大的保證,在視覺上對圖書產(chǎn)生美感。當讀者打開此書閱讀內(nèi)容時,精美的插圖、清晰的文字、色澤柔和的用紙,無不使讀者產(chǎn)生從感官到心靈的一次撞擊,使讀者對叢書愛不釋手,達到發(fā)行意義上的“第一感覺”。
這套叢書既是眾多關心陜西文史愛好者的必讀選擇,也應和了“宣傳陜西”的時代出版責任,且講究宣傳藝術,創(chuàng)新了宣傳方法,提高了圖書的宣傳效果和引導水平,符合“一冊在手、盡知陜西、好讀耐看、圖文并茂”的要求。陜西簡稱陜或秦,位于黃河中游,這里是中華民族的發(fā)祥地,更是中華的歷史博物館,在中國乃至人類文明發(fā)展進程中產(chǎn)生過不可磨滅的影響。一部陜西史,濃縮了中華民族文明的發(fā)現(xiàn)史、探索史、創(chuàng)造史,因而諸多專家學者評價這套叢書:“一張讓歷史走近百姓的通俗名片”、“活化陜西歷史文化的精品力作”;是對“大史學、大文化的嘗試”;“書以其新穎的立意、時尚的設計和生動的敘述活化出一幅絢麗多彩、啟人心智的陜西歷史文化畫卷,使讀者在獲取知識的同時,兼得藝術享受之美”;“是一部古今貫通的書,在中華文明生成發(fā)展中,陜西的地位、意義以及貢獻都說到了,使人有一個總體的、清晰的認識。內(nèi)容具有廣泛的輻射性,知識鏈接、百科問答帶有啟示性,擴大了讀者的視野,特別符合讀圖時代”;“是見到的一套規(guī)模最大、形式最新穎的系統(tǒng)介紹陜西歷史文化的好書,圖書的策劃設計足夠獨特、有品質(zhì),無可替代”??傊?,該書已成為我省對外宣傳和展示陜西形象的亮麗的文化名片,并且它有別于教科書,是大中小學生、普通百姓、專家學者、政府官員都能看,都想看,既適合淺閱讀,又適合深閱讀,適應讀圖時代需要介紹陜西歷史文化的通俗讀物。此乃此套叢書策劃定位的關鍵點之一。
這套叢書的出版得到了各界人士以及專家學者的重視與關心。該書正式啟動于2007年4月末,由上百位專家學者歷時3年編撰出版,書中用一百余萬文字和三千余幅圖片,全景式再現(xiàn)了陜西社會文明演進的歷史畫卷。圖書在編撰過程中,編委會主任薛保勤、總策劃人董旭陽、總主編黃留珠與專家學者進行了多達幾十次的溝通和交流。同時,編校方面延聘國內(nèi)著名學者予以審定,再加上出版社編輯在長期的歷史文化出版工作中形成雄厚的編校力量,經(jīng)比較,圖書的內(nèi)容質(zhì)量明顯優(yōu)于國內(nèi)其他同類產(chǎn)品,不失為近年來值得收藏與欣賞的、宣傳陜西歷史文化的精品力作。
(作者單位:陜西出版集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