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是一項很重要的學習方法,在思想品德教學中也尤為重要,思想品德開卷考試的形式更加注重了學生的知識理解與語言的表達,在新一輪《課程標準》改革以后,新教材的趣味性更強,教材中蘊涵著許多故事、名言、案例等,不再枯燥,可讀性增強。閱讀思想品德課本可以使學生獲得許多益處:(1)再現(xiàn)、再認知識點。有許多同學在思想品德課的學習中會出現(xiàn)遺忘的現(xiàn)象,通過閱讀能達到對知識點的再識記。(2)把握知識結(jié)構(gòu),增強前后聯(lián)系。通過閱讀能夠梳理知識,理清層次,建構(gòu)知識網(wǎng)絡,明確知識點的位置。(3)幫助查漏補缺。課本中的知識,教師在授課中不可能面面俱到。通過閱讀,可使學生不放過任何一個細小的環(huán)節(jié)。(4)增強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書讀百遍,其意自見。每讀一遍,學生的感性認識就會再進一步,就能深刻地理解其內(nèi)在含義。(5)提高政治術語的表達能力。通過閱讀,學生的語感增強,對某問題就能夠用政治術語來解釋。筆者根據(jù)思想品德課的特點、課本知識的難易情況、《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認為可以從以下幾種方法入手,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 “問題式”閱讀
這種閱讀方式,就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課程標準》的要求,把課本知識轉(zhuǎn)化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邊閱讀邊回答問題。采用這種方法指導學生閱讀,選編問題很重要,要求選編的題目與課本內(nèi)容密切聯(lián)系,主要知識點都應在題目中顯示出來,而且題目要體現(xiàn)思想品德課程的“三維”目標,即知識與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和態(tài)度,有利于學生對課本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但難度要適中,以大多數(shù)學生通過閱讀都能得出正確答案為宜。還可以課前把設計好的習題印發(fā)給學生,學生帶著題目有針對性地去看書,到課本中找答案,通過動眼、動手、動腦,有利于學生分析、歸納等思維能力的提高,同時學生依照課本去解答題目,能夠準確而簡明扼要地得出正確答案,有利于學生答題的規(guī)范化,提高解題能力。
二、 “語文式”閱讀
使用這種方法閱讀時,要求學生先找出知識點,理一理知識層次,再對每一個知識點進行歸納概括,然后做好讀書筆記,對看不懂的疑難問題作上標記。教師在學生閱讀時要提出一些問題進行考查,檢查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對學生閱讀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必要的講解。對于知識簡單的課本內(nèi)容,采取“語文式”閱讀法讓學生自主學習,既可以節(jié)省時間,又可避免因教師講解過多而使學生產(chǎn)生枯燥無味的感覺。
三、 “提綱式”閱讀
對閱讀理解難度較大、學生一時難以把握的教材內(nèi)容,為降低難度,便于學生自主掌握,可采用“提綱式”閱讀法進行學習,這就是教師在課前就教材內(nèi)容精心設計好讀書提綱,理出主要知識點,為學生閱讀指出思路,從而達到降低教學難度的目的。如學習《認識依法治國》時,就可列出這樣的閱讀提綱:(1)依法治國的內(nèi)涵、核心;(2)依法治國的實質(zhì)、根本目的、基本要求、重要意義;(3)道德和法律的關系;(4)德治與法治的關系。因此,讓學生從上述提綱的提示中去閱讀,然后掌握這一框內(nèi)容,再遇到相似內(nèi)容時,學生便會閱讀了。
四、 “案例式”閱讀
思想品德課和案例教學關系十分密切,教材中的許多案例是學習相關知識的重要素材,也是重要工具?!鞍咐健遍喿x法就是要求學生在閱讀思想品德知識的時候,充分重視案例的作用,認真閱讀案例、分析案例,從中獲取相關知識和信息,并能夠做到應用案例說明問題,用語言文字準確闡明案例中所蘊涵的觀點和道理,以提高學生的案例分析能力。比如在閱讀“正確參與競爭”這一問題時,就“必須樹立正確的競爭觀念”“必須審時度勢,揚長避短”“必須相互寬容,相互理解““必須正確認識競爭與合作的關系”,教材中配有相關的案例閱讀,教師只要指導學生閱讀案例時仔細分析推敲,即可把握教材觀點。
五、 “比較、遷移擴展”閱讀
在思想品德的閱讀過程中要注意節(jié)題、框題、目題之間的聯(lián)系。首先要進行比較閱讀,即把同類內(nèi)容的課本知識進行對比閱讀,找出它們的異同,得出一般規(guī)律。比如在學習“合作與競爭”時,可以讓學生就“合作”與“競爭”對比閱讀,這樣理解更容易,而且還能對比異同。其次要進行遷移擴展閱讀,即用課內(nèi)已學過的方法去進行課外閱讀,從而擴大知識面,暢游于閱讀的王國。
總之,通過以上幾種閱讀方法的運用,再加上學生通過學習不斷總結(jié)出新的閱讀方法,學生就能在閱讀中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升自己的閱讀能力,在教學中發(fā)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學會自主學習,從而適應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蘇州市相城區(qū)渭塘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