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學生的指導、引導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促成學生能夠不再依賴于教師,學會學習,學會判斷,學會選擇,而不是永遠牽著他們的手。
關鍵詞:語文;自主學習;能力
教育是一種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教育系統(tǒng)是以人的集合為主要構成要素的社會系統(tǒng)。教師和學生是其中最基本的兩個因素。雖然一直強調教師應該吃透兩頭,即充分理解教材和充分認識學生,但是,無論是在理論上還是在教師的實際工作中,往往比較重視前者。由于學生的知識較少,經驗貧乏,獨立能力不強,加上受教師權威的文化影響,學生具有依賴性和向師性,教師可以巧妙地加以利用,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立的發(fā)展意識與能力,發(fā)展學生自我教育能力。對學生的指導、引導的目的是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促成學生能夠不再依賴于教師,學會學習,學會判斷,學會選擇,而不是永遠牽著他們的手。我們應該讓自主學習的風帆在民主的課堂上飄揚。
一、強化學生善“讀”習慣的養(yǎng)成,提高學生語文自學的能力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边@是古代圣賢們早已總結出來的語文學習之道。讀是語文學習之根本,是攝取語文素養(yǎng)之捷徑,學習語文就應該抓住讀書這個根本,舍得花時間。讓學生反復地去讀、去背,從讀中品味詞語的語境義,從讀中發(fā)掘句子的言外意,從讀中體會選材的匠心,從讀中積累規(guī)范的語言,從讀中發(fā)展思維能力,從讀中領悟行文的真諦,從讀中汲取人文的養(yǎng)料。
每次接手新的學生,開學的第一堂課我就會告訴學生,學習語文其實真的不難,但是要學好語文一定要培養(yǎng)語感,一定要張嘴朗讀。同時要求學生,在每一篇課文教授之前,學生一定要自讀三遍,課文教幾天,就得每天自讀三遍。每次晨讀,所有同學必須張嘴,大聲地讀出聲來。特別是學習古文,一定要反復誦讀。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感,又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讓學生變得敢讀,善說。而學生最終得益的是,大大提高了他們的解題能力。
在課堂上,我們要讓學生有目的地讀,有感情地讀,最后勇敢地說出來。學生可以在讀書實踐中逐步讀出情感,讀出形象,讀出意境。在教學《淡淡的深情》一文時,我先讓學生一起跟著我讀2007年最感人的散文《瘋娘》中的片斷,讀著讀著,學生和我一起流淚了,無聲的感情在有聲的語言中盡情地流淌……學生在朗讀中感知著《淡淡的深情》中母親那份深沉的愛,情感受到了陶冶,心靈得到了震撼。通過討論和交流,最終學生都能用自己的語言來闡釋那“淡淡”表象下的質樸而內斂的母愛!
二、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引“導”學生走進語文
葉老說:“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必令學生運其才智,勤其練習,領悟之源廣開,純熟之功彌深,乃為善教者也?!泵鞔_指出了教師在教學中的引導作用。而自主學習是一種能力,是一種技巧,絕非與生俱來。它需要教師不斷地指導,才能把學生領進語文的殿堂,享受語文世界的美妙。在語文課堂中,要充分發(fā)揮師生雙方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絕對不能因為提倡學生的自主學習而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
2008年9月,在張家港職教中心聽了浙江張曦老師的一堂課,讓我受益匪淺。她駕馭課堂的能力,調動學生積極性的方法,都讓我嘆為觀止,這才是真正的公開課!張老師先給出課堂授課時所要解決的問題,讓學生自主結合,分成小組,討論歸納,然后請各小組委派代表,暢所欲言。在老師精心指導下,學生們出色地完成了各自的任務,而且在整個過程中,充分讓學生發(fā)揮主動性,既培養(yǎng)了他們的能力,也讓他們的自信在課堂上得到充分的肯定,學生學習語文的潛能都被調動起來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們不再覺得語文課是枯燥乏味的,而是充滿了感情和激情,他們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展示。因此,老師的講課非常出色,而學生的表現(xiàn)更是出乎平常。
綜觀這堂課,老師的指導和引導起了非同尋常的作用,張老師個人教學魅力起到了課堂“指導者”和“引導者”的作用,讓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發(fā)揮。只有通過老師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指導,才能充分引導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放”手讓學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培養(yǎng)學生做還不能做的事
教師要改變角色,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讓學生占有時間,解決問題,真正把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作為課堂教學的目標。語文教學要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讓學生真正成為語文學習的主人,讓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為自覺、主動的行為。
我們甚至可以把課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盡情地打開思維的空間。例如,我上蘇教版《語文》戲劇單元時,所有課文的教學就是全部在學生們的自主合作下完成的,而且效果相當好。第一篇是《竇娥冤》,這出戲寫的是一個身世凄苦的弱女子在封建專制黑暗統(tǒng)治下含冤屈死的不幸命運,揭示的卻是當時社會官吏昏聵、惡人橫行、司法腐敗的社會現(xiàn)實。班里同學自主結合,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學生負責集體備課,充當老師的身份,一部分學生充分集中大家的問題,到時候在課上向“老師”提問,讓“老師”釋疑。上課由兩位“老師”進行,一位進行講解,另一位補充并配合板書?!袄蠋煛睙o法回答學生的問題時,可向臺下的“老師”智囊團及我請求幫助。兩位女生在臺上講得相當精彩,臺下學生問題層出不窮,雙方卡殼達不成共識時,由我進行修正和補充,整堂課氣氛熱烈又緊張有序。雖然文中的痛苦已經是久遠的故事,但一個心地善良、敢于反抗、至死不屈、有情有義的女性形象已在學生心中烙下了深深的印跡。同時,學生們把有關元曲的文學知識也熟記在心。既較好地把握了文章的主題,順利地完成了學習任務,同時學生們的自主學習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接下來的兩篇課文,學生們要求都由他們來完成教學任務,我在給予他們幫助的同時,放手讓他們去嘗試,課文一篇比一篇上得精彩,而且學生對課文知識的掌握和領悟,遠遠超過我平時的教學,放手也可以是一種成功教學。讓學生做自己能做的事,培養(yǎng)學生做自己還不能做的事。學生能做的事很多,能做好的事也很多,我們不妨放手讓學生去做。
教師是智慧的使者,是文明的橋梁,是心靈的火炬,是人格力量的重要來源?!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用心讓學生從“學會”變成“會學”。
參考文獻:
[1]唐媛.淺談如何指導學生自主學習[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教研版上半月,2009(09).
(張家港工貿職業(yè)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