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作文水平的提高,關鍵是多讀、多練、多積累、多交流,但教師還要做好講評、輔導工作。因此,在作文教學中要做到:范文、語法、生活閱歷及經歷、觀察指導、內心感受的指導。
關鍵詞:構思;主題;詳略得當
一、從構思入手,詳略得當,主次分明,突出重點
學生作文,五花八門,良莠不齊。講評時應從構思入手,抓住重點,分清主次,詳略得當,重點突破,循序漸進,逐步提高,才能事半功倍。作文講評應以主題為重點,重點引導學生作文是反映真善美還是假丑惡,持何觀點和態(tài)度,反應怎樣的中心,因此,要教會學生構思,如何構思,怎樣構思。作文教學歷來是德育教育的重要陣地,教育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科學的世界觀及價值觀,教會學生先做人其次才作文。品質低劣思想落后的人根本寫不出真善美的好文章,即使偶爾寫出一篇假話,也經不起推敲與檢驗。況且對學生來說,他們正處在純真無瑕的年齡階段,還不太會說假話,想到什么就會寫到什么,認識水平有多高作文意境就有多高,所以首先要解決學生的思想認識問題,這既是德育教育的需要也是作文教學的需求,不解決認識問題、思想問題,心靈得不到凈化,主題就談不上升華,觀點談不上鮮明。如果一篇作文主題不明,觀點不清,再流暢的語言,再好的構思及結構,也算不上好文章。
對學生作文的主題體現(xiàn)如何講評?如何引導啟發(fā)?這就要根據(jù)學生作文的具體內容而定。比如一場暴風雨過后,地里的玉米都被吹倒了,沒過幾天又奇跡般地立了起來,不過沒有一棵是直立的,全是彎弓形,但依然茁壯勁拔,拔節(jié)出穗,一副豐收景象。我讓同學們觀察后回去作文,作文的主題形形色色:有寫風雨無情的,有寫耕作之苦勞作不易的,有寫改良品種,有觸景生情感嘆人生無畏的……我在講評時肯定了同學們寓景于情,寓情于景做法,意境深邃,引導學生學會突出主題,使同樣一篇文章突顯出閃光點來。
許多學生,只知道為作文而作文,卻不知道作文是為了歌頌真善美,批判假惡丑,抒發(fā)內心感受,闡明正確觀點,引起讀者心靈共鳴,起到教育人、感染人、陶冶人的作用。所以作文講評,首先是作文的主題問題,也就是解決學生的認識問題,觀點問題。這個問題解決好了,學生們的思想觀點就不會出問題了。
記得有一次,一位同學寫了一篇作文,題目是《一件開心的事》,寫的是他和哥哥在小河捉小魚,然后把小魚帶回家喂貓吃,寫得細膩生動,活靈活現(xiàn),十分開心。文章寫得很好,但是沒得到好評,連學生都指出他們捉小魚喂貓是錯誤的,還開心什么?后來這位同學非常痛心,于是把文章改為《一件痛心的事》,寫了懊悔檢討的內容。例子繁多,不勝枚舉。從諸多實例中可得出結論:作文講評首先應注重主題。其次看講評選材是否得當,結構安排是否合理,語句是否通順。病文分析,只要不具備共性,就不必在課堂上浪費時間。
二、言之有理,切中要害
作文講評課,不允許教師漫無目的,信口開河,所以務必備好課,有目的、有重點、有計劃地進行。要對本次作文總攬全局,了如指掌。哪幾篇好,好在什么地方;哪幾篇差,差在哪里;準備講哪幾個問題,怎樣講,要做到心中有數(shù)。講評時切忌泛泛而談,面面俱到。不能就某篇好作文統(tǒng)統(tǒng)作一評論,重枝葉輕主干,只欣賞優(yōu)美華麗的句子,念了一段又一段。結果學生昏昏欲睡,收效甚微。
在講評時要向學生指出,本次作文主題表現(xiàn)好的或較好的是哪一篇,為什么好,大家應如何效仿;選材最恰當?shù)氖悄囊黄?,為什么;最好的開頭,最好的結尾,讓學生聽一聽。指出文不對題或主題模糊或格調低下的作文,不需要念,點明即可,讓學生引以為戒,不要只說不好,務必點出為什么不好。
三、多鼓勵引導,少批評指責
學生正是學新東西的時候,不能按成年人的標準去要求,恨鐵不成鋼,對學生的作文橫挑鼻子豎挑眼,講評時只講差距不談成績,這樣必定挫傷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作文講評時一定要多談優(yōu)點,鼓勵誘導,激發(fā)他們的寫作興趣,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作文的閃光點。比如學生的作文可能文理不通、詞不達意,但文中表達了學生的某種高尚思想或正確看法,這時就要看大節(jié),看主體,充分肯定作文的長處。鼓勵學生多讀多寫,不斷提高作文水平。如果某篇作文一無長處,或主題模糊,格調低下,最好不要念。如果有必要當眾批評一下,也要記住表揚一下文中的一點點好,哪怕是一個句子,一個詞語。
再者要注意不可偏愛,不能每次講評總是表揚某幾位同學的作文,這樣會引起廣大同學的反感,對講評課產生厭惡情緒,甚至對抗情緒。如果這樣,講評課的效果就可想而知了。教師要愛每一個學生,也要愛指導每個學生的作文。只有這樣,全班的作文氣氛才會濃烈起來,整體作文水平才能提高。
(通渭縣馬營學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