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非智力因素是提高學生智力與學習效果的關鍵性因素,是牽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在英語教學中,通過營造愉快的課堂氣氛,培養(yǎng)和諧的師生情感和學生堅強意志,開展多彩的課外活動等方式,可以有效地開發(fā)和培養(yǎng)職校生的非智力因素,是發(fā)揮學生的潛能,提高教學質量,從而全面提高職校生素質的重要途徑。
關鍵詞:職校生;英語教學;非智力因素
人的智力天賦有高低之分,但學習效果的優(yōu)劣并非完全取決于智力因素,而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影響、相互作用的結果。所謂非智力因素是指學生的興趣、注意、情感、動機和意志等,它是提高學生智力與學習效果的關鍵性因素,是牽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因此,在教學中,必須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去驅動學生學習的動力系統(tǒng),也就是要重視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和培養(yǎng),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潛能。本文以職業(yè)學校英語教學為例,談點膚淺的認識。
一、 營造愉快的課堂氣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它往往勝過責任感。”興趣是促使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學生的興趣越高,那么學習和探究的效果就越高。職校生普遍基礎差,缺乏學習的主動性,他們只是把英語課看做是考試中要通過的一個考試科目,遇到難記的單詞、語法和發(fā)音往往會喪失學習的信心。因此,教師要堅持正確引導,激發(fā)他們正確的學習動機。除了從道理上講清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外,還要在教學中積極創(chuàng)造條件和環(huán)境,使學生盡可能地使用英語,讓他們在運用中嘗到興趣。配套的《英語》教材圖文并茂,大量的插圖有利于在實際或想象的語境中進行訓練,給英語教學提供了寓教于樂的有利條件,為情境表演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教師可充分利用它加強對學生素質的培養(yǎng),把社會生活搬進課堂,把講臺變成舞臺,整個課堂氣氛就會更加活躍、愉快。語言和角色融合在一起,也就成了真實的語言。如Daily report、Free talk、Pair work、Group work、Open lecture等,營造英語課堂氛圍,有利于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用活躍、輕松、愉快的課堂氣氛誘導學生學習的積極情感、興趣、動機是非常必要的。教師必須牢記課堂應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red) ,摒棄傳統(tǒng)的“滿堂灌”的知識模式。教師作為課堂交際活動的設計者和組織者,在將學生引入情境后,應把角色充分甚至完全地交給學生,自己可以做一旁觀者或其中一員,留心傾聽,之后作簡明扼要的小結,就學生在交際活動中的應用情況加以講解評價。這樣可以促使作為主角的學生大膽積極地投入交際實踐。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采用談話式和啟發(fā)式疏導引入,借助于動作、表情、手勢、表演等,使學生獲得學習信息。而整個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又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參與精神。“學生體驗到一種來自參與掌握知識的情感,乃是喚起青少年特有的對知識的興趣的重要條件?!?/p>
二、 培養(yǎng)和諧的師生情感,有效培養(yǎng)學生非智力因素
教學過程是一種雙邊活動,是教師與學生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過程。教學又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它是師生雙方感情和思想交流的過程。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學生的認知活動。教師的情感對學生無意中起著信號感染和動力的作用,具有激發(fā)學生求知欲的功能和心理催化作用。一般來說,學生對某位老師產(chǎn)生了恐懼,那么對他所教的課也不會產(chǎn)生興趣,而且會因人廢事,討厭這門課。因此,教師要用滿腔的愛換取學生的親近與信任,使學生的情感和教師的情感產(chǎn)生“雙向反饋”。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自尊心,要以自己真摯的愛喚起學生的共鳴。通過自己的言行、表情傳遞給學生鼓勵、信任和尊重的信息,使學生不怕出錯誤,敢于開口講英語。而且,職校生注意力不能持久,興趣也容易隨客觀遷移而變化,他們對外界事物的感知往往憑直觀的好惡,不經(jīng)過理性的分析。一旦他們覺得外界事物不合口味,就會變得興趣索然,甚至產(chǎn)生逆反心理。教師應加強學生學習英語目的和動機的教育,把握好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通過察言觀色隨時獲取教學的反饋信息,有效地調控教學,使學生的積極性始終處于飽滿的狀態(tài)。教師應積極主動創(chuàng)造條件,培養(yǎng)師生之間輕松愉快的合作關系。
三、 培養(yǎng)學生堅強意志,消除消極情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
愛因斯坦講過:“優(yōu)秀的性格和鋼鐵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學更重要。”這就是說堅強的意志是成功的關鍵。由于種種原因少數(shù)同學在英語學習上陷入困境。這時候,對學生不管不問,聽之任之,顯然是不足取的。正確的做法是教育學生勇敢地去面對困難,頑強地去克服困難。學生一般都非常重視教師對他們的態(tài)度。因此,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控制自己的情緒,不遷怒,不急躁,切忌使用訓斥、懲罰等違反心理規(guī)律和傷害學生自尊心的方法和手段。教學中應以鼓勵和表揚為主,尤其對后進生不僅不能歧視,反而要加倍小心地保護他們的自尊心。對于成績差或成績退步的同學,不要采取報分數(shù)、當眾訓斥等懲罰手段,而是找他們個別談心,引導他們自己找出成績差或成績退步的原因,給他們提出改進的方法。要盡可能使基礎差的學生在“笑一笑”中體驗到自己的進步,受到鼓舞。例如:最簡單、最容易的問題讓后進生回答,對他們取得的成績及時給予肯定,當眾表揚、鼓勵等,讓學生經(jīng)常有成功的體驗,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四、 開展多彩的課外活動,有利于非智力因素的開發(fā)
組織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使學生頻繁地接觸英語,增加實踐機會,有助于發(fā)揮學生的個人才能,增強學習英語的信心,保持學習英語的持久興趣。英語課外活動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我把對英語有特殊興趣的同學編成興趣小組,鼓勵他們自己辦英語報,這就要求他們不僅學習課本上的語言知識,而且還必須廣讀博覽,擴大詞匯,開闊知識和能力,同時起到“火車頭”的作用。還可把全班同學分成若干課外活動興趣小組,做游戲、競賽活動和英語角。做游戲可以幫助學生練習并記住課本上的詞語、句型等語言知識,如:擊鼓傳花游戲、單詞頂針游戲、談話等。還可以開設英語角,讓學生盡情地用英語對話、討論甚至辯論,學唱英語歌,分角色表演短劇等。
總之,在教學的具體過程中,要善于運用有效的形式、方式和技巧,要善于激發(fā)職校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情感,注重學生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也能促進學生的智力發(fā)展,這對職校生素質的全面提高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張家港職業(yè)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