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激發(fā)興趣,提高對政治課的學習欲望
興趣是人們認識事物和從事活動的內(nèi)驅(qū)力,是成功的先導。只有對事物感興趣,才會愉快地、主動地去探究它。一個人的創(chuàng)造性成果無一不是在對所研究問題產(chǎn)生濃厚興趣的情況下取得的。所以教師在教學時首先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用興趣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索。
在政治課教學中,教師要注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自己就要在勤于積累資料的基礎上,巧于設計問題情境,善于駕馭語言技巧,將引人入勝的寓言、言簡意賅的術語、美妙動作的音樂、幽默醒人的漫畫融入到教學過程中,讓學生每一節(jié)課都有新的感覺、新的發(fā)現(xiàn)、新的體驗,從而保持深厚的學習興趣,保持活躍的思維狀態(tài),并產(chǎn)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如講《當代中國青少年的崇高使命》一節(jié)時,放歌曲《走進新時代》,激昂的歌聲、優(yōu)美的旋律,會催人振奮。學生聽后,個個豪情滿懷。這時教師適時設問:我們要肩負起時代賦予的什么歷史使命?這樣很快就激起了學生的求知欲,轉(zhuǎn)向本節(jié)課的學習。因此,教師只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知識和智慧,以新穎的方式引導,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迷戀于學習。
二、 改變傳統(tǒng)教學方法,變“一講到底”為“教學合一”
傳統(tǒng)的教學,其方法是一講到底。教師一味地講,忽視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能動性以及師生之間的合作關系,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為此,教育家陶行知早就一針見血地批評過。為改變這種狀態(tài),陶先生提出了“教學合一”的教育思想,并在教育實踐中加以具體實施。結合“教學合一”的指導思想,我在啟發(fā)式教學法基礎上進行了一定的發(fā)展和探索,并運用到政治課教學中,經(jīng)過實踐和探索,收到了良好教學效果,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素質(zhì)。因為:(1)這種方法徹底改變了學生被動的學習地位,變“要我學”為“我要學”。學生親自參與到教學中,其觀察力和思維力得到鍛煉,有利于學生智能的培養(yǎng)。(2)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并伴以情感體驗和交流,使學生對所學知識印象更加深刻。(3)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可以建立起師生情感的雙向交流,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有意注意,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為做到以上三項,我采用這樣幾個方法:第一,轉(zhuǎn)變教育觀念,在設計教學方法時,以學生為主體,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第二,精心設計導讀提綱,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觀察分析、閱讀和勾畫要點;第三,啟發(fā)學生討論歸納,教師要精講重點、難點,指導學生分析、概括,然后再練習反饋。以上做法可概括為:自學(讀)—討論(議)—精講(講)—演講(練)。這種教學方法最突出的特點是把教與學的重心落實在“學”上。教師因勢利導,把發(fā)展學生智能作為教學活動的主線貫穿課堂教學的全過程,即“授人以漁,使其終生受益無窮”。具體說來,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的自覺、思考、討論等活動為主,使學生活躍在主動獵取知識、轉(zhuǎn)變思想、鍛煉能力的各個步驟上,而每個步驟又呈現(xiàn)遞進關系,使學生所獲得知識不斷擴展、豐富和深化。
現(xiàn)結合教學實踐,談談具體做法:第一步,學生自學。此步驟的關鍵在于學生“讀”。即由學生閱讀教材。要求教師在學生閱讀教材前先擬好導讀提綱,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閱讀教材,教師可以在教室內(nèi)巡回指導并及時解答學生自學中的疑難問題。第二步,學生討論。此步驟的關鍵在學生的“議”。即在學生閱讀教材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對一些問題展開討論,特別是一些模棱兩可的問題。討論先在前面所提到的組內(nèi)進行,然后選代表參加全班討論。教師鼓勵關于不同觀點的爭論并糾正錯誤,準確、深入地理解和掌握教材內(nèi)容,鍛煉學生的思維及表達能力。第三步,教師精講。講,不必面面俱到。教師可在討論的基礎上,先對討論中出現(xiàn)的各種疑難問題和模糊觀點進行講解,然后梳理知識體系及知識點,使學生了解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以便更全面深入地理解內(nèi)容。最后,教師可用誘導式提問,形象化比喻,富有哲理的圖畫、故事及貼近學生實際的事例,通過展示、比較、歸納,讓學生深化理解理論,并與實踐緊密聯(lián)系。第四步,學生演練?!熬殹钡哪康牟粌H能使學生所學知識得到有效鞏固和提高,更重要的是鍛煉了學生的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初中階段的內(nèi)容除了以課本的為主外,還可適當在練的內(nèi)容上增加一定的難度。當然,練的形式要靈活多樣,且所提問的答案沒有唯一性,以鍛煉學生的發(fā)散能力的應變能力。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的練習題,貼近學生,學生可以有感而發(fā),練習起來得心應手,興趣盎然。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讀、議、講、練是一個步步深入、不斷提高的統(tǒng)一整體。讀是基礎,議是關鍵,講是疏導,練是運用。這四個步驟交替使用,從不同角度刺激學生思維的興奮點,整個課堂氣氛活躍,不僅改變了政治課堂“干、死、悶”的被動場面,而且對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提高將有質(zhì)的飛躍。
(沂南縣銅井鎮(zhèn)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