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離不開空氣。有人計算,在人的一生中通過呼吸道的空氣達50萬立方米,而每吸一口氣就有數(shù)以萬計、十萬計的塵埃微粒進入體內(nèi)。日復(fù)一日,年復(fù)一年,如此豈不要把肺部填滿?其實,您這樣想就多慮了。除塵,我們的身體自有高招。
人們把綠色植物譽為天然“除塵器”,它們可以吸附、阻擋灰塵,消除污染,使空氣變得清爽宜人。但你知道嗎?人體也有一套構(gòu)造精巧的“天然除塵器”,這就是呼吸道。
層層過關(guān),濾過塵埃
呼吸道的“除塵器”結(jié)構(gòu)巧妙,功能奇特,效率極高。首先,當(dāng)氣流進入呼吸道時,叢生在鼻前庭的密密麻麻的鼻毛,是過濾空氣的第一道防線,個頭大的塵粒休想過關(guān)??諝饨?jīng)過鼻前庭后進入鼻道,在這條鼻道中,三道鼻甲從外側(cè)壁上凸起,使下方的鼻道形成3條狹長彎曲的通路,這里血管豐富,黏膜分泌黏液,保持著一定的溫濕度,空氣通過這狹長彎曲的鼻道時會產(chǎn)生渦流,混進氣流中的塵粒也被黏液粘住,形成鼻涕被擤出去。
空氣經(jīng)過后鼻孔,就到了“交通樞紐”的咽部。漏網(wǎng)的塵粒來到這里后,被咽部黏膜粘附。因咽部黏膜對異物刺激異常敏感,會引起咳嗽、吞咽或惡心等反射,將灰塵等異物吐出去或咽下。咽喉粘附的塵粒積多時,會因刺激產(chǎn)生咳嗽,聲門噴出的氣流可將它射出去。
過了咽喉部,便是氣管和支氣管,它好像一株倒掛樹的枝干,自上而下由粗變細,多達二十六級分枝,密密麻麻。在氣管、支氣管的內(nèi)膜表氣面,密布著纖毛上皮細胞,每個細胞表面又長出200多根6~7微米長的纖毛。在纖毛的上面覆蓋著一層薄薄的“黏液毯”,纖毛很有規(guī)律地作著波浪形的拍擊運動,“黏液毯”也隨之向上移動著,空氣經(jīng)過時,極細塵粒、細菌等便粘附在“黏液毯”上,隨著纖毛的運動運送至氣管的上端,成為痰液,借助咳嗽將痰咯出去。
如何護好“除塵器”
那么,是不是說人體有了“除塵器”的奇功妙用,就可以高枕無憂呢?不是的,如果你不注意愛惜自己的“除塵器”,它的功能會下降,人就會得病。因此,必須注重自我保健。
一是不要吸煙。天天吞云吐霧,煙草中的有毒物質(zhì)會破壞氣管內(nèi)纖毛上皮細胞,降低除塵凈化功能,還會使人得氣管炎等肺部疾病。因此,戒煙為第一要務(wù)。
二是加強自我保護。粉塵多的工作場所要有良好的通風(fēng)換氣設(shè)備,并根據(jù)粉塵濃度、粉塵分散度和毒性來選擇防塵口罩。還要做到不要隨便挖鼻孔,拔鼻毛;不要在馬路邊、廠礦附近散步;遇見陰霾或沙塵暴天氣,最好不要外出,若出門要做好防護。
三是預(yù)防呼吸系統(tǒng)疾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預(yù)防感冒、鼻炎、氣管炎、支氣管炎、肺炎、慢阻肺等病,才能避免“除塵器”功能遭到傷害。
四是注意膳食營養(yǎng)。在飲食上除了保證合理平衡外,常吃些富含蛋白質(zhì)、維生素A、C的食物,如牛奶、雞蛋、豆制品、胡蘿卜、動物肝、蔬菜、水果等,有利于支氣管內(nèi)膜上皮的生長代謝,增強呼吸道的除塵能力。
五是堅持有氧運動。持之以恒地進行有氧運動,如快步走、慢跑、打球、游泳、跳健身舞等,能有效地增進呼吸道健康,提高對氣候變化的適應(yīng)能力和抵抗力。
六是保持家庭清潔。每天要定時給房間通風(fēng),以保持室內(nèi)空氣新鮮潔凈;若遇有大風(fēng)灰沙天氣,則需關(guān)閉門窗,以防室外灰塵大量進入;清掃地板時應(yīng)用濕托把,以防灰塵飛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