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夫婦為了生活而奔波,雙雙“朝九晚五”地工作,照看家中的幼子便成了一大難題:請保姆,不放心;自己帶,沒時間。無奈,只得請出老家的老媽。老媽來后,孩子倒是喂得白白胖胖、人見人愛,可老媽并不顯得特別高興,相反,她還經(jīng)常嘟囔著要回老家;而在另一頭,老爸也常常有事無事打來電話,不時還要為點雞毛蒜皮的小事跟老媽大吵一番。此情此景,讓小楊兩口子憂心不已。
這種情況并不是個例,不少老兩口一輩子沒分開過,如今卻為照顧孫輩成了新版的“牛郎織女”,一年團聚時間還不到3個月,這是一種痛苦。對老年人而言,最大的幸福來自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和自己的健康。尤其是前者,會給老人帶來更大的滿足感。因為血脈的延續(xù),令老人感到自己的生命也在延續(xù),從而緩解對死亡即將到來的恐懼。因此,許多中國老人為了照顧孫輩,寧可犧牲老兩口的相處時間。
但實際上,讓兩個老人分開來照顧孫子并不是好選擇。老年人怕孤獨,需要老伴的陪伴。很多帶孫的老人常有獨自發(fā)呆的情況,其實這就是寂寞的信號,如果長期處于分居狀態(tài),這對老人是一種情感剝奪,對身心健康很不利。因為天倫之樂并不能完全替代老年夫妻的相濡以沫,大部分老人還是希望老來有伴的。
然而,有些子女征求父母意見,問是否愿意分開帶孩子時,父母總是回答“好”。其實這只是他們?yōu)榱俗优男腋6f的善意謊言。因為父母會優(yōu)先考慮子女的困難,刻意壓抑、犧牲自己的需要。在這個問題上,子女要懂得察言觀色,了解老人真正的想法。
所謂老伴,就是應當老來相伴。作為子女,要注意父母的需要,如孫子確實無人照顧,最好將老兩口一起接過來,并為老兩口創(chuàng)造獨處的空間。比如每天晚上自己帶一會兒孩子,讓老兩口單獨出去散散步。如果老人不好意思,還可以故意“制造”一些任務,比如讓他們?nèi)ベI菜、去超市購物等。
編輯/李宇杰liyujie@jty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