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人體新陳代謝最明顯的變化就是出汗量劇增,如果不注意科學補水,人體的體溫調節(jié)、營養(yǎng)輸送、酸堿平衡、廢物及毒素排泄等多項機能就會陷入紊亂,老人因體質下降的原因尤其如此。那么,在暑熱難耐的時節(jié),該怎樣飲水呢?
主動飲水習慣好
老年人由于臟器功能減退,體液比中青年人要少15%左右,熱平衡與抗熱能力較差。如不經常、及時補充水分,很容易出現生理性缺水,使體溫升高、口干舌燥、頭暈、體倦乏力及血液濃度增大,影響血液正常循環(huán),容易誘發(fā)高血壓、腦血栓、心肌梗死等嚴重病癥。許多老年人血液黏稠度本來就高,患心腦血管病的危險性也較大,而缺水易引發(fā)缺血性中風乃至猝死等嚴重后果。缺水還會造成大便結燥,排泄困難,誘發(fā)痔瘡及肛裂,令人痛苦不堪。因此,老年人應經常主動飲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诳矢械漠a生,是體內出現缺水危機的反應,到此時才補水,往往為時已晚。
猛喝暴飲壞處多
一些老年人在口渴時,特別是外出歸來、體育鍛煉、家務勞動后,喜歡大量猛喝開水或其他飲料。這種“急灌式”的飲水方法,除給人短暫的快感外,對身體健康有害無益。因為它會突然加重心臟負擔,使血液稀釋過快,濃度驟然下降,導致心跳過快,產生心慌、頭暈等不良反應;心臟病患者更易發(fā)生危險;還會因沖淡胃液,充脹胃壁,影響食欲及胃消化功能的正常發(fā)揮,胃病患者極易加重病情。
補水速度過快,水分一時難以被機體組織正常吸收,既不能有效地解渴,還會引起大量出汗,導致心律、血壓失常;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老人,容易出現心臟驟停等嚴重后果。因此老年人日常補水,宜多次、少量、慢飲,切忌猛喝暴飲。
最佳飲品白開水
國內外的生理學家都認為,白開水對人體新陳代謝有十分理想的生理活性,很容易透過細胞膜為機體所利用。同時,有利于較快地排除肌肉中累積的“疲勞素”——乳酸,從而快速消除疲勞,煥發(fā)精神,保持精力充沛,其保健作用是許多高檔飲料無法比擬的。白開水極易滲入皮膚及機體細胞組織,使皮下脂肪呈“半液態(tài)”,從而減緩面部及周身皮膚干癟、多皺,使表皮顯得豐潤柔嫩。所以,老年人盛夏應當多喝白開水。
淡鹽水、茶水作補充
夏天大量出汗不僅造成體內水分丟失,也帶走了鹽(包括氯化鈉、氯化鉀)、維生素及鎂等微量元素。這時候如果只喝白開水,進入體內的水分,不僅難以正常地進入血管、留存于細胞內,并且極易滲入汗腺及膀胱而迅速排出體外,不但難以解除渴感,反而會產生心悸、頭暈等不良反應。因此,在大量出汗后,不妨在飲用的開水中加少量的食鹽(500毫升水約加0.5克鹽),使機體更好地保持水平衡。
許多老年人都有喝茶的習慣,這是有益健康的。茶葉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其他營養(yǎng)元素。盛夏天天飲茶,既可補充水分及流失的維生素等人體必須的物質,又能生津止渴、提神醒腦、增強食欲,并有排毒、殺菌等作用。但老年人飲茶有“四忌”:一是宜淡忌濃;二是茶水忌過燙;三是宜少量慢飲,忌一次喝得過多;四是睡前忌飲茶水,以免引起失眠。在夏季,每天飲用的開水、茶水等加起來,應該達到6~8杯,才可滿足機體對水分的需要。
晨起飲水能防病
起床以后,如空腹時先飲下2杯水(每杯約200毫升),既可有效補充生理性失水造成的水分不足,又可降低血液的黏稠度,加快血液循環(huán),促進糞便、尿液等代謝廢物排出,對預防腦血栓、高血壓、動脈硬化、心絞痛等心腦血管疾病的發(fā)生,以及泌尿系統(tǒng)結石、感染等病癥,均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喝冷飲要有節(jié)制
天氣炎熱,不少年輕人偏愛冰鎮(zhèn)飲料,但無節(jié)制地喝冰鎮(zhèn)飲料是有損健康的。當冰鎮(zhèn)飲料進入胃腸道時,會引起胃腸道收縮,或使胃酸分泌減少,造成消化不良。如果出現痙攣性收縮,就會發(fā)生腹痛。所以,喝冰鎮(zhèn)飲料一是要適時,不宜在飯前飯后喝;二是要適量,一次以150 毫升左右為宜;三是食用過程要緩慢,溫度要適宜;四是注意禁忌:嬰兒應忌食冷飲,幼兒、年老體弱、心血管疾病患者不宜多飲。
過多地飲用碳酸飲料(如可樂、汽水)也不利于身體健康。碳酸飲料中的酸對牙齒的琺瑯質具有強烈的腐蝕作用,從而促進齲齒的發(fā)生。另外,過多飲用碳酸飲料還可能妨礙鈣吸收,降低身體抵抗力,造成胃腸功能紊亂等。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多喝碳酸飲料的人,血壓、血糖以及血脂升高的風險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