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全名“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AIDS),是由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種免疫缺陷性疾病。當人體免疫系統(tǒng)被HIV病毒破壞后,由于抵抗能力過低,導致感染,最終引起死亡。
科學研究證明艾滋病病毒在人體內(nèi)的潛伏期平均為12~13年,在發(fā)展成艾滋病以前,患者外表看上去很正常,他們可以沒有任何癥狀地生活和工作很多年。
艾滋病不只是年輕人的事
一提到艾滋病,估計很難有人把它和老年人聯(lián)系起來。而一份調(diào)查顯示,2000~2009年,我國50歲以上年齡組艾滋病感染者報告數(shù)增加明顯,其中65歲以上年齡組人群2000年報告數(shù)占當年總報告數(shù)的0.34%,而2009年這一比例已增加到3.4%。目前我國發(fā)現(xiàn)年齡最大的艾滋病感染者是94歲。
中老年人感染艾滋病基本上是通過性接觸傳播,男性多于女性。由于生活質(zhì)量的改善,國人壽命的延長,身體也更健康,這是社會發(fā)展的必然結(jié)果。而中老年人性別不同,對性的要求也存在差異,女性在絕經(jīng)期后對性的要求明顯減弱,而不少男性到了70多歲還有正常的性需求,這是生理上不可抗拒的事實。對性的追求不同,就可能導致中老年男性出軌,或者外出“買春”,感染的風險非常大。
中老年人感染艾滋后果更嚴重
健康狀況不斷惡化中老年人本身免疫力就低下,隨著時間的推移,HIV感染的中老人免疫力迅速下降,健康狀況更差,其發(fā)病較壯年人更早,更易導致死亡。
生活難以維持四肢乏力是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的普遍癥狀,健康狀況的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產(chǎn)和生活。在我國,尤其在農(nóng)村,醫(yī)療保險、社會保障水平都還很低,看病就醫(yī)、養(yǎng)老只能依靠個人和家庭,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家庭陷入貧困幾乎是不可避免的。與其他疾病相比,艾滋病對貧困家庭的沖擊更嚴重,正所謂“一人患病,全家遭殃”。
精神長期壓抑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生命之路就要走到盡頭,艾滋病患者承受著常人無法體會的痛苦和悲傷,度日如年,長期的精神壓力導致老年感染者的心理發(fā)生變化,甚至產(chǎn)生報復社會的可能。
“性?!毙枰_引導
隨著老年艾滋病患者的增加,如何在中老年人中普及艾滋病預防知識,成為家庭、衛(wèi)生部門和社會應該關注的一大問題。
◎ 既然染艾滋病的途徑都是性傳播,就應該對中老人的“性福”問題進行健康的引導。要正視中老年人的正常性需求,讓他們知道“保持對伴侶的忠貞及正確使用安全套可以避免艾滋病感染”等相關知識。
◎ 增加老年活動中心的數(shù)量,豐富中老年人活動場所的娛樂設施,不僅僅要有健身器械,還應有休閑娛樂設施,諸如圖書室、茶館、棋牌室、影像室、網(wǎng)絡設施等,用健康、積極的活動豐富中老年人的生活,讓他們遠離誘惑。
◎ 政府要落實好保護、扶助中老年人的各項政策,要不折不扣地解決中老年人“交通基本靠走,治安基本靠狗,性生活基本靠手”的不利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