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玉蘭
看到這個題目,許多人馬上想到,現(xiàn)在中國實行了九年制義務教育,初中生應該坐在教室里學習,怎么能讓他們退學呢?然而,作為一個農(nóng)村的英語老師,每屆總會碰到這樣的學生,他們雖然坐在教室里,但對英語學習毫無興趣,甚至是徹底放棄,在心理上他們想放棄了學習,我們把這種學生叫做“隱型退學”。
關鍵詞:尊重興趣善待學生
歸因分析:首先要知道他們的來源,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
一、學校原因
我們知道,從2003年開始,英語學科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開設了。可是有些學校,特別是農(nóng)村偏遠學校,沒有專業(yè)的老師,英語老師由數(shù)學或語文老師兼職。英語成績在老師和學生心中沒有地位,老師有時甚至把英語課改成了其他課。他們認為英語到了初中,可以從頭開始。其實四年的英語基礎不打好,進入初中以后,學生才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相差很遠了。這時,他們認為自己不如別人,心理上很自卑。
二、家長原因
有些家長對自己的孩子學習特別重視。孩子要上初中了,總是擔心自己的孩子以后上了初中會跟不上。于是,在小學六年級畢業(yè)后,把孩子送到培訓中心或家教老師那兒,提前把初一年級的英語提前上了。結果,開學后這些學生的成績總是在班級領先,但事實上,初中老師培養(yǎng)學習習慣和方法的時候,這些學生偏偏放棄習慣的培養(yǎng)。而老師和家長因為學生平時測驗成績掩飾,也都疏忽大意。然而,半個學期過去,期中考后,暑假學的知識用完了。但是,他們學習態(tài)度方法還是沒變,成績便慢慢下降。當老師猛然醒悟的時候,學生學習已經(jīng)是落下了很多。
三、學生自身原因
學生自身沒有端正學習態(tài)度,學習不明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自控力較差,作業(yè)又不認真完成,一兩次考試失敗后對學習就失去信心,甚至出現(xiàn)了“破罐子破摔”的情緒,日積月累,英語學科就成了他們的陌生人。
學生學業(yè)成績下降,他們對學習失去信心。一個學生成績下降到對學習失去信心而放棄,原因是十分復雜的,形成過程也是漫長的。作為初中英語老師,當你面對一個對學習一點都不感興趣甚至放棄的學生該怎么辦呢?
措施與對策
一、教師對他們的尊重和接納,是使他們輕松愉快的學習的重要條件
孔子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老師只有與學生建立起深厚感情,學生才能領悟你的愛。一般來說,差生的自尊心是脆弱的,經(jīng)受不住刺激,渴望老師對自己“以誠相對”不歧視,不諷刺,不打擊,不揭短。他們有一個怕遭冷落的共同心理,因此,只有對差生抱有誠摯的愛,平等的尊重,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熱愛學生,融洽的師生關系是轉化差生的思想基礎和前提。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愛生的情感投射到學生心里。譬如,在英語課上,老師提出問題時,對他們投去充滿信任的目光,一張和藹可親的笑臉都會在他們心中掀起波濤。
二、改進教法,加強學生對英語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
中國著名教學家于永正說:“對于學生來說,第一是興趣,第二是興趣,第三還是興趣?!碑敽⒆觽兣d趣盎然地投入學習中時,學習就變成了一種特殊的享受,變成了一種精神的需要。作為英語老師,我們要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獲得愉悅的學習體驗。盡量創(chuàng)造輕松愉快的氣氛。后進生往往怕開口,可以盡量將難易適當?shù)膯栴}去問它們,鼓勵他們養(yǎng)成開口的習慣。結合課文做些游戲,唱唱歌,聽聽音樂,講有趣的故事或編對話。
課前領導差生“笨鳥先飛”,老師可以利用課外輔導課幫助他們預習新課,幫他們拼讀單詞,試讀課文,同時教給他們學習英語的正確方法?!敖淌菫榱瞬唤獭?。老師要培養(yǎng)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課后,多給他們面批作業(yè)的機會,讓他們面對老師把作業(yè)的錯誤及時訂正,而且養(yǎng)成按時交作業(yè)的習慣。督促他們,今天的事情今天完成,每天把學過的單詞和課文及時背出,千萬不要把太多的缺漏帶到下一單元,以免造成新的更大的差距。
老師還要善于運用幽默藝術。教學幽默能和諧師生關系,如同調(diào)節(jié)劑,它能使嚴肅緊張變的輕松,活潑,使人與人的關系顯得更加親近,教學中,老師機智含蓄的教學語言如同和風細雨,可以輕易化解學生緊張膽怯的情緒,消除師生間的隔閡。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思維也變的更加活躍,教學效果才會更好。
三、爭取家長的配合。
英語是一門語言,要進行“聽說讀寫”四個方面的大量的訓練?,F(xiàn)在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是非常重視,他們都愿意配合,只是家長不知怎樣管理自己的孩子。我們老師可以利用家長會或其他方式和家長聯(lián)系,指導家長一些方法,怎樣在英語方面管理幫助他們的英語學習,這對學生的成績提高也有很大的作用。記得初一開學不久,我班有一個學生,每次英語課他都低著頭。我問他為什么,他說:“我沒有英語細胞。”第二天,我把他媽媽請到學校,他媽媽也很無奈。于是,我們一起商量對策。首先,我們要在思想上激勵他。第二,家長一起配合,每天在家里聽錄音,單詞他媽媽不會念,沒關系,每天放學,媽媽說中文,孩子寫英語。一天天過去,孩子上課抬起了頭,“英語細胞”多了。我們都很高興。
教學是一門藝術,后進生的轉化工作作為教學活動中的一項重要內(nèi)容,需要我們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談到后進生時說,“這些孩子,不是畸形兒,他們是人類無限多樣的花園里最脆弱,最嬌嫩的花朵?!币虼?,讓我們對后進生多一點贊揚,少一點批評;多一點鼓勵,少一點指責;多一點關愛,少一點冷漠;多一點溝通,少一點隔閡;多一點理解,少一點埋怨。挖掘他們身上的閃光點,鼓勵他們揮動前進的翅膀,追求人生的目標。這是我們教師的責任,也是時代對教育的呼喚。
參考文獻:
1. 《英語課題教學情感目標達成的有效策略》中小學外語教學2009,11
2. 《淺談教學幽默之功用》中學課程輔導,教學教究2009 第1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