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典范昌杰
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應付方式的現(xiàn)狀調查
陳國典①范昌杰△
目的 了解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應付方式的現(xiàn)狀。方法 采用應付方式問卷(CSQ)對4所中職學校的教師進行調查。結果 ①在性別上的比較,性別對應付方式無顯著影響;②文化對應付方式無顯著影響;③基礎課教師、專業(yè)課教師在應付方式分量表各個分量表上的得分,只有在解決問題這一維度上有顯著性差異(t=-2.162,P=0.032);④不同教齡的教師在應付方式各個分量表的比較,結果發(fā)現(xiàn)在求助(F=2.257,P=0.040)和合理化(F=2.446,P=0.027)這兩個維度上得分差異顯著。結論①專業(yè)課教師在面對挫折和壓力是在應付方式的解決問題維度上,采取更多的積極的應付方式;②高教齡的教師和低教齡的教師比較而言,較少地采用求助的應付方式,而更多地采用合理化的應付方式。
職業(yè)學校;應付方式;挫折
應付方式(coping strategy)可簡單地理解為人們?yōu)閷Ω?內外環(huán)境要求及其有關的情緒困擾而采用的方法、手段或策略,有時又可稱作應付策略或應付機制[1]。
應付的產(chǎn)生大多數(shù)來源是壓力情景和挫折情景,以上研究的關于影響教師心理因素,其中有些也可能使教師產(chǎn)生壓力和遭遇挫折,那么,老師將采取怎樣的行為去解決。韓磊磊在《國內教師應付方式研究近況》一文中,總結出教師應付方式具有跨情境性,表現(xiàn)出以積極應付為主的特點。教師在應對壓力時采用何種應付方式,與個體的工作壓力、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關,同時也受到人格特征、性別、年齡、學校類型等因素的影響[1]。董妍等認為職業(yè)技術學校教師的心理健康狀況良好,但仍然有較高的來自學校方面的壓力,應尋求更多的客觀支持和主管支持,采用更多的積極應付方式來緩解壓力[2]。目前,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心理問題的表現(xiàn),主要體現(xiàn)在:職業(yè)缺乏,職業(yè)心理倦怠,職業(yè)行為異常,當然引起這些現(xiàn)象主要有社會因素,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的社會地位相對較低,中等職業(yè)教育管理體制存在很多缺陷,各級教育管理部門忽視教師的心理問題;職業(yè)因素,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工作負擔過重,學校管理卻反系統(tǒng)的理論指導,素質教育的理念與教育現(xiàn)實反差巨大;個人因素,人格,家庭,認識[3]。
總的來說,職業(yè)學校的教師身處在一個比較特殊的環(huán)境當中,中職教師在同義務教育學校教師、高中教師、大學教師相比較而言,社會地位、工作待遇和工作環(huán)境具有特殊性。中職教師工作的復雜度、繁重度、緊張度比其他學校教師更為突出。教師除了承擔繁重的課堂教學任務,還承擔著大量的實習實訓任務,造成“角色超載”,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教師的工作效率和身心健康[4]。但是職業(yè)學校由于其特殊性,學校的管理的特殊性,這就可能給教師帶來了教學上的壓力和挫折,如果學校不能處理好引起教師的這些壓力和挫折的來源,那么,對以后中職教師隊伍的建設將產(chǎn)生不利的影響。
本研究的目的是試圖揭示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在特殊的教學環(huán)境中的應付方式的現(xiàn)狀。
1.1 對象 選取山東某城市4所中等職業(yè)學校的教師為研究對象。采用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選取教師,共發(fā)放問卷200份,回收有效問卷170份,有效率為85%,問卷調查樣本結構,見表1。
1.2 方法
1.2.1 問卷調查 采用修訂過的《應付方式量表》,包括62個題目,用6個因子概括:解決問題、自責、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
表1 問卷調查樣本結構
1.2.2 訪談法 采用半結構化訪談。通過查閱大量相關的文獻,根據(jù)教師對教師職業(yè)的看法、產(chǎn)生應付方式的來源以及面對特定情境的表現(xiàn),編制出訪談提綱。訪談提綱一共涉及4個方面的維度:①關于教師對自身生涯發(fā)展的態(tài)度;②關于家庭及其他人際關系的看法;③對于教學上的問題;④對于學校管理上的看法。有針對性地對不同性別、教齡、學科的15名教師進行了半結構化訪談。在整個過程中,嚴格遵循了研究的科學性,量表測試做到了規(guī)范操作,訪談內容的整理忠實于受訪者原話,訪談前征得訪談者同意,資料中涉及單位和個人的,在行文中都進行了化名處理。訪談樣本結構見表2。
表2 個別訪談樣本結構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 17.0統(tǒng)計分析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
2.1 人口學變量與應付方式的關系
2.1.1 性別與應付方式的比較 通過獨立樣本t檢驗在性別上的比較,性別對應付方式無顯著影響,見表3。
表3 應付方式在性別上的比較
2.1.2 不同文化程度(即本科、研究生、??茖W歷的教師)與應付方式的比較 通過方差分析,文化對應付方式無顯著影響,見表4。
表4 應付方式在文化上的比較
2.2 基礎課教師和專業(yè)課教師在應付方式上的比較 見表5。
表5 基礎課教師和專業(yè)課教師在應付方式上的比較(±s)
表5 基礎課教師和專業(yè)課教師在應付方式上的比較(±s)
基礎課 專業(yè)課 t P解決問題 1.177±0.346 1.298±0.293 -2.162 0.032
基礎課教師、專業(yè)課教師在應付方式分量表各個分量表上的得分,通過t檢驗發(fā)現(xiàn),只有在解決問題這一維度上有顯著性差異。
2.3 不同教齡的教師在應付方式各個分量表的比較 根據(jù)已有研究將5年教齡作為劃分一個階段的標準,將所有被試的教齡劃分為7個階段,做單因素方差分析,結果發(fā)現(xiàn)在求助和合理化這兩個維度上得分差異顯著,見表6。
表6 不同教齡的教師在應付方式上的差異比較(±s)
表6 不同教齡的教師在應付方式上的差異比較(±s)
?
2.4 求助維度方差齊性分析 采用LSD法檢驗,得出在求助這一維度得分上教齡段0~年與6~年,0~年與16~年,0~年與26~年,這3組教齡段之間的相伴概率都小于顯著水平,說明兩者存在顯著差異,見表7。
表7 求助維度方差齊性(平均差P值)
2.5 合理化維度的方差齊性 采用LSD法檢驗,得出在合理化這一維度得分上教齡段6~與26~,6~與11~,6~與16~,6~與21~,16~年與31~35,0~年與6~年組這8組教齡段之間的相伴概率都小于顯著水平,說明兩者存在顯著差異,可知在合這一維度具有方差齊性,見表8。
表8 合理化維度的方差齊性(平均差P值)
3.1 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應付方式的特點 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在解決問題、自責、求助、幻想、退避和合理化6個因子上的平均數(shù)和標準差分別是1.23±0.33、0.61±0.60、0.98± 0.31、0.88±0.50、0.91±0.43、0.86±0.47,結果顯示教師在面對壓力和挫折時,采用“解決問題”的應付方式相對較多,采用“自責”的應付方式相對較少,這與以往的關于一般中學教師應付方式相符[5]。
3.2 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的授課性質與應付方式的關系 中等職業(yè)學校由于生源質量相對差,在此次訪談中有一位英語教師說:“我知道職校生的文化課基礎差,尤其是數(shù)學和英語,但不知道差得太離譜。課本上的單詞記不住,詞匯量少得可憐;基本語法不會,把簡單的句子都讀破。看看他們的句子翻譯,那更可笑,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越不會就越不認真聽講,形成惡性循環(huán)。放眼望去,整個教室就那么幾位個學生在聽你講,還是處在似懂非懂的懵懂狀態(tài)。課后作業(yè)寫在黑板上,把答案都告訴他們,有很多學生都懶得抄,你拿他們怎么辦?你說他們課不認真聽,課堂上能干什么?無非是睡覺,吃零食,聽音樂,說話……根本不把你放在眼里。教這樣的學生一點成就感都沒有?!?/p>
在職業(yè)學校,基礎課一般是指包括語文、數(shù)學、英語、政治、體育在內的基礎文化課,這些科目和普通高中相比內容相似,但難度要小。專業(yè)課是指和學生所學專業(yè)相關的專業(yè)理論課和實踐課。學生對英語學習有障礙,還有的對數(shù)學、語文學習有障礙,他們的總體特征是厭學。但基礎課和專業(yè)課相比,他們更加愿意上專業(yè)課。所以他們在基礎課表現(xiàn)出的厭學狀態(tài)直接影響到基礎課教師的心理狀態(tài),使基礎課教師感覺身心疲憊,無成就感可言。專業(yè)課教師相對來說挫折感較低,又加上專業(yè)課教師都是近幾年分配到職校的教師,相對比較年輕,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快。他們面對挫折和壓力時容易采取更多辦法。
3.3 不同教齡采取不同的應付方式 教齡在31~35之間的教師,求助的方式平均值最小,合理化最大,它們是不相矛盾的。對于31年以上教齡的教師來說,在訪談過程中有老師就提出:“最大的問題就是年齡越來越大,身體的健康狀況較差”。尤其是對于年齡稍大的一些教師,面臨著退休、家庭、子女等一系列的問題,焦慮、抑郁等情緒都會隨之產(chǎn)生,但是,他們經(jīng)過前半生的努力,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能夠妥善處理教學中出現(xiàn)的各種問題。而且,這一階段的教師在其教學生涯中己有所建樹,在事業(yè)上取得了不少成功,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認可,因此其個人成就感最高。他們已經(jīng)對自己的教師身份有了一個清晰的概念,并且學會了如何協(xié)調多種角色,能從容面對各種壓力,求助值自然比其他教齡段的教師小,也容易把不如意的事情合理化。
對于0~年教齡的教師來說,相對于其它教齡段的教師,他們正處于剛剛走向社會、進入學校系統(tǒng)和學習每日例行工作的時期。這期間,教師要經(jīng)過身份的轉變、角色的轉化與責任的變化。如何度過這一段適應期,對初為人師的教師而言的確是一個挑戰(zhàn),所以,此階段的教師很容易產(chǎn)生挫折,因為他們感到壓力太大而嚴重缺乏信心,產(chǎn)生沮喪、無力感,甚至對教師職業(yè)感到厭倦。但是,他們對教師職業(yè)也感覺很新鮮,充滿了理想和熱情,這種新鮮感和熱情會使他們充滿活力,所以即使面臨強大的工作量和巨大的工作壓力,他們感覺到的也只是身體的疲憊,在心理方面卻感覺很滿足。面對挫折,更容易向老教師或比自己經(jīng)驗和閱歷豐富的教師求助。
另外,0~和6~年教齡的教師正處在由新教師向專業(yè)化、骨干教師過渡的階段,思維活躍,容易產(chǎn)生各種困擾,因此特別需要學校領導、同事、家人、朋友的理解、幫助與支持,11~年以上教齡的教師,基于人生閱歷與經(jīng)驗,更容易采用內化、退避、忍耐的態(tài)度解決壓力與沖突,所以比較而言較少地采用求助的應付方式,而更多地采用合理化的應付方式。以上的結果與以往的研究結果都比較符合,即中老年教師更多地采用“解決問題和合理化”的應付方式[6]。
[1]韓磊磊.國內教師應付方式研究近況[J].天津市教科院學報, 2006,2(1):9-11
[2]董研,江照富,俞國良.職業(yè)技術學校教師的職業(yè)壓力-應對方式與社會支持調查[J].Chinese Jourmal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5, 1(13):60-61
[3]高軍.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心理問題探析[J].職業(yè)教育研究,2007, 2:145-146
[4]程景雄.中職教師心理健康問題探析[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09, 826(4):67-68
[5]洪冬美.中學教師的應付方式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哈爾濱學院學報,2005,1(26):133-136
[6]李白珍,李煥穩(wěn),王凱.教師應付方式及其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心理學探新,2004,23(91):62-66
[7]劉維良.教師的應付方式與社會支持[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1999 (1):57-62
[8]賈建雯.關注中等職業(yè)學校教師的心理健康[J].太原教育學院學報,2006,2(24):79-81
Status Survey on Cope Style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Teachers.
Chen Guod ian,Fan Chang jie.S ichuanN orm alU niversity of S ichuan P rovince,Chengdu610016,P.R.China
Objective The purpose of the essay is to survey the status of the coping strategy of the teacher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M ethods To assess teachers’coping style in 4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w ith Coping StyleQ uestionnaire(CSQ). Results ①Gender made no difference in coping strategy②Culture made no difference in analysis of variance.③The scores showed that in the d imension of problem solving in the elementary course’s teacher and the specialty teachers had big difference(t =-2.162,P=0.032).④The results showed the d imension of seeking help(F=2.257,P=0.040)and rationalization(F=2.446, P=0.027)which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different teachers of working life.Conclusion ①The specialty teachersw ill take more active coping strategieswhen they face discouragement and stress.②Comparing the high seniority teachersw ith lowers,the highers take less help seeking but more rational coping strategies.
Vocational school;Coping styles;Frustration
2010-07-08)
① 中國.四川師范大學教師教育學院(成都) 610068 △通訊作者 E-mail:calvinfcj@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