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琪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廣東中山 528400)
創(chuàng)制嚴謹可行的評估體系 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說欲”*
——對高校“演講與口才”課考評的看法
王 琪
(電子科技大學中山學院,廣東中山 528400)
本文結合自己的實踐經驗及構想,對高?!把葜v與口才”課的評估有針對性地進行了探討。
高校;演講;評估
一般來說,課堂教學的過程應為計劃——實施——評估相結合,評估是重要的一環(huán)?!霸u估是一個廣義的術語。它指的是教師收集學生信息的行為。只要教師收集一些關于學生的數據,然后對該數據進行分析、綜合和解釋,并將其用于課堂決策,那么教師就是在對學生進行評估?!盵1]“評估有利于學生的診斷、教學的有效性和學生的反饋?!盵1]
評估可由成績和評價兩部分組成。兩者互為支撐,一般缺一不可。高校文科評估,尤其是主觀測試,容易出現給分不恰當,評價失誤的情況。就“演講與口才”課而言,由于實踐性極強的特點,要求不僅使學生有所知,更重要的是有所練,練有所得,而對練習過程和結果評價的主觀判斷性也非常強。演講一般以學生稍縱即逝的口頭表達為主,評估者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及時做出判斷,即使是訓練有素的評估者,也未免出現評價失誤、給分不恰當,錯誤甚至遺漏之處。這不僅有失評估的公正性,得不到正確的反饋,更重要的是影響學生的講話積極性,使“想說”、“敢說”、“會說”[1]的學生積極性不高。在這部分學生的裹挾效應下,“從眾性的參與心理”發(fā)揮了作用。消極情緒彌漫課堂,使原本需要學生參與性極高的課堂活動顯得壓抑和低落。和教學要求的活躍、和諧的氣氛背道而馳,學生“說欲”減低,教學效果低下。
“評估需要適當計劃并富有目的性,它要給教師(和學生)提供有效信息。”[2]“演講與口才”課根據教學的目的,可包括教師口頭點評及給分、學生口頭點評及給分、教師量化點評及給分、學生量化點評給分等幾種。評估過程還有一次性點評及給分和一個內容多次性點評及給分。上述內容形成一個系統可在表1中體現。
教師及學生口頭點評一般用在理論課教學中,針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準確程度給予適當的評價及打分,評價的即興成分比較多。在這類評價中,一般先要講清評價標準,讓學生明確評價重點,點評時師生有話可談,針對性強。例如在“演講者心理”一章,在分析和討論完怯場心理之后,應提出問題“你有哪些怯場心理和外在表現?你是怎樣克服的?”和學生交流,請學生上臺講述,這種方法對學生初步克服怯場很有幫助。這個問題的目標指向一為怯場心理和表現的描述,二為克服的方法?;卮鹜晟普邽闈M分。在評價活動中,教師應先進行評價及給分,帶動學生思考及評價、打分模仿。
表1
上述例子中的評價方法為一次性的。有些評價可為多次性的。如普通話訓練。筆者在論文中曾經提示普通話的訓練方法。以繞口令作為突破點,貫穿整個演講與口才學習過程。評價可為多次進行。在課程學習過程中,記錄和點評同一學生幾次,以進步的快慢調整分數。
“評估就要依靠相互間的信任、尊重和合作;否則,得到的只是無價值的數據?!绷炕c評就是依靠師生的共同合作來完成的。量化點評的方法主要在實驗課中運用。過程如下:
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小組,組員先在小組中演講,其他組員給演講組員打分;每組抽查一名學生重新演講,教師打分;最后按小組分數和教師分數之間的差距調整每組組員的分數。教師最后點評。
其中每次考核分數為100分。成績記入平時成績之中。在評價活動開始前按練習目的設計給分比例。如表2、表3。
按100分計算。演講稿30分,有聲和無聲語言一般表現各20分,說服技巧20分,其他10分(精神面貌、臨場應變、觀眾反應、時間安排)。
表2 說服性演講實驗(學生評)
按100分計算。演講稿30分,有聲和無聲語言一般表現各20分,說服技巧20分,其他10分(精神面貌、臨場應變、觀眾反應、時間安排)。
表3 說服性演講實驗(教師評)
由于班級人數眾多,不可能保證所有學生都能上臺演講。為全面考查每一位學生,必須在期末對學生進行逐一評估。也可稱為績效評估。它是一種真實性評估方法。指的是“為了對某個體作決策,通過系統觀察收集數據的過程”。“績效評估通過在自然狀態(tài)下對績效直接測量,并根據盡可能現實的標準評價學生的績效,從而努力增加評估的效度。”
期末評估量化表格設置類似上表。為保證學生參與評估,可讓演講學生之前的5名和之后的5名(按學號排列)共10名學生共同參與,平均所得分數占演講學生期末成績的一個較高百分比,如:30%左右。另外,量化中細化的特點應更為突出。有一個或多個維度作為判斷學生績效的基礎;每個維度都有具體的描述;每個維度都有分級的量表值,每個量表值都有具體的定義。如:主題、題材各占25分,共50分。包括主題集中8分,鮮明8分,新穎9分;題材典型8分,新穎9分,能完全支持主題8分。結構占10分。包括線索清楚3分,結構合理3分,有高潮4分;有聲和無聲語言各占15分,共30分。包括語言“說”“寫”兼?zhèn)?分,聲音清楚洪亮5分,有表現力5分;注意眼神、表情及手勢的運用各5分。其他10分,包括衣著打扮得體2分;自信、沉著,有臨場應變能力2分;舉止大方,有禮貌2分;和聽眾有交流,能吸引聽眾3分;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完成演講1分。
量化、系統化、目標化、參與化、動態(tài)化這些“演講與口才課”評估的主要特點,使評估更顯公平、公正,學生有“分”可依,能明確知道自己的弱項和長項,有了學習的目標,增強了競爭意識,從而進一步激發(fā)了學生“說欲”。
嚴謹而可行性強的考評體系不僅有利于學生對課程的學習,還可以進一步檢驗教師教學效果,使教師教學更有針對性。尤其是學生人數較多時,要全面了解學生總體掌握知識情況,評估體系尤顯重要。
如:要了解一個班掌握知識程度,則可以進行如表4的分析。
“教學是基于成熟的理論、研究和專業(yè)經驗的批判性的反思。”表4是根據“演講與口才”課期末考試要求得到的成績反饋。在這里,平時的點評變?yōu)橄到y、全面、有縱深的評價。它是教師一個學期綜合教學成果的檢驗??煽闯鲈诖缶V和教材的要求下,學生對知識點掌握程度中等的(70-79.5分)占有較大比例,反顧期末考試要求:題材典型、新穎,注意眼神、表情及手勢的運用這兩項,學生失分較多,教師在下一階段教學中應著重加強這些部分的講解和練習。
在設計實驗技能的評價表中,過程表現更顯重要,評估細度更應加強。表5是一個論述題的評定量表的樣本。
表5
對其他各項的評估都可采用這種方法,這種方法在期末口試中可運用,并可直接標示在學生實驗報告評語一欄。量化程度的不斷細化可帶來更為科學、公正的評估,這種細化、快捷、公平的方法還可用于小型競賽中。小型演講賽是上演講課的學生參與的競賽。它以系級獎勵、全體學生都可參與為基礎,也是多位有評估資質的教師共同參與的評估,是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說欲”的有效方式。這類競賽可一學期舉行一次,納入學生學習的評估體系中,獲獎學生增加總評成績分數,并可得到及時點評。這種較高水準的系內競賽可檢驗教師授課的某些成果,展示部分學生學習成績,更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學生有了形象化的榜樣,增強了“說欲”。
嚴謹可行的評估體系的建設和不斷完善,必將不斷促進學生的“說欲”,使課堂教學的過程計劃——實施——評估環(huán)環(huán)相扣,互為支撐,良性運作。
說明:根據學生的各項表現確定技能等級,并圈上前面的數字。其中4表示優(yōu)秀,3表示良好,2表示一般,1表示沒有。
在“演講與口才”實驗課中較為重要的實驗不妨借鑒這種方法。如有聲語言和無聲語言(共30分)在學生表達過程中達到的程度可表述為表6。
表6
[1][新加坡]陳允成,[美]理查德·D·帕森斯,等.教育心理學實踐者——研究者之路(亞洲版)[M].格致出版社,2007.
[2]王琪.創(chuàng)制豐富多變的教學方法,進一步激發(fā)學生“說欲”——對高?!把葜v與口才”課教學的一些看法[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 2008,(12):22.
2010-07-20
王琪(1966-),女,碩士研究生,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