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連,韓 梅
(1.蘭州交通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2.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體育教師反思性學習的必然性與可能性分析
張 連1,韓 梅2
(1.蘭州交通大學,甘肅 蘭州 730070;2.西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甘肅 蘭州 730070)
對反思性學習涵義進行深刻解釋與分析,闡述體育教師成為反思性學習者的可能性與必然性,并針對體育教師如何成為反思性學習者提出建議。
體育教師;反思性學習;必然性;可能性
據有關資料顯示,我國中小學教師存在合格學歷起點低,部分教師職業(yè)道德意識淡薄,廣大教師教育觀念陳舊,創(chuàng)新意識和研究能力不強,教學方法和手段落后,知識面窄等不可忽視的重要問題[1]。素質教育要求以學會學習、團結協作、勇于創(chuàng)新為目標,改變以灌輸為主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這就需要教師不斷提高自身素質,積極、主動地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完善自身知識結構,從而保證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所以,提高中小學教師素質勢在必行。另外,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影響下,教師不再是教科書的忠實執(zhí)行者,而是與專家、學生及其家長等共同建構新課程的合作者;教師不再是一個只知教書的“匠人”,而是擁有正確教育觀念、懂得反思技術、善于合作的探究者[2]。目前教育部也啟動了“跨世紀園丁工程”等一系列活動,以推動中小學教師素質教育進程。
教師的教學能力是一種特殊的經驗和智慧,必須通過自身的感悟才能獲得。盡管教師通過接受傳統(tǒng)的教育理論和技能訓練能夠獲得一些知識,但大量的知識仍然來自于自身的教學實踐和自我反思[3]。隨著教育理念的更新,反思被視為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要求教師不斷反思,因為只有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才能促使教師以新的教育理念為指導積極審視、質疑和完善自己的思想和行為,提高教學能力。
反思性學習是指在先進的教育理論及他人經驗的基礎上,教師以自身的教學實踐過程為思考對象,并能以獨立及合作的方式,采用多種方法積極、主動地對自己作出的行動、決策以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解釋、分析和改進,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專業(yè)水平的學習過程。對于反思性學習的理解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教學本身是人類實踐的一種形式,在反思性學習過程中教師是具有主體性的實踐者。教師處于教學實踐環(huán)境中,比其他外部研究者更了解教學的復雜性,更能發(fā)揮能動性、創(chuàng)造性,能從經驗入手,更好地解決問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完成教學任務。
教師的反思是一種意識活動,教師的實踐從某種程度上講受到觀念、意識的支配,反思是以先進的教育理論和他人的經驗為基礎,教師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從先進的教育理論和他人的實踐經驗中吸取營養(yǎng),擺脫傳統(tǒng)觀念的束縛,不斷充實自己,提升專業(yè)水平。
反思是個性化的意識活動,但這并不排斥與其他人員的協作,這種協作包括師生間、同事間、教師與學生家長間、教師與專家間的合作與交流,在合作中提高認識水平。
教師的反思性學習將教學實踐作為研究對象,對行動、決策以及產生的結果進行分析,從教學實踐中尋找教學理論本質,從而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
反思性學習是教師不斷學習與提高的過程,反思促進教師不斷質疑并更新自身知識結構。從實踐上升為理論,再將理論應用于實踐,使自己在能力、技巧等方面有所提高,以滿足不斷變化的教學實踐與社會需求。所以,反思性學習是一個不斷適應社會發(fā)展的過程。
教師在對自己的教學行為以及產生的結果進行不斷探究的過程中,可以從傳統(tǒng)的束縛中解放出來,用審慎的方式提高自身專業(yè)洞察水平,改進教學方法,從本質上追求更合理、更合乎教育目的和教育規(guī)律的教學實踐。
學校是培養(yǎng)人才、創(chuàng)造人才的地方,國家要發(fā)展,社會要進步,教育也必須緊把時代的脈搏,教師必須站在時代的前沿。新的教學內容不斷涌現,需要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樹立終身學習、以科研促教學的觀念和意識,以適應時代的發(fā)展。
教師要發(fā)展,其動力不僅來源于生存需要,還來源于社會的需要。教師這一作為個人價值實現的職業(yè),會讓教師不斷在現有狀況與理想之間進行反思,在此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能力。
教師進行反思性學習的目的在于能運用多種策略和方法審視、分析自己的教學理念與實踐行為(如寫教學日記、觀摩教學、征求意見等),為專業(yè)發(fā)展創(chuàng)造機會和條件。提高教師反思性能力的同時可激發(fā)教師專業(yè)潛能,通過反思自身的教學觀念、經驗和技能,改變教學行為。在反思的過程中對自身的教學行為、教學環(huán)境、學生表現進行認真觀察和分析,不斷發(fā)現并分析和解決問題,通過思考與判斷,形成自己的理論;另外,還可以與其他教師進行溝通與探討,縮短理論與實踐的距離,提高理性思維能力,創(chuàng)造性地將教育理論運用于教學實踐,從而提高專業(yè)水平。
我國教育改革為教師反思自身教育教學觀念與行為提供了政策支持與保障,國家基礎教育改革制定的《三級課程管理制度》及校本課程的開發(fā),使得教師在教學決策、管理、課程設置及教材選擇上有了很大自主權,這為教師的教學反思提供了堅實的現實基礎。
教師位于教學第一線,時刻能感受到教學情境的變化。最佳的研究位置與機會為反思觀念、行為提供了客觀可能性。體育課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教學中的很多問題都必須放在具體的教學環(huán)境中進行審視與研究。教師是課程開發(fā)的主體,是課程的主動設計者,不是課程的被動實施者,這就要求教師必須以一個研究者的身份進行教學,成為不斷反思的實踐者,通過反思性學習增強研究能力,提高專業(yè)水平。
一般中小學體育教師工作忙、教學任務重,在學校不但要完成教學工作,還要承擔一些管理任務。但日常教學活動與教學研究是相輔相成、共生互補的關系,兩者之間并不能截然分開。如果教師能在教學之后進行反思,則會提高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消除困惑,減少無效勞動。從這個角度講,反思性學習不是增加教師負擔,而是解放教師。另外,教師反思性活動的主要場所是課堂,并不需要更多的設施,只需對教學情境進行觀察分析就可以完成。
(1)堅定反思信念。反思是體育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重要方面。職業(yè)只有專業(yè)化,才會有社會地位,才能受到尊重。如果一個職業(yè)是人人都可以從事的,則在社會上是沒有地位的[4]。教師要掌握一定的反思性學習方法與思維模式,在此基礎上不斷反思,才能真正成為反思性學習的典范。(2)提高自身素質。體育教師要有職業(yè)道德和敬業(yè)愛教、獻身事業(yè)的決心,刻苦勤奮、嚴謹治學的態(tài)度,熱愛學生、誨人不倦的熱情,銳意進取、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3)拓寬自身知識面。體育教師要深刻理解反思性學習的重要涵義,加強職業(yè)修養(yǎng),積極拓寬知識面。自身知識結構是在廣博的知識內化為個體知識的條件下建立起來的一個立體的知識結構[5],其中表層是體育專業(yè)學科知識,中層為指導性知識,最深層為方法論知識。加強學科專業(yè)知識的學習,深入教育學科知識的學習,了解知識間的聯系,明白整個知識體系的框架,使施教過程更具合理性。(4)熟練自身技能。體育是一門藝術,教師通過生動、形象的語言,逼真的示范,合理的場地布置和隊列調動,傳授體育知識和技能;學生以生動、活潑的練習來展示體育技能[5]。(5)培養(yǎng)自身能力。教師不僅要具備較強的教學能力、管理能力,還要具備科研能力。科研能力對于教師專業(yè)成長至關重要,直接關系到教學理論的實踐運用。
在中小學體育教師專業(yè)成長過程中,教學管理者、學校領導應盡可能創(chuàng)造條件,使體育教師能夠擁有更多的時間進行反思性學習??梢圆扇∫幌盗写胧┘訌妿熧Y隊伍建設,制訂可行的計劃和激勵措施,樹立典型、獎勵先進,提高教師各方面能力;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盡可能根據不同發(fā)展階段教師的特點設計科學的培訓教育周期[6]??刹捎醚垖<抑v學、派出進修等方法,使體育教師掌握專業(yè)前沿知識,能夠站在更高的起點審視體育教學。
有關部門應制定科學的全面評價體育教師能力的方法,可以從師德、科研、教學、運動訓練等多方面進行。要在發(fā)現教師優(yōu)點時及時肯定;在寬松的工作氛圍中,激發(fā)體育教師進行反思性學習的熱情與積極性。
反思性學習是社會發(fā)展與教師職業(yè)發(fā)展所應具備的能力。當然,反思性學習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但要求教師有豐富的經驗,更要有理性的思考,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
[1]馬立.關于教師教育的專業(yè)化問題[J].中國大學教育,2001,(6):6~7.
[2]鐘啟泉.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為了每位學生的發(fā)展[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3]Schon D.Educating the Reflective Practitioner[M].San Francisco:Jossey Bass,1987.
[4]劉微.教師專業(yè)化:世界教師教育發(fā)展的潮流[N].中國教育報,2002-01-03.
[5]陳建績.體育教學新論[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3.
[6]盛建森.中小學教師教學效能感發(fā)展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5,(4):56~58.
G451.2
A
1671-1246(2010)19-0011-02
2007年西北師大青年基金項目“高校體育教師反思性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研究成果(NWNUQN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