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計
法眼看誤判
■阿計
硝煙剛剛散盡的南非世界杯,昏哨、誤判可以撿出一籮筐,套用一句中國式司法判決語態(tài),裁判們“作案數(shù)量之多,性質之惡劣,危害程度之嚴重”,令人發(fā)指。難怪有人說,南非世界杯被裁判成了“世界悲”。
“這是足以載入史冊的足球暴行”、“裁判才是真正的足球流氓”……廣大球迷唾沫如潮,國際足聯(lián)只好惺惺作態(tài),不痛不癢地向“被出局”的球隊道個歉,再讓一些著名昏哨打包裹回家。但有一件事卻死扛著——誤判的決不能改判,冤死的也只能活該。
其實裁判也是人,是人就可能犯錯,這是人性的普遍弱點,將板子全部掄到裁判身上,多少有些打錯了板子。說到底,裁判只是以布拉特等大佬為首的國際足聯(lián)的替罪羊而已。真正的“足球流氓”,是那套無視人性弱點、不許糾偏改錯的裁判規(guī)則,是躲在這規(guī)則背后的乾坤獨斷、一意孤行的布拉特們。
要說防止昏哨、糾正錯判的手段,明明白白地擺在那兒,比如設置門線裁判,比如遇到爭議時采用錄像回放等高科技手段進行甄別……可不管全世界球迷如何扯破嗓子,布拉特們的鐵石心腸就是不為所動,并且還有一大堆“很傻很天真”的說法。比如“誤判是足球魅力的一部分,爭議會讓比賽更有觀賞性”,比如引入高科技手段會中斷比賽而“影響比賽的流暢性”等等。
世界杯賽場上最可惡的事情,并不是誤判,也不是誤判后不認錯,而是誤判后認賬卻堅決不改正。權力的傲慢并不少見,可你見過這等藐視眾生的傲慢嗎?這樣的傲慢,正是來自于一種不受制約的絕對權威。從這個意義而言,布拉特們一手操控的國際足聯(lián),還停留在專制時代,堪稱一個集權的“活標本”。
沒錯,裁判是足球場上的法官,布拉特們也正是用“必須維護裁判權威”來說事,而國際足聯(lián)吆喝得震天響的“公平競賽、公正裁決”,似乎也是現(xiàn)代司法公平正義原則的翻版,那就不妨以司法的視角來剖析一番。司法的權威性,并不是來自法官的身份標簽,而是來自令人信服的公正判決。正因此,必須對可能犯錯的審判權進行必要的制衡,大體說來,一是暢通上訴、申訴渠道,保障當事人的救濟權利;二是設置二審、三審之類的審級制度,即通過不同層級審判機構的審查,建構起相應的糾錯、賠償機制。如此,雖不能徹底杜絕冤假錯案,卻能大大減少其發(fā)生幾率,蒙冤者也能得到實質性的撫慰和補償,不致使人們喪失對司法的信仰。稍有常識的人都明白,這些維護公平公正的司法制度設計,到了足球場上也一樣管用,可國際足聯(lián)就是裝糊涂,申訴可以有——也就是讓受害球隊嚷嚷幾句,改判不可以有——冤死者必須為裁權的權威買單??梢妵H足聯(lián)的權力霸道,超出了人們的正常想象。布拉特們嘴里的“公平”、“公正”,只是哄騙世人的幌子而已。
不受制約的權力或權威是危險的。對于權力的有效約束,不是打發(fā)個別裁判回家之類的內部小修小補,這不僅僅取決于申訴、糾錯之類的程序和機制,也需要來自于外部的監(jiān)督力量。其實在世界杯賽場,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電視直播等等也為民主監(jiān)督提供了“技術之眼”。英德一戰(zhàn),對于裁判的“惡心錯誤”,無論是英格蘭球迷還是德國球迷,全場都在高呼“裁判是個下流胚子”,聲勢浩大,經久不息??擅鎸@沸騰的民意,布拉特們卻成了聾子。國際足聯(lián)發(fā)言人梅高特甚至覺得應該取消現(xiàn)場大屏幕,理由是爭議的畫面“會影響雙方隊員的情緒”,但誰不明白這其中的司馬昭之心啊——以穩(wěn)定人心、秩序的名義遮蔽真相,對人民的聲音能躲就躲,原本就是一切專權者的本能伎倆。
國際足聯(lián)主席等權位,似乎也是按照民主原則由各會員國選舉產生的??伤^的“選舉”,有哪一次不夾雜著賄買選票、貪污挪用之類的傳聞?又有哪一次不演變成爭權奪利的“偽民主”游戲?據說,布拉特為了謀取明年的換屆連任,已經向各會員國砸下了10億美元。當資本、權力褻玩民主于股掌之間,國際足聯(lián)最終變成幾個大佬的名利大蛋糕和集權大賣場,也就不足為怪。
拒絕常識、罔顧民意的布拉特們,迷戀的不是足球的魅力,迷戀的只是生殺予奪的權力快感,只是隨心所欲的利益自慰。在這一點上,那些草菅人命且將冤獄進行到底的腐敗法官,那些以“公共利益”之名行野蠻拆遷之實的濫用公權者,那些整天將“依法行政”、“執(zhí)政為民”掛在嘴上卻處處與法治、民意為敵的無良官員,其實與布拉特們有著同樣的心態(tài)和欲望。只不過,后者傷害的只是熱愛足球的人們,而前者則是禍國殃民之徒。就此而言,球場上的布拉特們與官場上的“布拉特們”相比,還只能算是小巫見大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