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淑英
摘 要:為了加快中小學危房改造步伐,從2001年開始,國家和地方政府每年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中小學危房改造。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建設中小學危房改造的過程管理系統,對危改項目的申報、立項、施工進度和資金使用、完工等過程進行管理,既能及時、直觀地了解項目施工信息,又能監(jiān)督工程的進度,保證資金使用效率。同時,過程管理系統產生的項目完工數據可以作為中小學校舍信息管理系統自動更新的基礎數據,從而進一步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關鍵詞:中小學;危房改造;過程監(jiān)管;系統建設
中圖分類號:TP31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8454(2010)12-0076-03
一、背景
教育是國家振興的主要基石之一,校舍是開展各類主要教學活動的基礎,是正常開展教育活動的主要保障之一。由于各種原因,全國各省相當一部分中小學校存在不同程度的校舍安全隱患。為了加快中小學危房改造的步伐,國務院決定,從2001年開始在全國實施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學校校舍被劃分為ABCD四個等級,其中D級危房禁止師生使用。根據《國務院辦公廳轉發(fā)教育部等部門關于實施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意見的通知》(國辦發(fā)[2001]13號)精神,2001年中央安排30億元???用于實施“中小學危房改造工程”,重點支持中西部地區(qū)農村教育的發(fā)展。按照“基礎教育地方負責、分級管理”的原則,國家和地方政府每年投入大量資金,用于中小學校舍的危房改造。
為了摸清中小學校舍的“家底”,從2007年開始,部分省市開始建立中小學校舍信息管理系統,用于科學規(guī)范管理中小學校舍數據,如云南省自主開發(fā)了“云南省學校校舍GIS管理系統”,用于解決傳統方法中校舍數據收集時間長、粒度粗,無法有效核查數據的真實性、可靠性等問題,實現動態(tài)反映危房的變化,提高管理層次和管理水平。2009年,國務院成立了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領導小組辦公室(以下簡稱“全國校安辦”),決定實施全國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全國校安辦組織開發(fā)了“全國中小學校舍信息管理系統”,并逐步在全國各省進行部署。
校舍信息管理系統是提高校舍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是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的具體措施,對于全面掌握全國中小學校舍信息、保證校舍安全工程的順利實施、提升教育管理水平、促進教育事業(yè)科學發(fā)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校舍信息管理系統可以反映危房改造的成果,但不能反映危房改造的過程。管理者在沒有到達實地的情況下,不能及時了解某個具體危改項目的工程進展情況、竣工情況、資金投入和使用情況等,無法有效、及時地監(jiān)控危房改造專項資金的使用情況和工程進度。此外,每年安排的排危資金有限,不可能一次排除所有危房,管理者面臨如何更加合理、高效地規(guī)劃和使用排危資金的問題。
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中小學校舍的維修、改造、拆除、建設等過程開展項目管理,通過項目申報、立項的過程管理,為管理部門合理安排資金提供決策支持;通過工程實施的進度等過程和竣工的管理,使管理部門能及時、直觀地了解具體危改項目的工程實施進度和資金情況;工程完工結果數據用于自動更新校舍信息管理系統的校舍基礎數據。因此,建設中小學危房改造過程管理系統,使管理者可以監(jiān)督項目實施進度,更為合理地規(guī)劃使用排危資金,對規(guī)范中小學危房改造專項資金的管理、提高經費使用的監(jiān)管力度、提高管理效率和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系統建設內容分析
中小學危房改造項目從立項到完工,大體需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項目申報、審批、立項、開工、實施、完工、驗收。圍繞中小學危房改造過程,對建設項目的申報、立項、實施和完工過程建立動態(tài)數據庫,實現有效更新和可回溯管理;對項目建設全過程尤其是專項資金進行適時監(jiān)督、管理、評估,提高工作效率。以省、州、縣三級行政級別為例,系統建設的具體內容如下:
1.建立危房數據庫
在省、州(市)、縣三級各建立一個記錄每所學校每棟危房的基本信息數據庫(包括建筑的基本數據、建設資料、圖片、視頻資料等)和相應管理系統,省、州(市)、縣三級通過網絡進行數據更新。在三級數據更新體系中,縣級負責上報、管理、更新本轄區(qū)危房數據,并將本級危房更新數據上報州市級;州(市)級負責管理本地區(qū)危房數據,并對下屬各縣區(qū)上報危房更新數據進行審核,審核合格后上報省級;省級負責管理全省危房數據,并對有特殊技術要求的更新數據進行處理,處理后反饋給州(市)和縣(區(qū))教育局,供其管理使用。
自2009年全國實施中小學校舍安全工程以來,各省基本都建立了本地中小學校舍數據庫。因此,中小學危房數據庫可以直接從全國中小學校舍信息管理系統(單機版或網絡版)中提取,保持過程管理系統與校舍信息管理系統數據的一致性,同時也避免數據庫重復建設。
2.建立改造過程監(jiān)控系統
對于每個危房改造項目,從項目申報、立項、開工、實施、竣工、驗收等環(huán)節(jié)進行動態(tài)管理,使管理部門能及時、直觀地了解資金使用情況和工程施工進度。
3.建設數據檢索平臺
利用數據檢索平臺可以查詢具體危改項目實施情況、工程進展情況、資金使用情況等,提高數據的使用效率和共享度,更好地為領導和相關管理部門服務。
中小學危房改造過程管理系統的建設內容如圖1所示。
三、系統管理數據分析
中小學危房改造項目從申報到驗收,其工作流程一般是:各級教育局申報項目→管理單位審批和立項→項目施工前期技術準備→項目施工→項目峻工→項目驗收。根據此工作流程,系統應實現對危改項目的申報立項、施工進度、峻工結果的整個過程管理。因此,系統管理的數據包括:危房基礎數據、項目數據、過程數據和完工數據。
1.危房基礎數據
危房基礎數據包括:所有危房基本數據,如危房等級、危房面積、建筑類型、建筑結構等;危房的不同角度照片數據;危房的音視頻數據;危房的位置數據;學校平面圖或學校遙感影像圖等。危房基礎數據應從中小學校舍信息管理系統中提取。
2.項目數據
項目申報、審批、立項過程將產生項目申報數據和項目立項數據。當申報項目時,該項目將產生申報數據;如果項目被立項,則該項目將產生立項數據,同時系統自動刪除該項目的申報數據。
3.過程數據
施工過程數據涵蓋了項目從施工到峻工的過程數據。具體包括:項目施工前的設計圖紙、施工單位的基本信息、施工單位的資格信息、開始施工日期、項目施工過程中定期拍攝的不同角度照片或視頻、施工過程中定期上報的配套資金到位和資金使用情況等。過程數據由縣級單位通過系統定期上報一次。管理者通過系統可以查詢工程在不同時間點的進度、工程施工和資金使用情況。
4.完工數據
峻工并通過驗收,項目將產生完工數據,同時將該項目的危房數據進行存檔。通過危改過程管理系統與校舍信息管理系統的對接,利用完工數據自動更新校舍信息管理系統中的基礎數據庫。完工數據除包含基本信息外,還應包括校舍的不同角度照片、位置、音視頻、AUTOCAD設計圖、學校平面圖或學校遙感影像圖等。
系統管理的數據如圖2所示。
四、系統總體功能設計分析
分析系統的建設內容和系統管理的數據,中小學危房改造過程管理系統應具有以下功能:危房數據庫的管理、更新,項目申報,項目立項,項目實施過程管理,竣工管理,項目實施情況查詢。系統總體功能設計如圖3所示(行政級別以省、州、縣三級為例)。
結束語
中小學危房改造過程管理系統對中小學危房改造項目的申報、立項、實施、峻工驗收進行有效監(jiān)管,對提高中小學危房安全性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通過對資金的有效監(jiān)管,能夠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避免資金浪費。系統能夠為管理者監(jiān)督項目實施進度和資金的有效使用提供技術手段,有利于提高項目工程質量,保證資金的有效使用,避免因工程質量造成的財產損失。
(編輯:魯利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