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例背景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以童為本,關注童情,實現(xiàn)“童本”課堂,已成為教師追求的最理想的教學境界。作為一線教師,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的生活空間和情感世界,激發(fā)和利用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尊重學生獨特的個性化的理解,珍視學生獨特的情感體驗,讓流動著生命的思維火花,在情感交流、心靈對話中,分享彼此的思考、經(jīng)驗和知識,升華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童本”課堂就會充滿生機,充滿活力,就會高潮迭起,精彩無限。
二、案例描述
蘇教版小語第六冊《花瓣飄香》,講述一個小女孩為了生病的媽媽摘花瓣的故事,從中折射出她金子般的心靈。課文語言樸實,筆觸細膩,文姿清雅,情真意切,洋溢著濃濃的親情與愛意,富有極強的感染力。在教學中,我以“情”孕“情”、以“情”牽“情”,在“情”與“情”的共鳴中,營造了“隨風潛入夜,潤心細無聲”的教學境界,巧妙地把親情文化,植根于孩子幼小的心靈。
師:(播放月季盛開的課件。)我家門前的月季花開得真鮮艷!一天清晨,有個小女孩來摘花。請同學們自由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思考:你讀出了什么?
生:我從“小心地摘、雙手捧著”讀出了小女孩在摘花的時候很細心。
師:你真是一個會讀書的孩子!如果讓你采一片花瓣,你會怎么做?
生:我會順手摘下一朵花,攥在手中,放在鼻子上聞一聞。
師:小女孩為什么只摘一片,而不是一朵呢?還要雙手捧著這片花瓣呢?
生1:老師,我知道。雙手捧著說明小女孩對這片花瓣很珍惜。
生2:小女孩沒有掐下整朵花,說明她舍不得,從中可以看出她很愛惜花木。
師:同學們真會動腦筋!那么,從小女孩雙手捧著花瓣飛快地跑遠了,你們又讀出了什么?
生1:小女孩要盡快地把花瓣送到媽媽的病床前。
生2:小女孩想盡快讓媽媽看到鮮艷的花瓣,聞一聞花瓣上留下的清香。
生3:小女孩真是個孝順?gòu)寢尩暮煤⒆?
師:課文中寫小女孩把摘來的花瓣送給生病的媽媽聞一聞,說明了小女孩是個懂事、孝順?gòu)寢尩暮⒆?,如果你是文中的小女孩,打算為媽媽做哪些事?
生1:我會陪伴在媽媽的病床前,和媽媽說說話、聊聊天。
生2:我會講笑話給媽媽聽,逗媽媽開心。
生3:我會給媽媽捶背、洗腳。
生4:在媽媽生病期間,我會多干家務,拖地板、做飯、洗衣。
師:愛自己的媽媽不是掛在嘴邊的空話,應該像文中的小女孩,實實在在地為媽媽做點什么,那么與小女孩相比,你覺得自己對媽媽怎么樣呢?先同位討論,然后寫下來再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生1:我平時只知道向媽媽要這要那,不給就耍賴。以后,我要學會體貼媽媽,學會感恩,幫助媽媽做事。
生2:我以前總和媽媽頂嘴、鬧別扭,不理解媽媽的辛苦和勞累,好惹媽媽生氣,以后,我要聽媽媽的話、多關心媽媽。
生3:有一次,媽媽生病了,頭暈目眩,不能起床,我放中午學回家一看,媽媽沒做飯,讓我吃方便面,我摔摔砸砸,還朝生病的媽媽發(fā)火,媽媽并沒有責罵我,而是硬撐著下床,給我做好了飯?,F(xiàn)在想起來,我真是太不懂事了,太不體貼媽媽了,今天放學回家,我要向媽媽道歉,做一個孝順?gòu)寢尩暮煤⒆印?/p>
三、案例反思
1.教學的藝術(shù),是移情的藝術(shù)。教學中,我對文本進行適時的親情嫁接,把孩子們的主觀情感移入到文本中,用小女孩的一顆孝心,去撥動孩子的“親情”之弦,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和小女孩的情感產(chǎn)生共鳴。在小女孩行為的感染下,孩子們頓感茅塞頓開,百感交集,體驗到內(nèi)心的澄明和視野的敞亮。他們原汁原味的情感體驗,情深意切,感人肺腑,流露出對媽媽深深的愛,寄托著對媽媽的縷縷情思,包含著對媽媽的一份孝心,更拉近了與母親的情感距離,親情的種子也隨之深深地烙在孩子的心田,文本蘊涵的“孝”文化,也悄然無聲地植根于孩子們的心靈。
2.小學語文教師,如果沒有一顆童心,就不會教孩子,更教不好語文。在“童本”課堂上,教師所面對的不僅是一個個鮮活、有血有肉的生命,更是一位位富有奇思妙想、情感豐富的孩子。這就決定了課堂教學理應成為師生、生生互動合作、生成發(fā)展的過程,師生生命激情及智慧交織和綜合生成的過程。在動態(tài)生成的過程中,學生是“教學過程創(chuàng)生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靈動的生命體。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時刻保持一顆童心,“蹲”下來和學生交流對話,引導學生在精彩的互動中,不斷創(chuàng)造出智慧的火花,不斷把教學推向高潮。這樣,我們的語文課,才會煥發(fā)出靈氣、膽氣和大氣。
3.在“童本”課堂上,教師還要敞開人文情懷,珍視學生的靈感,尊重學生的智慧,呵護學生的思維火花,為學生精心營造心靈互動情感共舞的時空,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思想,品嘗成功的快樂。學生就會感到底氣十足,朝氣蓬勃,意氣風發(fā),靈氣飛揚。我想,在以童為本的課堂上,只要我們不斷研究,不斷實踐,不斷提升,動態(tài)生成的“童本”課堂定會走向灑脫,走向睿智,充滿生機。
作者單位:江蘇省邳州市運平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