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課程發(fā)展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其內涵有三方面:(1)課程要著眼于學生的發(fā)展;(2)面向每一位學生;(3)關注學生全面、和諧的發(fā)展。作為一名教師,我真誠地希望我的學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獲得全面、和諧的發(fā)展。在我六年多的教師生涯中我也在不斷地探索促進學生和諧發(fā)展的教學藝術,希望自己能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和諧發(fā)展作出自己的貢獻。當我向我的同事請教方法時,有的老師告訴我,要多鼓勵學生,要讓他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與成長的自豪感。但是,“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特別是青年學生難免會犯錯誤,如果在他們犯錯誤的時候仍然對他們采取鼓勵的方法,那就是對學生錯誤的縱容。因此,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在對學生進行賞識教育的同時,適當?shù)呐u同樣能引導學生健康地發(fā)展。2009年8月22日,教育部出臺《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guī)定》,其中第16條指出:班主任、老師有權對學生進行批評,明確批評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教育離不開批評。不及時地糾正學生的錯誤,就會錯過其改正錯誤的最佳時機,沒有批評的教育不是完整的教育,也不利于培養(yǎng)正確的是非觀,會影響其健康成長。適當?shù)慕邮芘u,有利于學生建立有效的心理防線。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對著大白天睡覺的宰予說:“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墻不可杇也。”這可以說是孔子對他的學生最嚴厲的一次批評。
教育離不開批評,但批評絕對不是教育的全部。作為教師,應該共同尋求有效的批評方法與途徑。批評教育要講究方式方法。
一、尊重學生,這是批評的基本原則
諸如諷刺、挖苦、抨擊、指桑罵槐等行為,對學生的心靈是一種極大的摧殘,萬萬不可用。在當今復雜社會形勢的影響下,高中生普遍存在叛逆心理,貌似冷漠,其實極其脆弱。一旦他們的心靈受損,就會不自覺地產生極端情緒,更可能做出極端的事情。因此,批評應該對事不對人,不要提學生以往的過錯,不使用傷害學生人格的字眼,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在我自己的教學中,我往往采取開玩笑的方式來進行批評教育。有一次我正在很投入地講課,突然發(fā)現(xiàn)教師里有兩個同學正在說話。于是我停止講課,對兩位同學笑著說:“×××,×××,難道你們沒有發(fā)現(xiàn)我正在深情地注視著你們嗎?”話一出口,全班同學都笑了,兩位說話的同學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在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他們不僅改正了上課說話的不良習慣,而且聽課更認真了。學生畢竟還是未成年人,難免會犯錯誤。當他們犯錯誤時,一定要用寬容的心來對待他們。但寬容絕對不是放縱,而是一種博大的愛。只有讓學生感受到你的這種愛,你的批評才是有效的。
二、要善于抓住批評的時機,實行高效批評
俗話說:打鐵趁熱。因此,批評學生時要注重批評的時機和場合。我的一個學生在上課時老是望著窗戶外面。原來,是其他年級在操場上開會,聲音比較大,吸引了他的注意力。這時,我走到他面前,笑著對他說:“×××,但熱鬧是他們的,你什么也沒有。(《荷塘月色》中的句子)上課要認真聽講,不要望著窗戶外面。”同學們一聽,都笑著望著他,他自己也笑了。這樣一來,既提醒了他上課要集中精力,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對其他同學也起到了警示作用,效果很不錯。
三、實施批評要與學生達成共識
要平心靜氣地與學生坐下來談。北京市的著名教師王小艾說過這樣的一句話:“如果你想得癌癥,那你就生氣去吧?!鼻f不要跟學生生氣。試想如果你生氣,那么也會引起學生的抵觸情緒。也許學生當時迫于你的怒火,表面上答應了你提出的要求,但是心里肯定有一個解不開的結,學生會在心里怨恨你。被一個人怨恨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何況這個人還是你費盡心血想要教育好的學生。如果犯的錯誤在你看來比較嚴重,那么把學生叫到辦公室來,最好搬一個凳子給他,告訴他你愿意和他平心靜氣地交流,并且愿意和他一起尋求最恰當?shù)慕鉀Q問題的辦法。不管最后結果如何,學生是一定會理解你的,因為他會在與你的交談中看到你的真誠。
教學是一門藝術,怎么樣跟學生交流更是一門藝術。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前進,現(xiàn)在對教師自身素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作為教師平時要多留心學生的表現(xiàn),選取適當?shù)臅r機多跟學生交流,就會得到學生的尊重與信任。
“師者,教之以事而喻諸德也?!边@是我非常欣賞的一句關于教育的名言。真正優(yōu)秀的老師,他是知道怎樣去愛學生的。老師必須用愛的力量為學生架起一座橋梁—— 一座探尋未知世界的橋梁。批評是一種藝術,我將會努力去探尋。我相信,我們播下的種子,都將長成對社會有用的參天大樹。
作者單位:湖北省十堰市鄖陽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