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課堂如何激趣?語文教師一要注重自我完善,立足“制高點”;二要加強教材研究,抓準“切入點”;三要重視氛圍營造,點燃“興奮點”;四要促進師生互動,打造“精彩點”。
關鍵詞:制高點 切入點 興奮點 精彩點
本人從事語文教學十多年,對在課堂上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進行了長期的思考和研究,現(xiàn)不揣愚昧,談幾點心得,敬請各位同仁指正。
一、注重自我完善,立足“制高點”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fā)。——蘇軾
特級教師于漪有一句名言:“要把學生培育成人,須著力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而要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教師自己必須是一個火把,必須心中布滿了熾熱的陽光?!闭Z文教師應當具備“火把”“陽光”,具備一定的語文素質和水平,立足課堂“制高點”,才能有效主導課堂教學。
古人云:“鍋里有,碗不空”。要想教好語文,我們語文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呢?語言是人類的交際工具和思維工具,語文教師應當具有很強的表達能力、寫作能力;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有“教育學科類”知識,有正確處理教材和組織教學活動的能力、合理的板書設計能力等;語文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聽說讀寫、琴棋書畫、天文地理、世態(tài)萬象,無所不包,無所不容,語文教師還應了解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等學科知識。
語文教師要主動地自我教育,使自己形成崇高的個體人格,具備深厚的知識底蘊和扎實的業(yè)務基本功。這樣才能以自己的良好個性和獨特魅力吸引學生,才能在課堂上厚積薄發(fā),旁征博引,引導學生興趣盎然地在知識的海洋里暢快遨游,引領學生在科學的殿堂里一路探秘,進入發(fā)幽探微的精彩而又真實的境界。
二、加強教材研究,抓準“切入點”
風乍起,吹皺一池春水?!T延巳
筆者看到許多同事總是害怕錯過了某些內容會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擔心試卷上就是自己忽略的內容,于是便盡量把內容講得多一些、全面一些,甚至還綜合手中的教學參考資料增添一些內容,這種貪多求全、面面俱到的做法反而“面面”不到位,令課堂效益降低,教師忙著講內容,學生忙于記筆記,還談什么激發(fā)學生興趣。
新課改實施以來,“用教材教”還是“教教材”一直是大家關注的話題。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早已說過,教材只是一個例子。教者不能拘泥于教材的內容,畫地為牢,墨守成規(guī),而要注重對教材的靈活處理。教者要根據(jù)確定的重難點,靈活處理教材,選準課堂教學的“切入點”。
三、重視氛圍營造,點燃“興奮點”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杜甫
梁啟超說過:“用情感人,好像磁力吸鐵一般,有多大分量磁便引多大分量鐵,絲毫容不得躲閃,所以情感這東西是人類一切動作的原動力?!闭Z文課要點燃學生的“興奮點”,讓他們笑,就得開心;讓他們怒,就得義憤填膺;讓他們哀,就得哀思如潮,其宗旨是讓他們“情動”,情動才會直抒胸臆,踴躍參與,積極討論問題,加深文本理解。
如何使學生“情動”,如何點燃學生的“興奮點”?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認為,“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的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鼓舞?!蔽艺J為“喚醒”這個詞用得好,喚醒,常用作比喻,有使之覺醒之意。教授朱自清《背影》一課時,我先運用一組汶川地震時父母保護子女的親情圖片,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營造氛圍,導入課題,使學生先感受到那一份份濃得沉重的親情,心靈受到觸動,然后品讀文章最后一節(jié)“父親的信”那段文字,請學生談感受,在學生感動、抒情之后,引入對本文的學習。于漪老師是我國當代著名的語文教育家,她說:“教師要用準確生動的語言打動學生的心,使他們胸中或泛起漣漪,或掀起波濤,激發(fā)他們愛憎分明的感情?!?/p>
四、促進師生互動,打造“精彩點”
濃綠萬枝紅一點,動人春色不需多?!醢彩?/p>
語文課,打造精彩才是出路。曾有人說過:任何精彩的語文課都是在師生、生生互動中,從心與心的縫隙中,從思與思的撞擊中生長出來的。我們就是要利用這些“縫隙”“撞擊”生成課堂的精彩,利用師生互動促成“精彩點”。
“文似看山不喜平”,語文課也應當?shù)雌鸱?,從而讓學生隨意注意與不隨意注意有機結合。我們何不精心打造少許,哪怕一兩個“精彩點”,讓學生在有起有伏的課堂中感受語文魅力,步入文學妙境呢?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對語文學習“樂此不?!?,課堂激趣必不可少。阿基米德說過:給我一個支點,我就能撬起整個地球。尋找語文課堂激趣的“支點”,我愿與各位同仁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特級教師授課實錄》.江蘇教育出版社,1996版.
[2]于漪.《于漪語文教學課堂結構精析》.《于漪語文教育論集》.
作者單位:江蘇省寶應縣望直港鎮(zhèn)中心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