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項課程現(xiàn)狀的調(diào)查中顯示:有86.7%的學生表示喜歡有較多的動手操作或親身實踐、討論交流或自學等課堂教學方式,只有12%的學生喜歡以老師講授為主的方式。初中化學,作為化學學科的啟蒙階段的課程,很多內(nèi)容都是從身邊的常見現(xiàn)象中來。在教學中較之其他學科的課程,有著無法比擬的優(yōu)越性。
一、為什么要進行家庭小實驗
2001年7月頒布的《全日制義務教育化學課程標準(實驗稿)》中明確指出:“義務教育階段的化學課程中的科學探究,是學生積極主動地獲取化學知識、認識和解決化學問題的重要實踐活動”“學生通過親身經(jīng)歷和體驗科學探究活動,激發(fā)化學學習的興趣,增進對科學的情感,理解科學的本質,學習科學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學探究能力”。由此,在這輪新課程改革中,化學探究實驗越來越被任課教師所重視。但是實踐中也發(fā)現(xiàn),由于實驗場地、器材,特別是學生在校學習時間比較短等因素,大多數(shù)情況下,化學探究實驗實際上就是教師在演示中啟發(fā)學生一起探究一下,很多學生的探究過程既模糊又被動。
筆者對所授課班級的學生進行了連續(xù)三屆的作息時間的調(diào)查統(tǒng)計,發(fā)現(xiàn)每天沒有自由支配時間的學生占18.6%,每天自由支配時間為0.5小時左右的學生占26.7%,每天自由支配時間為0.5~2小時的學生占了絕大多數(shù)。通常在這段時間里,他們會看看電視,上網(wǎng)瀏覽一下網(wǎng)頁,看看報紙和課外書。學生也承認在這段時間里,很多時候只是以了解國內(nèi)外新聞為借口,放松自己,暫時逃避書面作業(yè)、背誦等傳統(tǒng)的家庭作業(yè)。
學生在家是有時間的,可是就是不想用在學習上,怎么解決?在家的學習除了看書、寫作業(yè)、背誦等這些傳統(tǒng)的方式,有沒有更加好玩的、更加吸引人的方式?如何體現(xiàn)初中化學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關的優(yōu)勢?無疑,化學的家庭小實驗在這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在幾年的教學實踐中,我發(fā)現(xiàn)通過家庭小實驗,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而且可以讓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得到不斷的提高,還能改善家長和學生的親子關系,好處頗多。
二、怎樣進行家庭小實驗
1.教師方面
對于家庭小實驗的選擇,可以從課本所授知識中選取一些安全的、易被控制、比較簡單的實驗。實驗所用的藥品可以用日常生活用品來替代,比如食醋、食用堿、海苔仙貝等休閑食品的防腐劑、月餅中用的雙吸劑、蛋殼、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常吃的豆類食品等。實驗的儀器可以用家中的碗、玻璃杯等物品代替。在家庭小實驗進行前,要對學生進行相關實驗的培訓,提醒在實驗操作過程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在全局上把握實驗的進行;同時,及時和家長聯(lián)系,告知本次實驗有關的實驗用品以及實驗中的安全提示。在實驗結束后,根據(jù)學生提供的有關實驗的影音、影像資料、學生自己設計的實驗報告或者實驗后的感受等材料,讓學生互相交流實驗心得、評價實驗的得失。教師也要對學生的成果進行及時的總結與評價,對于成功的地方要加以表揚,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失誤的地方要指出來,讓學生能夠及時改正,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
2.家長方面
在實驗開始前,可以和孩子一起準備實驗所用的藥品和儀器。實驗進行中,最好能配合孩子一起完成實驗,可以幫著孩子拍攝一些影音、影像資料,打打下手等,最重要的是對可能出現(xiàn)的不安全現(xiàn)象及時解決。實驗后,可以和孩子一起分享一下實驗成功的地方是什么?需要改進的地方有哪些?學到了哪些知識等等。通過與近三屆學生家長就家庭小實驗的交流中,筆者發(fā)現(xiàn)家長通過觀察自己孩子在整個實驗的安排、準備、進行和總結中,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的能力比自己原先所認為的要強;孩子從家長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的配合程度以及實驗后對自己的認可的態(tài)度中,增強了自信心。同時,家長認為通過參與家庭小實驗,自己也學到了很多知識;孩子覺得和家長一起學習、一起成長其實也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家長原來也可以不是那種只會嘮嘮叨叨、高高在上的、不理解自己的那種。親子關系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三、初中化學中一些有趣的家庭小實驗
1.二氧化碳的制備以及滅火實驗
實驗藥品:食用堿或者雞蛋殼、白醋、蠟燭、火柴或者打火機。
實驗儀器:大型玻璃碗、玻璃鍋蓋或者玻璃杯。
實驗過程:先將蠟燭固定于容器底部中央,再將食用堿或者雞蛋殼(較多量)平鋪于容器底部。最后,將白醋沿著容器壁慢慢倒入容器。
2.燃燒的條件
(1)燃燒通常需要氧氣
實驗藥品:蠟燭。
實驗儀器:玻璃杯兩只、火柴或者打火機。
實驗過程:分別將兩支蠟燭固定在桌子和玻璃杯中(如圖示“第一步”),點燃蠟燭,向固定在桌子上的蠟燭上罩上玻璃杯(如圖示“第二步”)。
(2)燃燒時溫度要達到可燃物的著火點
實驗藥品:水。
實驗儀器:紙杯、竹簽、蠟燭、火柴或者打火機。
實驗過程:先把竹簽從杯壁穿過去,做成一個簡易的架子,向杯子中倒入少量的水,再點燃并固定好蠟燭,把盛水的紙杯子放在蠟燭火焰上方并加熱。
3.自制簡易凈水器
實驗藥品:棉花、紗布、活性炭、黃豆、綠豆、小卵石等。
實驗儀器:空塑料飲料瓶。
實驗過程:取一個空塑料飲料瓶,剪去底部,瓶塞上鉆個小孔,將瓶子倒置,瓶內(nèi)由下向上分層放置洗凈的棉花、紗布、活性炭、綠豆、黃豆、小卵石等,就得到一簡易的凈水器。
4.生石灰與水的反應
實驗藥品:旺旺食品中的干燥劑(新鮮的),冷水。
實驗儀器:玻璃杯(比較深的)。
實驗過程:將干燥劑放入玻璃杯中,向玻璃杯內(nèi)加入少量冷水,注意水要慢慢地一點點的加。
有趣的化學家庭小實驗還有很多,例如:制作葉脈書簽、微粒的運動、自制酸堿指示劑、蛋殼浮雕等。
通過家庭小實驗的實施,對于學生而言,補充了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度不夠,提高他們的實驗能力,激發(fā)他們學習化學的興趣,養(yǎng)成科學嚴謹?shù)膶W習習慣;對于教師而言,從家庭小實驗的成果中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潛在的巨大能力,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改變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率;對于家長而言,雖然增加了很多負擔,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通過這個活動既更多地了解了自己的孩子,改善了親子關系,又能學習和復習很多知識,受益匪淺。家庭小實驗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所起的作用越來越重要了。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化學課程標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2]劉知新.化學學習論.廣西: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
[3]顧明遠.教育學原理.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4]鄭長龍.化學新課程中的教學素材開發(fā).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簡介:周曉蕓,目前攻讀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教育碩士?,F(xiàn)就職于蘇州平江中學,在教學一線從事工作多年,具有豐富的教學經(jīng)驗。
作者單位: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 蘇州平江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