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激發(fā)情趣,以趣促寫
情趣是學生積極學習知識的心理狀態(tài),它可以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而求知欲望強烈的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探求知識。因而,在指導學生作文時,教師要注意貼近生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開放思維,使其產(chǎn)生創(chuàng)作的意識,饒有興致地作文,寫出好的習作。
初春時節(jié),雖然春暖乍寒,但楊柳吐絮,小草萌發(fā),校園內(nèi)更是春意盎然:五顏六色的毛衣、馬甲替代了厚重的冬裝,女孩子們的裙子則隨著跳皮筋的身影上下翻飛,尤為引人注目。我心里一動,便在教室里來了一番演講:“寒冷的冬天走了,美麗的春姑娘在我們身邊翩然起舞,小草發(fā)芽,楊柳暴青。我們的校園更是滿園春色。請你仔細觀察校園內(nèi)的變化,然后,用一幅畫來表現(xiàn)你所看到的景色??梢詥?”兩天后陸續(xù)交上來一些作品:有的畫小花園內(nèi)綠油油的草坪,有的畫綻放吐蕊的梨花,有的畫同學們游戲活動時健美的身姿……作文課上,我首先表揚畫畫的同學,接著進一步激趣:“你們已經(jīng)用顏料畫出了滿園春色,那么想用文字來描繪嗎?”大部分學生勁頭十足,可還有一些在皺眉撓頭,于是我又遞個臺階:“現(xiàn)在,我們先出去再看一看校園到底有哪些新變化,然后再動筆描繪。”教室外,校園外,同學們指指點點,議論紛紛:松樹墨綠的老枝上抽出了嫩綠的新松針,桂花樹淺紅的嫩芽就像一簇簇小花……隨后的習作中,有的學生把嫩綠的松針比作墨綠色長裙上星星點點的小草,有的把三葉草看成一臺臺在春風撫弄下翻舞歌唱的小電扇,有的則把活潑可愛的同學們比喻成春天的使者,那瑯瑯書聲是春天的聲音,那健美可愛的身姿是春天的希望……
激發(fā)學生情趣的方式,不僅使學生輕松作文,還會使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創(chuàng)造性思維,在最佳精神狀態(tài)中完成作文。
二、啟發(fā)想象,創(chuàng)新作文
課程標準在每個學段的習作要求中,都提到要重視學生的想象能力,要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喚起學生豐富的想象力,使學生的思想自由地翱翔,如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續(xù)寫故事、編寫動物童話故事等。
教完《村居》后,根據(jù)詩中所描寫的放紙鳶與孩子們生活比較貼近這一情節(jié),我設(shè)計了改寫故事的作文。在作了適當指導后,讓學生大膽想象。詩情畫意中,學生的思維在春天的晴空里遨游。有學生在描繪了明媚的春光以后,進入詩人的意境:一個清風輕拂的下午,學堂外圍著一群放學的孩子,他們手拿花花綠綠的風箏,腳踏青草,相約到村頭放風箏。春風拂面,柔柔的、暖暖的。河堤上的柳樹甩著長長的綠辮子左右搖擺,……孩子們高興地牽著樣式各異的風箏跑著、跳著、歡笑著。風箏也興奮極了,駕著紅霞飛向天空……孩子們看到這歡樂的場面開心極了,不禁高聲吟誦:“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學生根據(jù)詩意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采用了大膽合理的想象,再現(xiàn)了古詩所描繪的場景,使人讀后身臨其境,那歡樂的笑聲猶在耳畔。
另外,許多課文的結(jié)尾言有盡而意無窮,讓學生沿著作者的思路續(xù)寫下去,既鞏固了課文知識,又拓展了想角的空間。如《凡·卡》結(jié)尾寫凡·卡夢見爺爺正在念他的信,那么爺爺接到信了嗎?凡·卡醒來以后面對的是什么呢?我讓學生以《凡·卡醒來》為題續(xù)寫下去。結(jié)果,續(xù)寫有的催人淚下,有的令人欣慰,但都合情合理。
三、開展活動,豐富作文
經(jīng)常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給學生提供各種作文素材,使作文充滿無窮的樂趣。有次課間,我翻看學生的數(shù)學課本,無意中看到七巧板的圖案,于是就把做七巧板、玩七巧板的游戲遷移到作文課上,決定讓學生做一做,拼一拼。學生一聽到讓自己動手做七巧板,興致都很高,我及時提出要求:不光要玩,而且要把玩七巧板的過程按順序?qū)懴聛?,并寫清楚自己是怎樣想到拼這個圖形的,拼圖時遇到了困難又是怎樣解決的。孩子們用簡單的七巧板拼出了一幅幅興趣盎然的圖畫。如《跳舞的小姑娘》《可愛的稻草人》《小轎車》等,從這些圖畫上可以看出孩子們是動了一番腦筋的,想象合理豐富,正因為這些,這次作文寫得相當好。如郭林同學這樣寫道:“我想,拼一個漢語拼音‘i’最簡單,我就這樣拼了。我先把一個正方形貼在最上面,把平行四邊形接在正方形底部,用兩個小三角形把空的地方補成一個長方形。哎喲!不好。紙放斜了,‘i’字也貼斜了,上面的一點挨著了下邊的‘i’,我靈機一動:如果把兩個大三角形貼在‘1’的兩邊,再把一個中三角形放在它的下面,不就成了一架飛機?于是,我就這樣做了。啊,一架漂亮的飛機果然拼成了。端詳著手中的圖畫,我仿佛看到了自己駕駛著飛機在天空中翱翔?!倍﹁I、田碩在聽了“交通安全知識講座”后,揮筆寫下了《交通安全和我》,以親身經(jīng)歷道出了交通安全的重要,雙雙被當時的校報采用。
激起習作的興趣,讓學生心情愉快地寫;開啟想象的大門,使學生神思飛揚,文潮奔涌;舉辦多彩的活動,給學生施展才華的空間,為學生作文注入活力。
作者單位:河南省洛陽市汝陽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