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課程改革能否順利實施關鍵在于語文教師的素質能否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因此,每位語文教師都要有一種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積極地、熱情地、高度負責地投入到課程改革的實踐之中,更新觀念,轉變模式,適應新課改的要求。
一、要有全新的語文觀
1.全面理解語文課程的性質:工具性人文性的統(tǒng)一
語文課程標準對語文課程的性質、地位作了全面的闡述: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性質的核心。以往的語文課程教學由于受單一“工具性”認識的片面影響,忽視了其濃烈的人文性。我們在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學生人文意識的培養(yǎng),即注重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語文的思想感情,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
2.要有“活語文”“大語文”的教學觀
語文學習與生活是密切聯(lián)系的。聯(lián)系生活學習語文,既導源又開流。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學習興趣和習慣,有助于學以致用和學文育人。反之,脫離生活,語文學習必然陳舊枯燥,勞而寡效。我們要牢記“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花木皆有情”,生活處處有語文,語文教師要樹立“活語文”“大語文”的教育觀念,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從生活中學語文。
二、要做好角色的轉換
1.從“灌輸者”轉換為“引導者”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以往的語文教師就是這樣。教師“一言堂”,采取灌輸法和填鴨式方式教學,在這種模式下,學生只是裝知識的容器,學生的感悟、體驗完全被忽視了,完全是一種被動的學習方式。新課標下語文教師傳授知識不能以灌輸為主,而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感知、學會思考、學會做事,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感知、思考、做事的規(guī)律方法。教師要授之以“漁”而不是授之以“魚”,教師不是學生思維的保姆,而要讓知識成為學生勤于思考的果實。平時要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態(tài)度,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yǎng)學生的自律能力,在學生自主學習活動過程中,教師應遵循“不干涉”的原則,做一名引導者、促進者,以積極旁觀的身份來引導并促進每一位學生學習。
2.從“權威者”轉換為“交流者”
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是一個先知先覺的權威者,“居高臨下”處于至高無上的地位,學生無條件地接受教師的一切,師生之間顯然是不平等的。新課程強調:教師要以一名與學生平等融洽的交流者參與課堂討論。教師要放下架子,與學生保持平等的心理,高度融入學生,與學生打成一片,學生“親其師、信其言”,才能“學其道”。這樣課堂上師生之間互教互學,彼此形成一個真正的學習共同體,真正地達到了“教學相長”的效果。
3.從“傳授者”轉換為“合作者”
在新課標形勢下,教與學的方式改變要求教師不斷地轉換自己的角色。其中一個很重要的轉變就是學會合作,我們的社會是需要合作的,我們的教育也需要合作,語文教師要學會合作,要善于合作,要在合作中互動,在互動中前進。
(1)與學生合作
沒有交流,就沒有教育。沒有合作,就沒有情感。走進學生,信任學生,與學生積極地默契地合作,師生之間的關系就很融洽了,教室里就會形成一種民主的氣氛,只有在這樣的課堂上,師生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學生才能爆發(fā)出熱情,激起勇氣,尋得力量。
(2)與其他老師合作
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大多數是靠一個人的力量解決課堂上所有問題,新課程提倡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綜合能力,而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要靠集體智慧的發(fā)揮。因此,教師必須改變彼此孤立封閉的現(xiàn)象,學會與他人合作,與不同學科的老師打交道。
(3)與家長合作
由于新舊教育觀念之間存在著矛盾,或者由于缺乏足夠的信息,家長對新課程不能理解,教師應注意與家長密切合作,努力建立好良好的合作關系,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全方位健康和諧的發(fā)展,達到教師用心、家長放心、學生開心的三贏局面。
三、要有創(chuàng)新精神
江澤民指出“教師在教育創(chuàng)新中承擔著重要的使命?!苯處熞挥袆?chuàng)新精神,才能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富有創(chuàng)新精神。
1.要加強學習,善于學習
當今時代,知識層出不窮,知識更新周期不斷縮短,作為人文知識傳播者的語文教師應與時俱進,不斷同符合時代需求的新知識來充實自己。
2.要不斷改革,勇于探索
教學是一種藝術,教學風格是一種數學藝術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語文教師在數學中不僅要遵循一般的教學規(guī)律,而且要根據自身實際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進行突破、創(chuàng)新。
總之,在具體的語文教學實踐中,語文教師要集思廣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用全新的理念,全新的角色,全新的教法與學生的智慧碰撞出耀眼的火花,共建語文學習廣闊的舞臺。讓全新的語文教學植根于語文課堂教學,讓語文的教與學綻放出新的亮點。
作者單位:江蘇省濱海縣第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