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現(xiàn)在的學校教育中,學習困難生幾乎是讓每位老師都很頭疼的問題,對學習困難生的教育和管理也是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點,更是一個難點。我在高中已教歷史多年,本文結合我在歷史教學中的所見、所聞、所歷,對學習歷史困難生的表現(xiàn)特點和形成原因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同時對教師應如何針對其表現(xiàn)特點和形成原因進行教育和管理,使其成功轉化作了一些具體闡述。
關鍵詞:學習困難生轉化
幾乎在每個班級里面都會有一些學習困難的學生,這些學生由于學習困難,失去了對學習的興趣,因此在行為上有偏差,形成了所謂的“雙差生”。而對于我們歷史學科而言影響更大,上課不認真聽講,課后不認真復習。說實話,所有的老師對這種學生都很頭疼,我作為一名小學老師,一開始對他們更是避之唯恐不及。但作為一名教師,教書育人就是本職工作,所以教師應正確對待這些學生,使他們成功地轉化,而不能僅僅采取漠視或者懲罰的方法,這樣不僅解決不了問題,還會使這些學生越來越自暴自棄,有的甚至開始仇視老師和其他同學,這樣的后果是不可設想的。
一、學習困難生的形成原因
1.來自非健康家教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
有些做父母的,為了讓孩子學文化知識可說是絞盡腦汁,但在培養(yǎng)孩子心理素質方面卻很少動心思、費力氣,甚至把自身的一些不良習氣、錯誤觀點傳播給孩子;有些家長對子女的關懷較少,子女體會不到家庭的溫暖。像在我任教的班上有一個學習困難生,從小父母是離異的,他性格非常孤僻,在我的課上就是不好好上,慢慢地在學習上就困難了。
2.來自學校的原因
由于各種原因,一些學習成績較差或思想品德有問題的學生,被貼上“困難生”的標簽。這些學生很難處理好人際關系,他們常常喪失了集體的友誼和同情,以至于感受不到集體的溫暖。同學們都討厭害怕他們,不愿和他們親近,即使他們有勇于改正錯誤的表現(xiàn),但也常常難以得到重視、信任和鼓勵,因而他們產生了心理對抗;另一方面,一般學習困難生由于學習成績差、表現(xiàn)不好,經常成為老師批評、家長打罵、同學嘲笑的對象。這的確大大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從而讓他們更加叛逆。
3.智力因素和個人習慣
有人把智力定義為“學習能力”。一般認為,智力高,其學習可能性或學習潛力就大,智力與學力往往是一致的。所以“困難生”中有個別情況是與智力不高有關的,但這只是極少數(shù),大多數(shù)困難生的智力水平與同齡人沒有很大差別。更多的學生是由于學習習慣不好,意志薄弱,自制力差,學習興趣低,注意力分散,導致學習困難。
二、學習困難生的表現(xiàn)特點
1.心理健康不全
這些同學處理同學關系時過于重感情、講義氣,在日常道德行為上言行不能統(tǒng)一,在情感特征上是重哥們兒義氣,常常不分是非地感情用事,情感不穩(wěn)定喜怒無常。
2.行為習慣不良
這些同學在生活上自由散漫,紀律觀念不強,經常違反校規(guī)班紀。有的勞動觀念淡漠,勞動習慣差;有的意志薄弱,自控能力差;有的懶惰貪玩,經常遲到或早退,甚至曠課。
3.學習成績差
學習困難生最普遍的特點就是由于學習困難,對學習沒有興趣,他們中有的人智力較差、反應遲鈍、理解力不強;有的缺乏自信心,自卑感強;有的甚至自暴自棄,破罐子破摔;有的學習無目標,態(tài)度不端正,無心讀書。
三、教師應如何教育轉化學習困難生
1.對他們有愛心
愛心是冬日的陽光,能給處于寒冷中的人以溫暖;愛心是黑夜里的明燈,能給處于黑暗中的人以光明。學習困難生就好似那些處于寒冷中、黑夜里的人,他們更需要教師的關愛。教師應該給予他們學習上、生活上的無微不至的關懷與支持。例如,我在歷史教學過程中,對于一些行為習慣較差的學生,經常提醒他注意力要集中;對于一些學習記憶能力較差的,看到他的一點進步就給他鼓勵,等等。有句話說得好:“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敝灰覀兪冀K對他們充滿愛心,我堅信:即使是再冥頑不化的石頭,也終究會被感化。
2.幫他們樹立信心
歌德有這樣一句名言:“你失去財富,你只失去一點;你失去名譽,你就失去很多;你失去了勇氣,你就什么都失去了?!币虼?,使后進生進步,重新樹立自信心是至關重要的。教師要花工夫、下力氣幫他們改正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在他們通過努力取得進步時要及時給予表揚,同時提出新的目標。我有時候會特意喊一些成績比較差的學生回答問題或上黑板默寫,就算他們默寫得很差也不責備他們,反而鼓勵他們,教他們一些記知識點的方法。我發(fā)現(xiàn)后來再叫他們默寫的時候比上一次要好得多。所以說學生不是罵出來的,而是教出來的。
3.對他們有耐心
有句話說得好:“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可見培養(yǎng)塑造一個人是一個漫長而復雜的過程,絕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更何況是有著不良行為習慣的后進生。因此,教師就要做耐心細致的說服工作,態(tài)度和藹、低聲慢語、多方設喻,開啟他們心靈的大門。在幫助和支持的行動上要堅持不懈,耐心細致地洞察后進生的各種細節(jié),重視其微妙變化,一旦有了哪怕是在你看來是微不足道的一點點進步,就應該給予充分的肯定與褒揚,同時也要指出他們還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好,鼓勵他們向更好的方向轉化,并且要長期堅持下去。只要教師不斷地加以正確的引導,相信他們會逐步改掉過去的種種劣跡。千萬不可因為他們的幾次反復,就對他們失望,甚至放棄。
4.在轉化中要使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合力。在學習困難生轉化過程中,我們既要發(fā)揮學校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對他們的積極影響,尤其是要十分重視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學習困難生家長的工作,取得家長的配合和幫助,共同達到教育的目的。只有真正為學習困難生營造一方和諧的“精神家園”,才能使他們摘掉帽子,成為一名品學兼優(yōu)的學生。
作為教師,誰都希望自己的學生都是品學兼優(yōu)的,誰都很自然的喜歡好學生,誰都會多多少少對學習困難生存在一些偏見。但我們必須摒棄這種偏見,因為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對于那些學習困難生,甚至應該付出更多的心血,這就是我在歷史教學過程中的最大感悟。
作者單位:江蘇省南通市如東縣馬塘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