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認為:“情感是發(fā)展和維持認知活動的動力,是構成心理素質的重要成分,沒有情感就沒有智力?!焙喲灾?,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一種態(tài)度,是人對客觀是否符合主觀需要的內心體驗,反映著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的聯(lián)系。語文學科是培養(yǎng)語言能力的學科,也應該是培養(yǎng)情感的學科。情感教育應是語文教學的根本。正如著名教育家夏丐尊所說:“教育不能沒有情感。”足以看出情感教育的重要性。而情感因素在語文教學中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教師應借助文字的傳達,引導學生與主人公、與作者、與教師形成共鳴,為他們悲而悲,喜而喜,憤怒而憤怒,吶喊而吶喊。以下是我在情感教育中的一些思考:
一、借助文字的傳達,引導學生與教師形成共鳴,激發(fā)學生的情感
“三分詩,七分讀”是我國古代就有的說法。也就是說情感教育應寓于朗讀訓練中。朗讀是以聲音傳達視覺信息的活動過程,而聲音本身也是一種情感、一種形象。加里寧曾經說過:“沒有任何人像孩子的眼睛那樣能捕捉住一切細微的事情。”試想教師面帶笑容、精神飽滿地走上講臺,那悅耳動聽的嗓音、抑揚頓挫的語調、繪聲繪色的話語、逼真?zhèn)魃竦膭幼?,能不激發(fā)起學生的求知的情感,能不產生銷魂攝魄的效果嗎?文章的多種風格,就決定了多種風格的朗讀。朗讀的語調、聲音或高亢或沉緩,或激越或悲傷。它不是照本宣科,而是把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全部激情重新釋放出來。恰到好處的聲量、充沛濃郁的氛圍、籠罩心頭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作品的畫面,在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中,學會更快地闖進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靈里,與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擔喜怒哀樂,與作者情感產生共鳴。比如《西花廳的海棠花又開了》是鄧穎超由西花廳的海棠花觸發(fā)了對與周恩來相識、相知、相愛的往事的回憶,文章表達的真情實感讓人肅然起敬。其中第5段作者把切切的思念,化作一段抒情性極強的文字,思念與崇敬之情,如汩汩泉水奔涌而出。因此在讀此段時,應用沉緩的聲音、深切的語調來朗讀才能體現(xiàn)思念之情。《蘇珊·安東尼》第4段是安東尼據理力爭反駁那些嘲笑者的一段話,在讀這段時聲音應逐漸加大、音速逐漸加快、情感也逐漸由激動到自豪再到堅定,要讀得氣宇軒昂,讀出凜然正氣?!肚邎@春·雪》上闋要讀得豪情萬丈,下闋要讀得居高臨下,最后三句要讀得意氣軒昂才能體現(xiàn)作者偉大的胸襟和堅定的信心。同樣只有抱著挖心掏肺的心態(tài),帶著懇切無比的語氣朗讀才能體會得到《出師表》中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良苦用心……在學生的情感得到激發(fā)時要順勢引入課文深層次的學習中,將知識內化為學生自主思維的動力,提高學生感悟語言文字的能力。從而激起一種強烈的積極的審美愿望,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審美能力。
“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以其獨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學生,會使學生受益匪淺。因為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教師的行為、活動已經潛移默化地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健全人格的目的。語文教師尤其如此。我們的語文教學內容更多地秉承著以儒家文化為主體的華夏民族數(shù)千年的文化結晶。這一文化體系本身就對知識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較高的規(guī)范和要求。語文教師作為這種文化的直接傳播者,更應該向這種規(guī)范和要求看齊,其“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滿腔熱情,勢必使學生產生共鳴,直接對其產生深遠的教育意義。
二、改變情感的表達方式,情感表達不僅可以在課文中,也可以通過寫作的方式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注意開啟學生情感的噴發(fā)點,極力吸引學生去體會心靈的自由、思想的快樂和創(chuàng)造的渴望。如在指導學生寫作《美的瞬間》時,先讓學生欣賞一首優(yōu)美的樂曲,充分調動他們的情感,來鼓勵學生自由描繪春之景,抒發(fā)春之情。在張老師的啟發(fā)下,一篇篇充滿情趣、感悟美好的文章躍然紙上。如寫受傷但仍堅強的麻雀的:“它不斷地撲騰著翅膀,努力向上跳著,一次又一次,一次次跳起又一次次落下——幾次過后,早已是面容憔悴,可那雙黑亮的小眼珠,卻又不時放射出束束令人振奮的光芒,那分明是一種希望,一種渴望生存的希望,一種不屈不撓的意志。”這樣,學生的情感和想象力在這里都得到了最好的表達。
總之,情感教育是初中語文教育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在社會各界呼喚創(chuàng)新人才的今天,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有必要強調“情感”因素。只有充分重視培養(yǎng)健康完善的情感對青少年身心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并切實地把它落實于教學工作之中,讓學生在學習中陶冶情操,愉悅性情,滋潤心靈,健全人格。只有這樣,我們的教育才能培養(yǎng)出真正具有高素質的一代人才,我們的社會才能不斷走向進步。
參考文獻:
[1]王光海.《新課改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山東萊蕪苗山中學.
[2]謝蘭英.《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簡陽市石橋初中.
[3]黃翠翠.《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實施》.
[4]楊德富.《淺談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北部新區(qū)竹林實驗學校.
[5]韓成安,梁秀英.《淺談新課改初中語文的情感教育》.
作者單位:河南省正陽縣實驗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