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考地理復習中,有很多解題技巧和規(guī)律值得我們總結,在眾多的地理復習資料和相關論文中,對常用技巧和規(guī)律的總結和論述較多,本文主要總結論述了不太常見和比較隱蔽的解題技巧和規(guī)律。
關鍵詞:高考復習 解題技巧 規(guī)律
近幾年,隨著高考改革步伐加快,單獨命題的省份增多,高考地理試題的質量不斷提高,考查的角度、方式多樣化。普通高中學生必須在復習中通過老師的引導,積累一定的解題技巧,總結一些課本以外的規(guī)律性的東西,做到厚積薄發(fā),才能在高考中解決地理科得分少的“瓶頸”問題。
只要我們留意,你會發(fā)現(xiàn),高考解題常用的技巧和規(guī)律很多,常用的技巧和規(guī)律通過第一、二輪的復習和模擬訓練,學生容易掌握,但有些技巧和規(guī)律并不常見,甚至比較隱蔽,在解題中卻很有用。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總結了以下幾條不太常用的比較隱蔽的解題技巧和規(guī)律:
一、等值線圖中的技巧和規(guī)律
等值線圖在地理高考中占有重要地位,這也體現(xiàn)了地理學科的獨特性。有關等值線圖解讀規(guī)律,主要是以下三條:
1.等值線(面)向低值方向凸,則該區(qū)域的值較高;等值線(面)向高值方向凸,則該區(qū)域的值較低
此條規(guī)律適用于所有等值線(面),如等壓線(面)、等溫線、等降水量線、等鹽度曲線,在解決有關等值線的問題中,能方便、快捷地判出值的大小分布,對快速解題非常有用。
2.等值線越密,值差越大;等值線越稀,值差越小
此規(guī)律的應用是很廣的,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地形圖中等高線越密,高度差越大,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高度差越小,坡度越緩。
(2)等溫線分布圖中等溫線越密,溫差越大,等溫線越稀,溫差越小。
(3)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中等壓線越密,氣壓差越大,風力越大;等壓線越稀,氣壓差越小,風力越小。
3.兩條等值線之間的閉合區(qū)域判斷,利用“高的更高,低的更低”原則
如果閉合等值線的值與兩側等值線中的低值相等,則閉合區(qū)域內的值低于其等值線的值;如果閉合等值線的值與兩側等值線中的高值相等,則閉合區(qū)域內的值高于其等值線的值。
二、太陽光照圖的解題技巧和規(guī)律
太陽光照圖的解讀涉及立體空間想象能力,學生在學習了高中所有數學課后,這一能力已基本具備。這一板塊常用技巧和規(guī)律較多,不太常用的隱蔽規(guī)律還有以下三點:
(一)極地正午太陽高度等于太陽直射點的緯度數;同一條經線上的兩地,正午太陽高度差等于兩地的緯度差。
(二)在光照圖上,若晨昏圈與某條緯線相切,則太陽直射點的緯度與該切點的緯度在數值上相余,若該切點所在的緯度圈內出現(xiàn)極晝,則太陽直射點與該切點在同一半球。
(三)北半球某地的晝弧長度等于南半球同緯度數的夜弧長度(或北半球某地的晝弧長度與南半球同緯度數的晝弧長度之和等于24小時。)
三、晝長及日出日落時刻推算
1.日出日落時刻與晝長的關系
見圖1,晝長=上午+下午=a+b(a=b),那么,日出時刻就是12∶00-a,日落時刻就是12∶00+b.
2.太陽直射點位于同一緯度的不同時刻,晝夜長短相等,日出日落地方時相同
例:(2006全國卷Ⅱ)圖2中四條曲線分別示意四地3月21日-6月30日的日出時間。讀圖:
四、地表實地距離的推算
利用同一經線上或赤道上跨經緯度1°的弧長約是111km的規(guī)律可以推算任一緯線上,跨經度1°的弧長約是111km×cosθ(θ為地理緯度)。另外,可利用地球自轉線速度60°N約是赤道上一半這一事實推算60°N緯線圈上,經度1°對應的弧長約為55km。
例:(2005全國卷Ⅰ)圖3為亞洲兩個國家略圖,讀圖回答以下問題。據地理坐標判斷,甲乙兩地距離約為()
A.300千米B.550千米
C.1300千米D.1550千米
解析:如圖4,甲乙兩地的緯度差為5°,則甲乙兩地在南北方向上的實地距離為555km,同一緯度(θ)上經度相差m度,實地距離差為111·cosθm甲乙兩地東西方向上經度差m為12°,兩地東西方向的實地距離約為111·cos30°·12=1154km
故選C.
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地理高考試卷的套數還會繼續(xù)增多。地理復習中,除了指導學生熟悉常用解題規(guī)律外,諸如此類不太常用的比較隱蔽的技巧和規(guī)律對解題非常有幫助,值得我們認真總結和研究。
作者單位:福建永定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