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解科學計算題,特別是多步驟計算題,有時要用到多個公式,頭緒紛繁,步驟復雜。若選用方程法解這類題目,有的可以減少計算步驟,有的能夠化繁為簡。
關鍵詞:計算題 讀懂題 尋重點 找等量 列方程 繁變簡
科學多步驟計算題的解答歷來是學生的老大難問題。不少學生碰到此類題目不是束手無策,就是亂造一氣,結果半途而廢。那么學生為什么會解單步驟的計算題,不會解多步驟計算題呢?
多步驟計算題解題過程是通過定律、公式的運用與計算,對題目給出的量進行數(shù)字運算的過程。解答的實質(zhì)是要求學生將敘述性文學語言轉(zhuǎn)化為邏輯性強的數(shù)學語言,它考查學生的認知、理解、想象、分析、綜合運用等方面的能力。要解多步驟計算題,除了需要一把“金鑰匙”——基本知識外,還需要“開鎖的技術”——基本技能。本文提供一種“開鎖秘訣”——方程法解科學計算題。
與常規(guī)解法相比,方程法解科學計算題的優(yōu)點是有的能夠減少計算步驟,有的能夠化繁為簡。該方法可應用在壓強、速度、密度、浮力、電路、熱量等方面的計算題中。
例:某載重車連同貨物的總質(zhì)量為15t,在水平路面上行駛,路面對車的阻力是車重的0.02倍,若該車的效率為25%,油箱容積為50L,滿箱汽油可供車以88km/h的速度行駛多遠?[汽油熱值為4.6×107J/kg,密度為0.71×103kg/m3,g=10N/kg]
分析:此題若用非方程法求解,需經(jīng)下列九個步驟,
①求出汽車的重力
G=mg=1.5×104kg×10N/kg=1.5×105N
②根據(jù)重力與摩擦力的關系,求出摩擦力的大小。
f=0.02G=0.02×1.5×105N=3×103N
③根據(jù)二力平衡原理:F=f,求出汽車受到的發(fā)動機的拉力F。
F=f=3×103N
④根據(jù)P=Fv求出汽車的功率。
P=Fv=3×103N×(88÷3.6)m/s=7.33×104W
⑤根據(jù)m=ρV求出汽油的質(zhì)量。
m汽油=ρV=0.71×103kg/m3×50×10-3m3=35.5kg
⑥根據(jù)Q=mq求出汽油完全燃燒釋放的熱量。
Q=mq=35.5kg×4.6×107J/kg=1.63×109J
W有用=Q×η=1.63×109J×25%=4.08×108J
⑧根據(jù)P=W/t求出做功時間。
t=W/P=4.08×108J/7.33×104W=5.57×103s
⑨最后根據(jù)S=vt計算路程。
S=vt=(88÷3.6)m/s×5.57×103s=1.36×105m=136km
下面再請看方程法解該題:方程法只需從汽油燃燒熱量的25%轉(zhuǎn)化成及機械能入手,列出能量守恒方程式如下:
25%Q=W
25%mq=FS
25%mq=fS
25%ρVq=0.02GS
25%ρVq=0.02mgS
=1.36×105m
不難看出,上例用兩種不同的方法求解,常規(guī)方法要用九個步驟才能達到目標,而且算出來的數(shù)據(jù)還是一個似近值,而用方程法求解,步驟減少幾乎一半,數(shù)學運算量更是只有常規(guī)計算量的一半還不到。由此可見,方程法解此類計算題的優(yōu)越性。那么,如何進行方程法求解呢?方程法解計算題的關鍵是要抓住“不變”或“相等”的量,利用這條紐帶將公式聯(lián)立成等式。具體步驟如下:
1.讀懂題意,除粗取精。讀懂題意指不但要分析出題目的意圖,需用什么知識點、什么概念規(guī)律和原理,更要找出題中關鍵性的字詞,通過關鍵性字詞的描述發(fā)現(xiàn)隱蔽的條件和規(guī)律,抓住問題的要點,有的題目還要分析事物的過程和狀態(tài),根據(jù)過程和狀態(tài)畫出圖形,初中科學簡圖主要有受力分析圖,運動路程圖,電路連接圖等等,憑借圖形的分析可簡化題意,能使解題者思路清晰,不少計算題的解答關鍵是圖能不能畫得準確完整。
2.尋找等量,列出方程。等量的尋找,實際上在分析題意的過程中就在進行。對于只需單一知識點的題目,尋找公式并不難,這類題目因為涉及的知識面狹窄,分析出題目的意圖時就會聯(lián)想出所需公式,然后代入數(shù)據(jù),再細心求解即可。而對于多步驟綜合性習題,一定要找出“不變”“相同”的數(shù)據(jù),利用這條紐帶將公式連立成方程式,然后再一步一步聯(lián)想所需的公式,把有用的公式代入方程中。最后答案也就不找自現(xiàn),難點也就不攻自破。
3.統(tǒng)一單位,代入計算。方程列好以后,接下來的是代入各種數(shù)據(jù),進行數(shù)學計算。但在運算前首要的任務是統(tǒng)一單位,單位不統(tǒng)一的計算,其最終計算結果與正確答案肯定是風馬牛不相及,所以不要希望一動手就忙于代入公式進行計算,馬上得出結果。
無論何種類型的計算題,只要能按以上三步進行,平時多加練習,就完全能解此類習題。下面用實例來說明這種方法在解題中的應用。
一、二力平衡類方程
例:一家用四腳玻璃茶幾的桌架是用塑料吸盤吸附在桌面上的,如果每個吸盤的直徑為4cm,則桌架的質(zhì)量不超過多少時,抬起桌面就能把桌架帶起?
解析:此題的關鍵詞是“吸盤”,所以關鍵是分析吸盤的受力情況,抬起桌面,要讓桌架、吸盤與桌面一起運動,即吸盤、桌架與桌面保持相對靜止,吸盤受到一對平衡力的作用,方向向下的桌架的重力,方向向上的大氣壓力。這兩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構成一對平衡力。
可以利用二力平衡(F1=F2)列方程求解的題目一定要要進行受力分析,要深刻領會在地球上處于靜止狀態(tài)的物體或作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一定二力平衡的精髓,然后根據(jù)物體處于二力平衡時,兩個力不但方向相反,處在同一直線上,而且在數(shù)值上是大小相等的這一關鍵,列出一個方程式。再利用F=PS、F=ρ液gV排、G=mg等公式求解。
二、能量守恒類方程
例:一只質(zhì)量為1千克鋁電熱水壺,銘牌上寫有“額定電壓220V”,小芳把2千克20℃水灌入壺中,讓電熱水壺在額定電壓下工作5分鐘,水沸騰。不考慮熱量的散失,求電熱水壺中電阻的值。[C水=4.2×103J/(kg·℃)、CAl=0.88×103J/(kg·℃)、計算結果保留兩位小數(shù)]
解析:審視題意可知,這是一道綜合題,需用電學和熱學兩方面知識來解答,但若不記熱量的散失,就有電流放出的熱量等于水和鋁壺吸收的熱量。由此可得方程:
Q電放=Q水吸+Q壺吸
I2Rt=C水m水Δt+C鋁m鋁Δt
即U2t/R=C水m水Δt+C鋁m鋁Δt
總之,應用方程法解科學計算題,先要確定計算對象具備相等的量,然后列出相對應的方程式,接著代入公式,最后代入數(shù)據(jù)算出答案。運用方程法解題是求解科學計算題多種方法中的一種,我們必須根據(jù)題目靈活正確的運用。
作者單位:浙江省紹興縣成章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