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找準了教學的切入口,調動學生學習科普文的興趣,科普文也可以上得生動活潑。下面就以《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為例進行說明。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小時候的夢想是什么?哪些同學想當科學家?現(xiàn)在有哪些同學還想當科學家?要想實現(xiàn)這個遠大的理想需要具備什么樣的條件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美籍日裔物理學家加來道雄《一名物理學家的教育歷程》一文,或許同學們能從中受到啟發(fā)。
[設計意圖:談話法導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激發(fā)學生探討的興趣。]
二.理清結構
老師由易到難設計幾個問題,看誰回答得又快又準。
1.本文寫了幾件事?按什么順序展開的?
2.寫了哪幾件事,請用最簡潔地文字回答。
3.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多媒體展示本文的結構圖。
童年 青年 (成年)
鯉魚世界的幻想(想象) 實驗 (理論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故事(理論)
4.引導學生揣摩結構的特點。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抓關鍵句整體把握文章內容,體會文章結構的嚴謹美。]
三.擬寫簡歷
根據(jù)文本提供的信息給作者加來道雄寫一份自我推介簡歷。
1.學生討論寫法后,教師歸納寫簡歷方法。
明確:壓縮課文內容,篩選主要信息,連貫轉換成文。
壓縮的方法:
篩選:篩掉次要信息,選定主要信息。次要信息:復指內容、過渡文字、具體內容、反面內容、假設內容、修飾成分(定語、狀語等)、復句內容(如轉折復句中“雖然”引領的內容)等。
轉換:把選出的主要信息按照一定的邏輯順序排列成為一段沒有語病的話。再運用合并同類項(相似信息),把文學語言轉換為敘述語言,加上一些過渡詞語等方法,使話連貫。
2.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在課文中用勾畫的方法找出關鍵句。
3.交流:每組一名同學交流。學生評價:誰說得好?為什么?
[設計意圖:培養(yǎng)學生篩選信息的能力。]
四.美點探究
(1)假如你是一位老板,你會錄用他嗎?為什么?
學生可能回答:會,因為他從小就具有豐富的想象力,因為想象力是創(chuàng)造的基礎;因為他能夠對他感興趣的東西始終充滿激情;因為他能夠耐得住寂寞和奉獻精神;因為他不僅進行了理論研究,而且還能與實踐相結合;因為他具有探索的精神……
[設計意圖:讓學生充分感受科學家在探求真理中所表現(xiàn)的人格魅力——人格美。]
(2)假如你是一位普通讀者,你更愿意看他的簡歷還是本文?為什么?
學生可能會回答:本文。本文語言更為生動,更有趣味性。教師順勢就問:你覺得本文哪些句子語言最美,美在何處?這樣便水到渠成的過渡到本文的教學重點之一——品味語言。
如課文中有這樣一段話:“突然之間,不知怎的我就被拉出了咱們的宇宙(池水),投進了一個冥冥世界,那里有令人目眩的強光和我從未見過的奇形怪狀的物體。最奇怪的是那個抓住我的生物竟然一點也不像魚。更使我震驚的是,無論如何也看不到它的鰭,但是沒有鰭它還是能夠運動。我感覺到熟習的自然規(guī)律不再適合于這個冥冥世界。隨后,我發(fā)現(xiàn)自己突然又被扔回了咱們的世界?!?/p>
品味語言的方式:
(1)本段是從鯉魚的角度看世界,假如從人的角度看鯉魚所見之景,這段文字又該怎么寫呢?(比較,體會它的生動性)
(2)教師用充滿感情的朗讀感染學生。(讀出驚詫的情感)
[設計意圖:品味語言美]
五.總結全文
學生總結學完本文后的收獲。
1.領略了科普文三美:求真的美、人格的美、嚴謹?shù)拿馈?/p>
2.培養(yǎng)了兩種能力:篩選能力和鑒賞科普文的能力。
[設計意圖:強化教學重難點。]
段麗莉,語文教師,現(xiàn)居湖北襄樊。本文編校:老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