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鑒賞是高中生學習的重難點。學生在平時的檢測中,很難把握詩歌的答題思路。在多年的高中語文教學中,我總結出以下詩歌鑒賞的四個步驟。
一.讀題目,明詩型
詩歌的題目好比一個人的著裝,什么樣的著裝代表著什么類型的職業(yè),什么樣的題目代表著什么類型的詩歌,不同類型的詩歌所表現(xiàn)的思想感情和觀點態(tài)度也有所不同。
如《山居秋暝》《過香積寺》等,屬于山水田園詩,這類詩往往表達對自然山水的熱愛,或者對官場仕途的厭惡,或者對隱逸生活的向往,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追求自由閑適生活等等思想感情;《涼州詞》《從軍行》等,屬于邊塞軍旅詩,這類詩往往表現(xiàn)戍邊的艱辛、對戰(zhàn)爭的厭惡、英勇殺敵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蜀相》等,屬于懷古詠史詩,這類詩往往表達物是人非的惆悵,滄海桑田的感慨,建功立業(yè)的雄心,壯志難酬的悲憤以及對當時統(tǒng)治者的諷諫;《雨霖鈴》《贈汪倫》等屬于贈友送別詩,這類詩表達親人分別的依依不舍,好友分別的情深意重、互相勉勵。
二.看注解,曉背景
注解一般是對作者的生平、當時的創(chuàng)作背景和詩文中的一些語詞作解釋說明??醋⒔?,一方面了解作者的生平、風格流派,如李白四處漫游,詩風豪放飄逸;杜甫關心民生疾苦,詩風沉郁頓挫;蘇軾志向高遠,詩風曠達豪邁;柳永沉迷歌舞,詩風柔美婉麗等??醋⒔?,另一方面了解作者創(chuàng)作時的具體背景,如宋之問的《渡漢江》注解(1):“宋之問因獲罪被貶瀧州,第二年從貶所逃歸,途經襄樊附近的漢江而作此詩?!边@個注解讓讀者猜測到作者被貶嶺外、遠離家鄉(xiāng)的痛苦心情。
當然,看注解一定要結合詩歌的內容來整體把握,不能看到“被貶”的字眼,就斷定作者的心情是痛苦悲傷的。如蘇軾《東坡》的注解(1):“這首詩是蘇軾貶謫黃州后所作,題目中的‘東坡’既是他勞動與生活的處所,也是他的‘號’的來源?!贝藭r,蘇軾雖是被貶之人,但他筆下的情緒卻是樂觀開朗的:“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莫嫌犖確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币粋€“清”字寫出了景物的清新宜人,也寫出了詩人內心的清凈無雜;一個“莫嫌”,一個“自愛”更道出了詩人的坦蕩樂觀。
三.賞詩句,知意情
賞詩句,就是將詩句還原成情景畫面,找出詩中的意象、表達作者或作品主人公情感的詞句。意象是詩歌中富有某種穩(wěn)定的、特別的含義的具體形象,如凌冬傲雪不屈不撓的梅花,臨霜不凋高潔脫俗的菊花,離情別恨的楊柳,寂寞惆悵的梧桐,夫妻情深的鴛鴦,哀怨凄惻的杜鵑,自由舒適的小魚,正直有節(jié)的竹子,愁腸壓抑的濃云,思鄉(xiāng)思親的月亮,懷鄉(xiāng)思人的關山,羈旅愁緒的夕陽等等,這些意象為我們鑒賞詩歌的思想和感情打開了門徑。
例如錢起的《暮春歸故山草堂》:“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始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边@首詩中描寫的意象有黃鳥、辛夷花、杏花和幽竹,其中主要意象是幽竹,通過運用正面描寫(“不改清陰”)、側面襯托(黃鳥稀少,辛夷花盡,杏花飄落)和擬人手法(“待我歸”)贊美了幽竹春去不殘、不隨流俗的高尚節(jié)操。
四.析題干,答規(guī)范
分析題干是準確答題的關鍵。詩歌鑒賞的題干,總體上可分為兩類:
一是內容型。它包括主要形象、意境(畫面)特征和思想情感三個方面。做這一類型的題目時,首先描繪詩句所再現(xiàn)的畫面,然后用至少兩個形容詞概括畫面的特點,最后表達作者或作品主人公的思想感情。
二是技巧型。它包括語言風格和表現(xiàn)手法(藝術手法)兩個方面。
在語言風格方面,作答“局部的煉字”時,首先闡述字的含義,然后描述相關詩句的內容,最后表達作者的感情;作答“整體的風格”時,首先闡述此詩的語言風格,然后具體賞析詩句,最后上升到作者的思想感情。
在表現(xiàn)手法方面,首先考慮的是修辭手法,其次是抒情手法、描寫手法。題干中問“運用了什么藝術手法”,指出的手法可以是一個,也可是兩個;如果問“運用了哪些藝術手法”,指出的手法至少兩個。作答這類題目時,首先指出運用的藝術手法,然后結合詩句具體闡釋,最后還要上升到作者的感情。
劉奇珍,語文教師,現(xiàn)居湖北建始。本文編校:老 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