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功法由“四川唐門”在道家傳統(tǒng)“周天術”及“紅砂掌”內勁的基礎上改進演化而來。
具有緩解疲勞,增強記憶,放松心情,提高工作效率之功效。尤其適合上班族、辦公室人員以及學生等高壓人群演練。功法傳統(tǒng)古樸,簡單適用,易學易會,見效快,不會出偏。練習不受場地和時間限制,隨時隨地可以操作且不易產生被旁人發(fā)現而導致的尷尬。今將練習方法整理成文,以饗讀者。
具體練習方法:
姿勢坐、立均可,以自身感覺暢快舒適為佳。地點可以在空氣清新的花園里,也可以在辦公室、圖書館、教室等室內環(huán)境,以方便為宜,不必拘泥。該功法共分為三個循環(huán)。
第一個循環(huán):練習時,采用逆式呼吸法,以鼻吸,同時小腹內收,將氣從丹田運出送至胸口膻中穴,同時下頷內含,嘴微閉,兩眼似看非看,神光內斂。吸氣宜快且深,至不能再吸為止,但應視個人具體情況而定,一切道法自然,不可勉強。然后,以鼻呼氣,同時小腹外鼓,將內氣又送下丹田,此時下頷可略向外突,頸項伸值,泥丸、百會穴皆上頂,呼氣宜慢、細、深、長。緊接著,頸項慢慢向前彎曲,下頷內斂,依次收縮會陰、尾閭諸穴,呼氣不斷,將氣沿督脈,經上述諸穴逐漸送至頸后突出部位即大椎穴。在運氣過程中,可配合呼吸的進行,身體相應部位有節(jié)奏的“顫抖”,以力助氣(類似于寒冷時打哆嗦的動作)。之后,讓內氣停留在該處片刻,同時以鼻吸氣,吸氣要自然,同樣采用逆式呼吸法,待到吸滿后呼氣,并將內氣繼續(xù)沿督脈向上送,經風府、百會等穴后送至面部,舌抵上顎,搭通鵲橋,再將氣沿神庭、印堂直接往下送。此時,迅速呼氣,丹田鼓起,意想讓內氣盡快地全部沖向丹田。至此,第一循環(huán)完成。
第二個循環(huán):同樣,采用逆式呼吸法,以鼻吸,同時小腹內收,將氣從丹田運出送至胸口膻中穴,下頷內含。然后,采用順式呼吸法,以鼻呼氣,意想將內氣從膻中引到左肩井穴。緊接著,肱二頭肌、肘、小臂依次用力,將氣沿左手內側送下,直至掌心勞宮穴。與此同時,肩關節(jié)、胸部,乃至整個上體,配合運氣及用力過程可做弧形擺動(類似于太極拳中蓄勁發(fā)力時的搖擺動作)。完成以后,吸氣,小腹先鼓起再內收,肩關節(jié)向內、向后回收,手掌、小臂外側、肘、肱三頭肌依次用力,同時意想內氣沿左手外側,回到肩井穴,再到大椎。然后,再呼氣,右手擺動,肱二頭肌、肘、小臂依次用力將氣沿右手外側送下至勞宮。其呼吸、用力要領與左手時相同,只是運氣路線相反。內氣回收時,將氣從右肩井穴,直接呼氣送下胸口膻中穴,然后小腹迅速外鼓,意想將氣盡快送歸丹田。上述過程中,當內氣在左手運行時,右手可以變掌,跟隨運氣路線推進,以意領氣;內氣在右手運行時,左手亦然。至此,第二循環(huán)完成。
第三個循環(huán):以鼻深吸一口氣,小腹外鼓,將內氣聚于丹田。緊接著,以鼻呼氣,小腹?jié)u漸內收,然后兩大腿前側肌肉從上到下依次輕輕用力,注意用力要舒緩自然,同時意想將內氣從丹田依次沿大腿前側下送。當內氣到達雙腳時,腳踝、腳背依次用力,同時全身繃緊,上體略向后上方頂,兩腳使勁向前、向下蹬,意想迅速將氣送至腳心涌泉穴、腳趾五珠穴。保持此動作半分鐘左右。此動作能夠提高人體興奮度,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激素釋放,且道家煉穴除丹田外最重涌泉,因其在人體下盤最底層,為人身之根本,涌泉固則周身固,很多功法往往是從煉涌泉而起,佛家“童子內功”也是通過以內氣鍛煉涌泉穴而間接達到所謂“返精補腦”的作用,故此法不可輕視。前面整個過程中,宜呼氣深長而不斷,初練時往往難以做到,可以呼完氣后,迅速以鼻吸一口氣,再接著慢慢呼出,亦可以聲催氣增強效果。上述動作完成后,以鼻吸氣,依次于小腿腓腸肌、大腿后側、臀部、尾椎用力,同時意想將氣沿承山、委中諸穴上引至尾閭穴,然后閉氣片刻。深吸一口氣后,再將內氣沿督、任二脈運回丹田,其要領同第一循環(huán)中所述。至此,第三循環(huán)完成。
以上動作完成后,可根據需要在時間許可的基礎上重復兩到三輪,原則上不鼓勵更多的輪數,因為一則浪費時間,二則效果反而不太明顯。練完后,可在原地走動走動,調整呼吸,放松心情,恢復自然曠達,精神充沛的狀態(tài)即可收功。
功理說明:從傳統(tǒng)中醫(yī)氣功理論來講,通過練習此功,一方面能夠培本固元,增長內氣,使精力暢沛,丹田充盈,另一方面可以打通全身經脈,特別是第一循環(huán)的運氣過程對促通任、督二脈有較直接的作用,所謂“戶樞不蠹,流水不腐”,一旦氣血暢通則自然病灶消除,滯怠鮮生。從現代醫(yī)學的眼光來看,練習此功,既可以在快節(jié)奏和高壓力的學習和工作中,抽出時間,通過心理暗示分散注意力使大腦得到休息;還可以通過思維意識的調控,使全身各個部位得到放松并獲得足夠的血液補給,防止因疲勞而產生的酸痛或者痙攣。同時,在運氣過程中的深呼吸有助于氧氣的吸入和廢氣的排除,附加的“顫抖”“擺臂”“蹬腳”等動作,還可促進血液循環(huán)和激素的釋放,適當的用力亦可對內臟、肌肉起到按摩作用。該功法對日益忙碌的現代人群來講,是一套比較適用和見效的保養(yǎng)氣功和心理體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