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格拉底說“美德即知識”,培根指出“知識就是力量”,葉圣陶說:“德智體相互滲透,離開知識的傳授,德育就會陷于假、大、空、的地步……”古今中外,許多名人精辟的論述都表明:無知與愚昧是一對孿生兄弟。試想,不了解祖國的歷史、地理,何來愛國主義情感?中學生正處在活動能量猛增,而認識水平有限的階段,沒有充實的知識,沒有科學認識的指導,他們旺盛的精力就會在無意的閑蕩中白白地浪費掉,甚至會把可貴的能量用于對國家、對人民有害的事情上。
知識充實的途徑很多,不只是班會、校會。課外、校外活動,還有各科教學,尤其是語文教學;因為語文教學為人們接受學校教育提供了一種無法替代的工具和媒介。語文教材中有著豐富的具體的思想教育內(nèi)容,選文大都是歷代經(jīng)典著作,是民族文化,世界文化的精華,為人們認識世界,了解人生提供了一個色彩斑斕的空間;同時語文教學為學生學習知識、提高認識、豐富感情提供了一個有血有肉的憑借。語文教學的任務在于豐富學生知識,提高學生聽、說、讀、寫能力和思想品德情操,這就是語文教學“文道”統(tǒng)一的原則。語文教學的“道”——思想品德教育往往是這樣:有時用生動、鮮明的形象來感染學生,潛移默化地熏陶學生心靈;有時以深刻的道理、嚴密的邏輯、鮮明的語言使學生接受一個觀點,信服某一種理論,也就是以理服人。但無論哪一種形式,對學生思想品德的影響都是
極其深刻的。
愛國詩人陸游的詩篇,選入語文教科書的同學們都能背誦,并很受感染。他的著名篇章《示兒》是他在85歲高齡,感到距大去之時不遠了,心中十分坦然,但是他奮斗一生的事業(yè)未能完成,至死遺憾,因此寫下的?!八廊ピf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薄霸倍职言娙艘曀廊鐨w的襟懷顯示得很充分,接著“但悲”一切都能擺脫、丟棄,但祖國沒有統(tǒng)一不能。后面寫祖國統(tǒng)一之日,這是詩人仍然期待的日子,刻不容緩,“家祭無忘告乃翁”。在諄諄的叮嚀中,把詩人至死不渝的愛國激情顯示得淋漓盡致了。經(jīng)過“咬文嚼字”,學生理解了詩,也從中受到愛國主義教育,這就是“因文悟道,因道解文”。
在語文教學中又是怎樣邊學知識邊用道理說服人呢?我們就以吳晗的《談骨氣》為例,《談骨氣》是一篇觀點鮮明,論據(jù)充分,論證嚴密的好文章,文章開門見山提出論點:“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币钥隙ǖ恼Z氣和強烈的感情增強了學生的民族自豪感。文章在闡明事理時,引用孟子的名言:“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泵献拥脑捠墙M織下文論證的綱,作者按這三句話舉了三個事例:文天祥保全民族骨氣,慷慨犧牲;齊人寧愿餓死,不食嗟來之食;聞一多痛斥國民黨殘暴統(tǒng)治,慘遭殺害。三個事例內(nèi)容和時代背景不同,卻從不同角度說明了我們中國人是有骨氣的。文章最后指出“當然無產(chǎn)階級有自己的英雄氣概,有自己的骨氣,這就是絕不向任何困難低頭,壓不扁、折不彎,頂?shù)米。瑖槻坏埂弊髡咴谖恼轮袥]有列舉無產(chǎn)階級英雄氣概作為論據(jù),我就讓學生練習作文,謳歌當代英雄為祖國建設所表現(xiàn)的英雄氣概和浩然正氣,并要求學生結合自己談談中學生應有什么樣的骨氣。就這樣在教學中學生接受了一個觀點,明白了一個道理,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教育。
作者單位:河北省行唐縣口頭鎮(zhèn)秦臺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