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西瓜
賈葉紅
在民間體育游戲《切西瓜》中,游戲角色是一個“切瓜人”和很多幼兒手拉手圍成的一個“大西瓜”。幼兒都非常喜歡當(dāng)“切瓜人”,但這個角色相對固定,有的幼兒可能幾輪游戲下來還沒有輪到當(dāng)“切瓜人”。怎樣讓這些等待中的“大西瓜”角色變得有事可做呢?經(jīng)討論后,大家發(fā)現(xiàn)除了改變切的位置,還可以讓“切瓜人”這個角色變得生動起來。比如,“切瓜人”搖身一變,成了孫悟空,他撓頭抓耳切西瓜。當(dāng)然,“切瓜人”還可以變成豬八戒、奧特曼、喜羊羊……“大西瓜”角色在等待時不僅可以欣賞到同伴別具特色的表演。而且還要考慮輪到自己當(dāng)“切瓜人”時該變成誰呢?游戲角色的變化,瞬間將簡單的游戲點綴得妙趣橫生。
說密語
肖云莉
為了讓孩子們的起床既安靜又有趣,我設(shè)計了“說密語”的起床游戲。
我對一名孩子說一句密語。比如“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孩子們都很期待這句密語是什么,都豎著耳朵聽,起床就變得安靜起來。這名孩子聽到后,趕緊起床,并把這句密語分別告訴2個好朋友。(告訴完好朋友密語后他就可以去廁所了。)這2個好朋友就可以起床了,起床后,他倆再分別去告訴他倆的另2個好朋友。依此類推,一會班上的孩子就都知道了密語。等孩子們都如廁回來以后,我就和他們對密語。孩子們齊聲回答,場面充滿了快樂。
看誰做得久
張迎輝
欣欣是班里不愛午睡的孩子,我常常為如何讓她好好午睡而傷神。今天。我想了一個“看誰做得久”的游戲。我和欣欣講好了游戲規(guī)則,請她閉上眼睛,聽到我的吟后才能睜開。第一次,我只數(shù)了三秒她就睜開了;第二次,我數(shù)了五秒;第三次,我遲遲不叫,她忍不住睜開眼睛看著我笑,然后又閉上了眼睛。反復(fù)幾次,我看她眼睛不再頻繁地睜開了,便悄悄地離開了。當(dāng)我再次巡視時,她已入睡了。起床時間到了,我當(dāng)著小朋友的面表揚了欣欣,告訴小朋友我和欣欣玩的游戲我輸了。欣欣贏了,欣欣看著我,高興極了。
香噴噴的雞蛋面
宋麗敏
我班幼兒初步學(xué)習(xí)使用剪刀時,剪下來了許多紙條。這些紙條是幼兒的作品,若隨意丟棄,則有可能會挫傷幼兒剪的積極性。那么,剪下來的紙條怎樣處理才合適呢?為此,我設(shè)計了一系列與紙條有關(guān)的活動。比如,“香噴噴的雞蛋面”活動,我請幼兒將剪下來的紙條當(dāng)做“面條”,粘貼到“碗里”(一張圓形紙上),再分別剪兩個大小不同的圓形做“蛋清”和“蛋黃”,粘貼到碗里。這樣,一碗香噴噴的雞蛋面就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