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一切為了每一個學生的健康發(fā)展”。為了實施和體現這一核心理念,作為新課程下的班級管理,就必須“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其實質就是“尊重學生主體,培養(yǎng)學生個性”,促進學生主體的真正體現、學生個性的充分弘揚。實踐證明,實施班級人本管理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所謂人本管理就是“以人為中心、為根本出發(fā)點”的管理。整個管理活動的前提是以人的個體需要為根本,通過理解人、尊重人、關愛人、滿足人達到教育人、塑造人、成功人的目的。其核心內容是致力于人的潛能開發(fā)和素質的全方位提高。
班級人本管理策略
營造班級人本管理氛圍
創(chuàng)設師生交往、共同發(fā)展的互動教學關系,構建和諧的、民主的、平等的師生、生生關系,給學生以心理和諧發(fā)展的寬松空間,是新課程賦予教育者的重要任務。我們必須摒棄以教師為中心的集權思想,改變家長式的管理方式,充分認識自己在班集體中的角色和地位——學生發(fā)展的引導者、組織者與合作者。深入學生、了解學生、關心學生,樹立服務意識,當好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配角和參謀,促進學生主動性和主體作用的發(fā)揮,從而營造一個良好的個性發(fā)展的班集體。在管理過程中,要認真了解、分析、解決班級人本管理與個性發(fā)展中出現的問題,不斷總結得失,充實、完善、濃厚班級人本管理氛圍。
構建班級人本管理平臺
學生的個性只有在班集體環(huán)境中才能得到比較和體現,也只有在班集體活動中才能形成和發(fā)展。要培養(yǎng)學生健全的個性必須創(chuàng)設活動平臺,給他們以發(fā)展個性的機會和場所,讓學生在班級多維活動中得到充分鍛煉。
1 管理目標人本化。學生的個性特征不平衡、不穩(wěn)定。班級人本管理者要培養(yǎng)學生個性,首先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通過談心、填表、他人提供等方法搞清每個學生個性現狀;根據全班學生個性現狀精心制定個性培養(yǎng)計劃;尊重學生自愿與自主,對他們進行個性糾偏,引導培養(yǎng);將不同意志、興趣、愛好的學生在活動參與、分組、排座位時加以有意識調控,統(tǒng)籌考慮。這樣有利于學生關系的和諧,個性的互相影響,健康發(fā)展。 2 班務管理人本化。班務管理就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在不同的崗位上得到鍛煉,都有個性發(fā)展的平臺,個性展示的舞臺,從而促進個性的健全發(fā)展和班級的和諧發(fā)展。 3 班級活動人本化。班級活動是學生個性發(fā)展的主要載體,其效果直接影響學生個性的培養(yǎng)和發(fā)展。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全班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讓他們普遍感到這是自己的活動,教師必須自己動腦,想辦法,讓活動搞得更好。某校舉行“小學生體操比賽”活動,五(2)班是剛剛組合的班級,各項基礎較差,學生存在自卑情緒。班主任借此機會,引導他們全員參與,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空前高漲,他們自發(fā)地組隊、篩選運動員、指揮員,利用課外活動請體育教師幫助訓練,最終在賽場上獲得二等獎,充分展示了班級的豐采。這一活動體現了:活動決策人本化——教師只起引導和參謀作用,而由學生自主決策參與;活動過程人本化——整個活動的組織、訓練、參賽過程,學生是主體和根本。
4 課業(yè)管理人本化。學校教育的重心應當放在哪里?是重知識、重結果,還是重利用學科為學生的發(fā)展服務?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教育觀念。傳統(tǒng)教育過于關注知識和技能,結果是在強化知識的同時,忽略了學生的全面發(fā)展。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式是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的關鍵,班級人本管理者應確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新課程功能。在課業(yè)管理過程中,要引導學生主動參與、親身實踐、獨立思考、合作探究。逐步培養(yǎng)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健全人格、創(chuàng)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愿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養(yǎng)和環(huán)境意識。 5 學生評價人本化。評價學生的目的是為了促進學生潛能、個性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使每一個學生都具有自信心和持續(xù)發(fā)展的能力。新課程倡導發(fā)展性評價,突出評價促進發(fā)展的功能。所以,教師要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體現尊重與愛護,關注學生個體的處境與需要,注重發(fā)展和變化過程,引進人本評價機制。讓學生參與評價內容、細則和方法的制定,參與評價過程的實施,保證評價的公開、公平、公正,達到學生個性發(fā)展的目的。
班級人本管理藝術
實施班級人本管理必須關注每一個學生,使每一個學生的個性都能健康和諧地發(fā)展,成為生動活潑的人,和諧發(fā)展的人,有尊嚴的人,成為新時期有新思想、新觀念、新思維的創(chuàng)新型人才。這就要求教育者運用一定的班級人本管理藝術陪伴他們個性發(fā)展的全過程。 輕松愉悅學生 輕松、愉悅是班級人本管理的調節(jié)劑。天真活潑是學生的共性,因而貪玩好耍也是他們的天性。所以,營造寬松、和諧的班級氛圍,不但可以激活學生的潛能,還可引導他們的“突變”,最終使他們超越自我。反之,則會導致學生的個性因壓抑被扼殺。例如一位班主任的工作責任感極強,整天泡在班上對學生說教、開班會兩節(jié)課不夠就再加兩節(jié)。學生怨聲載道,哪有心思思考?更有甚者,他不允許學生犯一點錯誤,上課時哪怕是學生小聲交談也要重罰。然而結果呢?一期班主任當下來,40個學生竟有10人選擇退學。家長說,孩子適應不了班主任的“高壓”。這種“寧給好心不給好臉”的古板,可是前車之鑒啊! 真誠關愛學生 學生的世界是純真而透明的,充滿了愛與夢想。因而他們肆意地表現著“真我”:語言真誠,行為率直……發(fā)現這些言行背后的美麗,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永葆人類最珍貴的品質,就需教育者對他們施以慈母之愛,關愛中融進善意提醒,飽含嚴格要求。在他們困難時提供及時的關心幫助,困惑時多方啟示、點撥,以達到師生心靈的撞擊?!皼]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愛既是教育的起點,又是教育的歸宿,更是教育的手段、方法、技巧和策略。善用“愛”才是高明的教育行家。 理解信任學生 學生渴望受到尊重和理解,盼望得到賞識與信任,希望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對話。每一個學生都好像一座休眠的火山,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需要教育者用信任之劍去斬斷他們心靈的枷鎖,啟開心靈的大門。因而信任是使人振奮和教育人的力量。筆者從學校的各次全校性的競賽活動中看出:個別教師對參賽學生不信任,怕他們這也不行,那也不行,處處指指點點,結果學生束手束腳,效果適得其反;有的教師給予學生充分信任,放手讓學生在賽場上發(fā)揚其個性,顯露其才華,因而獲得了意想不到的可喜效果。
所以,高度信任學生,教師要有一雙賞識的眼睛——呵護學生每一點進步,捕捉每一個閃光點,肯定他們大膽的創(chuàng)意或者美麗的謊言…… 公平對待學生 任何一個班級,都是由一群生動活潑的學生組成,他們的情感、意志、性格、愛好、氣質等個性心理特征迥然各異,我們必須承認這些差異,明確人的智能呈現方式的多樣性。要及時轉變傳統(tǒng)學生評價觀,摒棄“一卷定高低”從而斷定學生的優(yōu)、差的做法。認識到有的學生在某一方面顯現出的優(yōu)勢,表現出非凡的個性品質,而其他學生在各個領域都會找尋個性發(fā)展的沃土,表現其個性優(yōu)勢。而這些個性優(yōu)勢的發(fā)展又非一成不變的。當今時代,學生被賦予許多新的思想品格,優(yōu)點、長處與缺點、不足,這些相互交織,顯得更為復雜。然而班級人本管理者在平時的管理工作中,往往自覺不自覺地對那些在個性發(fā)展中取得良好效果的學生關懷備至、多方愛護、精心指導,頻頻贊許;相反,對那些個性發(fā)展較差的學生又往往淡漠置之,不管不問,甚至諷刺挖苦,過分處罰。實際上,偏愛學生則易使他們產生優(yōu)越感,狂妄自大,目空一切,出現眼高手低等偏差;偏惡學生則易使他們產生自卑心理、缺乏勇氣,造成師生、生生間的對立情緒,自暴自棄,甚至走人歧途??傊?,偏愛、偏惡學生必然造成學生兩極分化、優(yōu)差對立的現象。所以班級人本管理者必須消除偏愛、偏惡心理,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從而促進班級的和諧發(fā)展。 耐心引導學生 耐心是教育者在挫折和失敗面前不喪失信心,保持穩(wěn)定性的一種心理品質。它意味著一種高度的自制力。由于學生的個性心理特征千差萬別,他們所表現的行為往往也是難以預料,甚至是不可理喻的,同時具有很大的遺忘性。所以,教育者絕不能放棄責任感,要耐心引導。 耐心對待頑皮學生。頑皮學生一般有較好的心理素質,有冒險精神,還蘊藏著創(chuàng)新意識。他們的言行雖然有時不合常理,甚至會使人大為尷尬,但他們都希望得到贊賞和表揚。班級人本管理者如果從另外的角度賞識他們,給他們以鼓勵,施以正確的引導,他們就會感到成功的喜悅,產生巨大的情緒力量——突破思維定勢,在好奇中探究,在探究中解釋好奇。
耐心引導“差生”。差生表現出來的缺點和不足多種多樣,但卻掩蓋著很多積極因素。偶爾顯露優(yōu)點,人們也往往視而不見,或者忽略過去。班級人本管理者一定要有明察秋毫的眼光,積極挖掘差生內在積極因素的閃光點,激發(fā)這些閃光點并發(fā)揚光大。如某學生過去愛打人,經過教育有所好轉。有一天他又打了人,班主任把他找來,按常理是批評,可他卻用了表揚:“你有進步,上次打人你是拳打腳踢,別人勸也勸不住,打完后還賴賬;這次只打了一下嘴巴,知道后悔并承認了錯誤。我希望你再進一步,好嗎?”這番話-,說得那個學生心里熱乎乎的,暗下決心痛改前非。后來,他終于有了很大的進步。 魏書生曾說:“不要怪學生難教,而要看自己是否有足夠的教學方法?!苯逃囆g很多,班級人本管理者只有運用人本管理原理,把學生看成管理主體,看成是發(fā)展中的人,看成獨立發(fā)展的人,才會使學生個性的自主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在人本管理中得到有效的培養(yǎng)和健全的發(fā)展。
(作者單位:重慶市開縣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