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高年級學生正處于潛意識學習的最佳時期、人格陶冶的重要時期。父母和子女固有的血緣關系、親情關系、經濟關系,決定了家庭在中學生身心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顯然,家長的教育意識、教育取向是一股強大的教育力量。時下,學校在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及影響在逐漸弱化,來自家庭和社會的負面影響常常嚴重沖擊學校教育,用形象的公式比喻就是“5+2=0”,就是說,學生在校5天的教育常常被家庭社會的2天影響所抵消。班主任家訪是溝通家校之間聯(lián)系的橋梁,通過班主任有效的家訪,能夠引導家長發(fā)揮家庭教育的優(yōu)勢,促進家校合作,避免“5+2=0”現(xiàn)象的產生。
班主任有效的家訪,要求班主任運用正確的策略,在切身感受學生的成長環(huán)境、了解家長的文化素質的基礎上,對學生家庭進行家訪,真正做到“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筆者認為正確的家訪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形式要多樣
有效的家訪并非單指班主任登門拜訪,可以包括登門走訪、家校聯(lián)系卡、電話溝通等多種形式。
1 登門走訪,制造驚喜,創(chuàng)造奇跡
登門走訪,可以讓學生和家長獲得一種尊重感。教師、家長、學生三方處在同一空間,談論的焦點與重點集中在學生的學習狀況與思想動態(tài)上,這樣的機會并不太多,班主任登門家訪可以讓學生體會到關懷的溫暖:教師放棄休息時間,不辭辛苦來到家里是為了讓自己及時改正缺點,督促自己進步,而且教師對自己在學校的表現(xiàn)有如此全面的了解,也體現(xiàn)了一直以來對自己的重視。
2 家校聯(lián)系卡,溝通你我他
家校聯(lián)系卡制度可以保持家長和教師之間經常性的交流,及時準確地掌握孩子動向,把握孩子成長的脈搏。每次聯(lián)系卡收回后,班主任可以從家長反饋的意見中及時理解家長對學校教育教學方面的一些合理化建議,可以促進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完善教育教學工作。小小的聯(lián)系卡輾轉于教師——學生——家長三者之間,仿佛一條感情的紐帶,架起了一座家校共同關心孩子成長的橋梁。
3 電話家訪,使家校的距離更近了
學生病了,打個電話詢問一下病情,可以讓學生與家長感受到一種特別的溫暖;對于急需解決問題又遲遲不肯露面的家長,可以通過電話聯(lián)系,告知家長急需配合的地方,并給出具體措施……電話家訪,省工省力,小小電話機可以拉近學校和家長的距離。
方法要靈活
班主任家訪不能只圖形式,要有豐富的內容。班主任家訪或是為了了解學生家庭情況,或是為了發(fā)現(xiàn)學生問題,或是為了向學生報喜,或是為了幫助學生解決家庭困難。家訪的目的不同、對象不同,采用的方法也應有所不同。
1 根據(jù)不同家長對象,因人而訪
(1)對于有教養(yǎng)的家庭,盡可能將學生的表現(xiàn)向家長反映,主動請他們提出教育的措施,認真傾聽他們的意見,充分肯定和采納他們的合理化建議,并適時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學生家長一起同心協(xié)力,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工作。
(21對于溺愛型家庭,交談時,應先肯定學生的長處,對學生的良好表現(xiàn)予以真摯的贊賞和表揚,然后適當指出學生的不足。要充分尊重學生家長的感情,肯定家長熱愛子女的正確性,使對方在心理上能接納你的意見。
(3)對放任不管型家庭,班主任在家訪時要多報喜、少報憂,使學生家長認識到孩子的發(fā)展前途,激發(fā)家長對孩子的愛心和期望心理,改變對孩子放任不管的態(tài)度,吸引他們主動參與到對孩子的教育活動。
2 安根據(jù)不同的學生對象,因材相訪
(1)班主任向家長反映學生在校情況要一分為二。對于表現(xiàn)好的學生,既要肯定優(yōu)點,又要提出不足,使家長不放松教育,并通過家訪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
(2)對待學習效果較差或某方面表現(xiàn)較差的學生,班主任可以通過家訪,充分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喚起家長關心學生的熱情,然后與家長就事論事地指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不當之處,提出切實的改進意見;絕對不要一味指責缺點,要善于發(fā)現(xiàn)閃光點。
(3)我們的教育往往可以做到“促兩頭”,卻往往忽視了中間這群不惹眼的學生。班主任應該加強對這部分人的教育,這部分人是班級的中流砥柱,是班級堅強的后備力量。
3 要根據(jù)不同事件背景,因事隨訪
(1)當學生取得一定成績后而沾沾自喜時,家長也容易被學生的情緒感染,覺得自己的子女真的具備這樣的水平,而跟著子女得意忘形。這時需要教師適時給他澆澆冷水,并激勵他能再接再厲。
(2)當學生遇到挫折而悲觀失望時,雖說失敗并不可怕,但一旦一蹶不振往往會破罐子破摔,喪失進取心,從而無心向學,造成更糟的后果。此時學生更需要教師的悉心呵護與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