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婆婆大多以“惡婆”形象出現(xiàn),她們對兒媳婦進行嚴格的規(guī)范與管束;媳婦大多扮演著受壓迫、受凌辱的角色,忍氣吞聲,逆來順受。婆婆和媳婦關系始終處于一種緊張狀態(tài),婆婆的蠻橫專制導致了一幕幕悲劇的發(fā)生,以致錢鐘書在《圍城》里寫道:“在西洋家庭里,丈母娘跟女婿間的爭斗是至今保持的古風,我們中國家庭里婆婆和媳婦的敵視,也不輸于他們那樣久遠的歷史?!逼胀ǜ咧姓n程標準試驗教科書中婆婆的形象總共出現(xiàn)了三次,分別是《孔雀東南飛》中的焦母、《祝?!分械南榱稚┢牌拧ⅰ陡]娥冤》中竇娥的婆婆蔡婆婆。因為《竇娥冤》屬節(jié)選,文中對蔡婆婆著筆不多,無法展現(xiàn)全貌,故筆者只對劉蘭芝婆婆和祥林嫂婆婆做一簡析。
一.《孔雀東南飛》中的焦母
焦母是一個突出的反面形象,焦仲卿和劉蘭芝的愛情悲劇源于焦母所堅守的封建禮教和門閥觀念,更有她變態(tài)的心理。
焦母蠻橫專制。俗語說“千年水道流成河,三十年媳婦熬成婆”。古代社會,女子地位低下,做媳婦更是如此。焦母現(xiàn)在終于由媳婦熬成婆婆,在劉蘭芝面前不可避免的頤指氣使?!按藡D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這句話就可以看得出焦母那種容不得媳婦有半點自由權的心態(tài)。正因為這樣,她時時顯露出由宗法社會獨夫政治培育而成的那種橫蠻褊狹的面目。她的無理取鬧更具體地表現(xiàn)在不顧是非:“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表現(xiàn)在為了一己私情而罔顧兒子的態(tài)度:“吾意久懷忿,汝豈得自由”、 “吾已失恩義,會不相從許”。尤其是面對焦仲卿的懇求,焦母“槌床便大怒”、“小子無所畏,何敢助婦語!”兒子完全成了附庸。對兒子動輒呵斥,對媳婦就可想而知。蠻橫專制形象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
焦母的門閥觀念根深蒂固。她認為蘭芝出身低微,不足以和她的門閥匹對:“汝是大家子……貴賤情何薄?”她又時刻不忘賣弄自己的世家地位,一再提起“東家有賢女,阿母為汝求”,表示像她那樣人家娶個媳婦就像買頭牲口一樣容易。作者以神化了的白描手法,不事華飾地加以勾勒,畫出了這個一舉一動、一言一語都符合于自己身份的“惡婆”形象。
針對焦母指責蘭芝的“無禮節(jié)”、“自專由”,詩篇通過對具體行動的描寫,渲染了蘭芝的聰敏、能干、美麗、善良、愛勞動、進退有節(jié)等等美好的品德,給予這個普通女子以最高的歌頌,使所有強加于蘭芝的責備在讀者的眼前是非判然,從而襯托了焦母的頑固、專斷和虛偽。同時,作者又以生動的對話,刻畫了蘭芝和仲卿之間堅貞不渝的愛情,說明悲劇的關鍵究竟在哪里,從而坐實了通過焦母所釀成的封建禮教和門閥制度的吃人罪惡。由此我們想到幾百年后陸游和唐婉的悲劇。唐婉的“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何嘗不是對她的婆婆的委婉的控訴?
當然,劉蘭芝和焦仲卿成了封建禮教和家長制的犧牲品,而焦母又何嘗不是犧牲品呢?
由此我們也可以聯(lián)想到巴金《寒夜》中的汪母所說:“我們寡婦的心,丈夫死后,就全盤放在兒女身上,兒女就變成我們精神上的情人。我們這顆孤寂的心,被媳婦由兒子身上擠出來,著實沒地方安置。少年寡婦更加痛苦?!狈饨〞r代的婦女,沒有獨立的社會經濟地位,她們是依附于男子而存在的,“三從四德”的信條死死地捆綁著她們。丈夫一旦早死,兒女就成了她們“精神上的情人”,而兒女另有所愛,她們會表現(xiàn)出強烈的失落感。以前一直對焦母言聽計從的焦仲卿居然違背母親的意愿為劉蘭芝求情,甚至以死相威脅,不更說明劉蘭芝漂亮、聰明、賢惠嗎?而焦母這類寡婦,一則性情剛烈,對兒子過于溺愛;二則媳婦太聰明乖巧、活潑漂亮,兒子又對她過于愛戀順從,這樣就促使婆媳矛盾更為突出,以至于水火不相容。于是,在封建禮教和門閥制度的大旗下,焦母達到了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
所以,《孔雀東南飛》中焦母形象的意義,不僅是把她作為封建禮教和封建家長的權威代表,更在于通過對這一人物的心理挖掘,在更深層次上揭露了封建禮教的殘酷:它對婦女的殘害不僅是肉體上的,更體現(xiàn)在精神上。焦母的這種心理源于那滅絕人性的變態(tài)社會,我們抨擊的對象不應是作為個體存在的焦母,而是整個封建社會及其吃人的封建禮教。
二.《祝福》中祥林嫂的婆婆
無獨有偶,《祝?!分邢榱稚┑钠牌乓彩且粋€寡婦,她除了利用封建禮教對祥林嫂進行殘酷地剝削和壓迫外,還失去人性、毫無道理地對祥林嫂進行人身欺凌,也就是說她還有人性上的缺失。
文中沒有直接描寫祥林嫂第一次出嫁后如何受到婆婆的虐待,但據她第一次到魯鎮(zhèn)后十幾天魯四老爺一家“才陸續(xù)的知道她家里還有嚴厲的婆婆”、在魯鎮(zhèn)“人們都說魯四老爺家里雇著了女工,實在比勤快的男人還勤快。到年底,掃塵,洗地,殺雞,宰鵝,徹夜的煮福禮,全是一人擔當,竟沒有添短工。然而她反滿足,口角邊漸漸的有了笑影,臉上也白胖了”的描述,我們可以推斷祥林嫂對婆婆應該沒有很深感情;而且從祥林嫂初到魯鎮(zhèn)時“臉色青黃”、“只是順著眼”的形象對比反襯中,不難看出祥林嫂從肉體到精神曾經受到婆婆折磨的情形,否則她不會寧愿在魯家沒日沒夜勞動也不愿回到婆家。之所以如此,文中也可以看出點端倪。祥林嫂第一次到魯鎮(zhèn)大約二十六七,丈夫比她小十歲,此時丈夫已死,也就是說祥林嫂第一次出嫁時其丈夫小于十六七歲,這也說明真正的當家人是祥林嫂的婆婆。從衛(wèi)老婆子的話“我哪里料得到是瞞著她的婆婆的呢”這些信息中,我們應該感受到祥林嫂對婆婆的畏懼。
祥林嫂的婆婆利用封建禮教把宗法權威發(fā)揮到極致。傳統(tǒng)的“夫權”思想使她有理由認為自己可以主宰祥林嫂的一切。于是派人到魯鎮(zhèn),將船停泊在碼頭旁,趁祥林嫂下河淘米的機會,將她劫持回家;心安理得地從魯家取走祥林嫂的一千七百五十文工錢。這種封建禮教“夫權”思想在魯鎮(zhèn)根深蒂固,從魯四老爺“可惡,然而”的話語得到很好體現(xiàn)。
如果說劫持祥林嫂回家、心安理得取走工錢從封建禮教上還說得過去的話,那么,逼著祥林嫂遠嫁到深山野墺的賀老六家則是典型的凌強欺弱、惟利是圖,則毫無人性可言。
從祥林嫂嫁給比她小十歲的丈夫和丈夫死后無家可歸,到受到侮辱、無人幫助等信息我們可以看出祥林嫂很可能無父母、無兄弟。正是她勢單力薄,讓她婆婆感到可以為所欲為?!爸灰美K子一捆,塞在花轎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關上房門,就完事了”,衛(wèi)老婆子對四嬸若無其事的話語,讓我們感到祥林嫂這個孤苦伶仃的弱女子任人宰割的可憐命運?!鞍⊙剑@樣的婆婆!……”連深受封建禮教影響的四嬸對婆婆強迫兒媳婦改嫁都覺得不可思議,可見祥林嫂的婆婆是多么的蠻橫霸道!
她唯利是圖的本性通過衛(wèi)老婆子的一番話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她搶走祥林嫂實際上是另有打算?!疤仍S給本村人,財禮就不多;惟獨肯嫁進深山野墺里去的女人少,所以她就到手了八十千?,F(xiàn)在第二個兒子的媳婦也娶進了,財禮只花了五十,除去辦喜事的費用,還剩十多千。嚇,你看,這多么好打算?”在這里,祥林嫂成了她賺錢的工具,婆婆為了小兒子的未來,就惡狠狠地把曾經是自己家里一員的祥林嫂推向深淵。在她的身上我們看不到一個女性對于同類的絲毫溫情,看不到母親慈祥的本性。
可見,祥林嫂的婆婆是一個心地歹毒的女人,她生性貪婪,有很強的權利欲和支配欲,是祥林嫂悲劇的制造者之一。如果說魯四老爺?shù)热耸前严榱稚┩葡虮瘎∩顪Y的殺人不見血的劊子手,那么祥林嫂的婆婆便是舉著明晃晃的屠刀砍向祥林嫂的兇犯!
總之,生活在東漢末的焦母和生活在共和時代的20世紀初的祥林嫂婆婆時間相隔將近2000年,但她們都受到封建禮教的毒害,喪失了人性中真、善、美的本質一面,淪為了劊子手。
屈光耀,王琴,語文教師,現(xiàn)居湖北十堰。本文編校:洪 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