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國良
品茗游樂總相諧
■ 朱國良
和諧、平靜和淡雅的茶文化,本來就是我們對待生活的基本精神。如今,像陸羽所說“寧可三餐少酒食,不可一日無茶飲”的人兒越來越多了。我就時常去喝茶,也認(rèn)“龍井一杯遠勝酒,掃除人間萬般愁”這個理兒??赡苁菚r常去靜謐山水之畔喝茶的緣故,我發(fā)覺:佳茗常和好風(fēng)光相依相伴。
蘇東坡有詩贊茶:“從來佳茗似佳人”。如同絕代佳人西施、貂蟬等,無不出自民間草舍,來自田疇江湖一樣,好茶如龍井、獅峰、旗槍、毛峰,也無不與翠峰碧水一脈相承。而“龍井茶葉虎跑水”,這里面是有名堂的。好水配好茶,才是上品絕品之配?!恫杞?jīng)》曰:“十分茶遇八分水,茶亦八分也;八分茶遇十分水,茶亦十分也”。鐘毓之水沏出香郁之茶,正是因了山水的錦繡,茶葉吸日月之精華,納山川之靈氣,才有那秀色可餐、香郁誘人。西湖正宗的龍井茶產(chǎn)地,群山逶迤,古樹蔥蘢,水木清華,有這樣的環(huán)境,有“茶中之王”的安臥之地,那“十八棵御茶”正是在靜靜地詮釋著這一層意味呢。
黃山以“四奇”著稱天下,山奇泉碧,風(fēng)華絕代。而“黃山毛峰”正是由于藏于名山,免纖塵之染,沐寂靜之氣,方能韻味獨特,名冠天下?!氨搪荽骸碑a(chǎn)自太湖之畔,云水泱泱,湖闊漫漫,香茶郁郁,碧綠幽幽,那好茶自然聲名遠播。始于漢代即產(chǎn)茶的廬山云霧,“霧芽吸盡香龍脂”,極有勝韻,為綠茶之精品。
再讓我們數(shù)數(shù)“家珍”吧。巍巍武夷山,盛產(chǎn)“大紅袍”;井岡山群山屹立,碧綠千里,那江西老表才會自豪地唱出“同志哥,請喝一杯茶,井岡山的茶葉甜又香”。浙江各地,山明水秀,多產(chǎn)好茶,在采茶時節(jié),才時而飄蕩出那豪放的《采茶舞曲》:“插秧插得喜洋洋,采茶采得心花放”。普陀山是著名的佛教圣地,當(dāng)?shù)匾环N青茶稱之為“佛茶”,它的形狀近似蝌蚪,色澤翠綠,又被人稱之“鳳尾茶”。天臺山盛產(chǎn)“天臺云霧”,陸羽《茶經(jīng)》中有記載,明代屠隆《茶箋》一書也有描述。這種云霧茶細緊彎曲,芽壯毫顯,色澤翠綠,香高味醇?!扒綗熿\中,萬象鴻蒙里”,與名山一并聲名遠播的茶葉還有不少,如莫干黃芽、敬亭綠雪、天目青頂、九華毛峰、峨眉峨蕊等。茶因名山而遠揚,山因名茶而增色,相得益彰,頗多佳話。
過去,我們說到茶,總感到它只與水搭配,只和飲相關(guān),似乎它與其它東西是風(fēng)馬牛不相及的。其實,茶的涉及面很廣,“社交圈”甚大,常常與人文景觀、自然景觀密不可分,與旅游業(yè)也是緊密相關(guān)。那些高品位游人,往往把游山玩水與把壺品茗聯(lián)在一道,而那份意味和意境,便顯得高雅和高深了。茶是媒介,茶是載體,我們?nèi)ッ酱蟠?、風(fēng)景名勝中品茶,那鄉(xiāng)里的趣味,山野的別致,自然的風(fēng)光,民間的傳說,往往會達到淡雅和靜的意境。
我們在品茶中,在游山玩水中,既可領(lǐng)略到歷史的深厚積淀,又能欣賞到風(fēng)情萬種的民俗,將品茶和游樂和諧地結(jié)合起來,豈不大有深意,大有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