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奎晶 彭艷華 夏楠 盧統慶
(1.哈爾濱市第一醫(yī)院; 2.牡丹江醫(yī)學院紅旗醫(yī)院)
哈爾濱市老年體檢人群高尿酸血癥與伴發(fā)疾病特點
王奎晶1彭艷華1夏楠1盧統慶2
(1.哈爾濱市第一醫(yī)院; 2.牡丹江醫(yī)學院紅旗醫(yī)院)
目的 探討老干部人群(≥60歲)高尿酸血癥(Hum)患者與多種疾病的關系。方法 以2008年9月~2009年3月在我院健康體檢且資料完整的989例老干部為研究對象,比較高尿酸血癥組與正常尿酸組的臨床各項指標。結論 老年人高尿酸血癥發(fā)病率高,且隨年齡增長患病率明顯增加,高尿酸血癥是與多種疾病相關的危險因素。
老年人 高尿酸血癥 危險因素
尿酸(UA)是體內嘌呤代謝的終產物,當體內UA生成增多和(或)排泄減少時則出現循環(huán)血UA含量增高,高尿酸血癥是嘌呤代謝紊亂性疾病。本研究通過分析2008-2009年在我院體檢的老干部人群資料,探討老年人高尿酸血癥與多種疾病的相關性。
2008年9月~2009年3月老干部體檢人員共989例,其中男性625例,女性364例,年齡60~89歲,平均74.6±5.6歲
1.2.1 檢查
經培訓合格醫(yī)師詳細詢問病史,按統一設計的體檢表,對所有研究對象進行既往病史、生活方式、一般情況、基本參數等記錄。化驗指標:所有研究對象均空腹8小時以上抽取空腹靜脈血標本,采用酶學法測定血尿酸、總膽固醇、三酰甘油、高密度脂蛋白。
1.2.2 評定標準
高尿酸血癥參照臨床診斷標準:血尿酸值(男≥416μmol/L,女≥360μmol/L確定;血脂異常的判斷標準根據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委會提出的血脂標準,高脂血癥TC>5.17mmol/L,TG>1.7mmol/L,HDL-C<0.9mmol/L,LDL-C>3.15mmol/L;高血壓診斷標準按WHO(1999年)對成年人高血壓的診斷標準收縮壓(SBP)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為高血壓(或)已確診為高血壓;腦梗死均有臨床表現史并有顱腦CT或MRI診斷證實;冠心病診斷均由既往病史提供曾行冠脈造影明確診斷的;采用體重指數(BMI)判斷肥胖:男性正常值20~25kg/m2,女性為19~24kg/m2。
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t檢驗。率的比較采用x2檢驗,用SPSS13.0軟件統計處理,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
989例老年人中,高尿酸血癥組為232例,占23.45%,高尿酸血癥(60-69)歲、(70-79)歲、≥80歲分別為15.28%、30.4%、52.38%(P<0.05),之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不同年齡組高尿酸血癥患病率的比較
兩組研究對象高血壓、高脂血癥、肥胖、冠心病、腦梗死患病率之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高尿酸血癥組與正常尿酸組的患病率的比較[n(%)]
統計學資料表明,我國60歲以上人口在2005年已達1.44億,占全國人口的11%,到本世紀中葉,中國60歲以上人口將占總人口數30%。高尿酸血癥是當今世界尤其在老年人群有較高的發(fā)病率。本研究表明,健康體檢的老干部人群高尿酸血癥的發(fā)病率達到23.45%,隨著年齡的增長,高尿酸血癥患病率增加,(60~69)歲、(70~79)歲、≥80歲分別為15.28%、30.4%、52.38%,且隨年齡增長血尿酸呈增高趨勢,與文獻報道一致。老年人由于動脈硬化,腎臟的血流灌注減少,導致腎小球濾過率下降,使血尿酸的排泄減少而引起高尿酸血癥,且隨著年齡增長,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及藥物對腎臟損害,使腎小球濾過率進一步減少,以上均是老年人血尿酸增高的原因。
高尿酸血癥常多伴發(fā)種疾病,如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等。本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癥組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梗死、肥胖等發(fā)病率明顯高于正常尿酸組,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原因主要是這些疾病均有共同的代謝紊亂的基礎。血尿酸與血脂增高、肥胖密切相關的主要機制為肥胖伴脂質代謝異常,與飲食密切相關,進食富含三酰甘油的食物,攝入能量增加,嘌呤合成亢進,使尿酸生成增加;脂肪代謝相關產物抑制尿酸的排泄。高尿酸血癥合并高血壓者最多,血尿酸升高在高血壓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一定的作用。升高的血尿酸可激活腎素-血管緊張素系統,抑制一氧化氮合酶,引發(fā)動脈平滑肌細胞增殖導致高血壓,尿酸也可能是高血壓發(fā)病的中介體,并且由于高血壓引起大血管及微血管病變,特別是腎臟微血管的損害,導致組織缺氧,使乳酸水平增高,導致腎小管排泄尿酸受到競爭性抑制,而且使尿酸形成過程中的底物腺嘌呤、次黃嘌呤及酶增加,導致尿酸合成增加;高血壓病使腎功能受損惡化,影響尿酸的排泄,使血尿酸水平增加,二者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huán)。高尿酸血癥時,尿酸能促進血小板粘附聚集,促進動脈內血栓的形成,同時尿酸微結晶容易析出,沉積于血管壁,直接損傷血管內膜,后者在動脈粥樣硬化形成過程中起關鍵性作用。
綜上所述,高尿酸血癥是老年人常見疾病之一,是與多種疾病相關的危險因素,嚴重危害著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因此,高尿酸血癥應引起社會及廣大醫(yī)務工作者的重視,注意早發(fā)現、早防治,加強重視高尿酸血癥的臨床干預。
[1]中華心血管病雜志編委會血脂異常防治對策專題組,血脂異常防治建議[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1997,25:169~175.
[2]于俊文,陳錦波,張小娟,等.1320名老年血尿酸與血脂、血壓和血糖的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5,26(6):455~457.
[3]王威,陳路燕,王利軍,等.老年人高尿酸血癥的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誤 診學雜志 ,2007,7(19):4517.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and the concomitant diseases in an elder population (≥ 60 years)in Harbin area.Methods A total of 989 elder people with complete clinical data were recrui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2008 to March 2009.The clinical featur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people with hyperuricemia and those without.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of hyperuricemia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with advanced age, and hyperuricemia was associated with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Hyperuricemia Risk factors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R589
A
1674-0742(2010)08(b)-012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