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陸軍
(河南省鹿邑縣人民醫(yī)院內(nèi)科 河南 鹿邑 477200)
腦血栓形成是老年人的多發(fā)病和常見病,如治療不及時,往往導致神經(jīng)功能障礙,嚴重者可導致死亡。其治療在于盡早改善腦缺血區(qū)域血液循環(huán),消除繼發(fā)性腦水腫,恢復腦細胞的正常代謝功能。降纖酶為一蛋白水解酶,有分解血漿纖維蛋白原,溶解血栓,降低血液粘度和血小板聚集作用。我科自2004年6月至2009年10月應用降纖酶治療腦血栓形成患者90例,療效滿意,報道如下。
本組患者90例,男61例,女29例,年齡43~87歲,平均63歲。其中單側(cè)肢體功能障礙者58例,雙側(cè)肢體功能障礙42例?;紓?cè)肌力0~1級者20例,2級者40例,3級以下者30例,合并高血壓者79例,冠心病52例,糖尿病36例;大面積梗死昏迷者4例,腦干梗死7例。該組急性期患者79例。
參照神經(jīng)病學第3版(侯熙德主編)診斷腦血栓形成標準。
(1)有高血壓或動脈硬化史,年齡為中老年。
(2)部分患者在安靜狀態(tài)下發(fā)病,起病相對緩慢。
(3)有顱內(nèi)受損相應定位體征。
(4)無明顯意識障礙(大面積梗死可出現(xiàn))劇烈頭痛及嘔吐等癥狀。
(5)腦脊液壓力在14mmHg(1mmHg=0.133kpa)以下,無色透明,細胞數(shù)<10個每mm3,生化指標正常。
(6)顱腦CT示,局限低密度灶。本組病例均診斷明確。
本組腦血栓形成病人均用降纖酶治療。使用前檢測血液各項指標,治療過程中如果出凝血時間超過正常值,血小板計數(shù)低于80×109/L,全血粘度女性低于3.3,男性低于3.8,纖維蛋白定量低于2g/L,要及時停藥,并注意有無皮膚出血點,牙齦出血,鼻出血等出血傾向。發(fā)病在24h以內(nèi)(急性期),肌力在3級以下者用降纖酶10單位溶于250mL生理鹽水中,常規(guī)速度(25~35滴/min)靜滴,第2~3天各用5單位用上述方法靜滴。以后隔日1次靜點5單位,1個療程6次,輔助用擴血管抗凝營養(yǎng)腦細胞藥物,如血栓通、血活素、參脈、刺五加、血塞通等,高血壓者合用降壓藥,如入院時血壓>200mmHg以上者,立即用藥物(如烏拉第爾)靜脈注射,將血壓降至160mmHg,再用降纖酶,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者均同時治療。肌力3級以上者,用降纖酶為5單位,前3d1d1次,以后隔日1次,共用6次,其它治療同前述。
療效判定用改良愛丁堡-斯堪的那維亞評分法(0~4分)?;救?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顯著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進步:功能缺損評分減少18%以內(nèi);死亡。
治療14d后基本治愈28例,顯著進步44例,進步11例,無變化3例,惡化2例,死亡2例。
腦血栓形成是指在顱內(nèi)外供應腦部的動脈血管壁發(fā)生病理性改變的基礎上,在血流緩慢、血液成分改變或血粘度增加等情況下形成血栓,致使血管閉塞。最常見的病因為動脈粥樣硬化。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斑破裂或形成潰瘍,血小板、血液中其它有形成分及纖維粘附于受損的粗糙的內(nèi)膜上,形成附壁血栓,在血壓下降、血流緩慢、血流量減少,血液粘度增加和血管痙攣等情況影響下,血栓逐漸增大,最后導致動脈完全閉塞。糖尿病,高血脂癥和高血壓等可加速腦動脈粥樣硬化的發(fā)展。腦血栓形成的好發(fā)部位為頸總動脈,頸內(nèi)動脈、基底動脈下段、椎動脈上段,椎-基底動脈交界處,大腦中動脈主干,大腦后動脈和大腦前動脈等。其臨床表現(xiàn)常于安靜時或睡眠中發(fā)病,腦的局限性神經(jīng)癥狀變異較大,與血管閉塞的程度、閉塞血管大小、部位和側(cè)支循環(huán)的好壞有關。治療上急性期主要盡早改善腦缺血區(qū)的血液循環(huán)、促進神經(jīng)功能恢復為原則,恢復期加強癱瘓肢體功能鍛煉和言語功能訓練,除藥物外,可配合使用理療、體療和針灸等。
降纖酶取材于蝮蛇蛇毒,可直接作用于纖維蛋白原A鏈,生成可溶性纖維蛋白,使血液中的纖維蛋白原濃度降低,使血栓的形成增生得到了遏制;同時該藥可以全面改善纖溶系統(tǒng)各組分的功能,直接誘導血管內(nèi)皮細胞釋放組織型纖維蛋白溶解激活物,激活血纖維蛋白溶酶原轉(zhuǎn)變?yōu)槔w溶酶的反應,有效降低纖溶酶激活物抑制物和纖溶酶抑制物濃度。從而增強纖維系統(tǒng)功能,溶解血栓。
本組均在患者起病48h之內(nèi)治療,治療效果滿意,療效明顯,不良反應較少,無一例致出血現(xiàn)象。
[1]陳海棠.腦卒中患者臨床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評分標準(1995)[J].中華神經(jīng)精神雜志,1996,29(6):381~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