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碩
(廣東省東莞市石龍人民醫(yī)院 廣東東莞 523320)
現(xiàn)代囊外摘除術是一項是在現(xiàn)代的白內障囊外摘除術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一項技術(簡稱ECCE),具有低成本,低花費,快捷,安全有效,易推廣的特點。
現(xiàn)代白內障囊外摘除術(extracapsluar cataract extraction),其含義是指撕去晶狀體前囊中央部分,將晶體核娩出,吸凈周邊囊袋內的皮質,保留完整的晶狀體后囊和周邊的前囊。
白內障囊外摘除術的主要優(yōu)點是保留了晶狀體后囊,便于植入和固定人工晶體。對于一些Ⅴ級硬核、角膜內皮功能差、晶狀體懸韌帶松弛或部分斷裂者,白內障現(xiàn)代囊外摘除仍是首選方法。
術前要做全身檢查,對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的病人應先控制基礎病后再作手術;有條件時可在術中心電監(jiān)護,以保證手術的安全。對于同時有眼部疾患者應慎重決定手術時機、方式或次序。術前應用全身或局部抗菌素以防感染。
術前眼部檢查應包括視功能(光覺、光定位、色覺),眼的常規(guī)裂隙燈檢查.眼壓測定。對可疑有眼底病變,可作視電生理檢查、眼的B超檢查、黃斑功能檢查等。對于曾做過眼手術者根據(jù)需要可做角膜內皮細胞計數(shù)測定。
根據(jù)以上檢查,大致評價待手術眼的條件,估計術后視功能恢復情況,并為術中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和危險因素做好準備。
現(xiàn)代囊外摘除術的適應證可為:單眼或雙眼近成熟期白內障;后囊下混濁,視力不到0.3;晶體脫位及半脫位;高度近視的未成熟白內障;兒童期先天性白內障或外傷性白內障;眼內炎癥控制后的白內障;影響眼壓和眼內結構的外傷性白內障等。
降低眼內壓:手術時造成一個理想的低眼壓是作好囊外術的先決條件。在低眼壓下手術要安全平穩(wěn),可減少術中并發(fā)癥如玻璃體脫出,脈絡膜上腔暴發(fā)性大出血等。為降低眼壓我們采取球后麻醉后間斷壓迫眼球10m in,指測眼壓T-2后進行手術,效果良好。
截囊:在角鞏緣12點穿刺前房,注入0.1~0.3m L透明質酸鈉保持前房深度,保護角膜內皮。截囊方式以連續(xù)或點狀開罐式園形截開晶體前囊膜,直徑約6mm大小,范圍超過7mm以上易損傷后囊及晶體懸韌帶。截囊時動作幅度不可過大,進針不宜過深,以免損傷后囊膜及引起晶體脫位。
娩出晶體核:截囊結束后用截囊針輕輕拔動晶狀體核。使其與皮質分離,然后用圈匙壓住l2點鞏膜切口后唇,斜視鉤輕壓6點角鞏膜緣,當晶體核在12點處虹膜前蹺起,即將其趕出。娩核時防止壓力過大造成晶體韌帶斷離,后囊破裂,甚至整個晶體同時脫出或核落入玻璃體腔內。核不易趕出時,注意排除切口是否過小,可用環(huán)形沖洗針拖出晶狀體核。
皮質吸出,用注吸雙管針頭接生理鹽水或平衡鹽溶液在保持前房深度的條件下將皮質全部吸出。此時要注意:吸力應與灌注壓力平衡,若吸力過大,前房變淺或消失易吸破后囊膜;針吸口朝上,必要時可向兩側稍斜,絕不可將吸口轉向后囊膜;注吸針尖端最好呈園球形,可防止刺破后囊膜或損傷角膜內皮;周邊的皮質先吸住拖至瞳孔區(qū)然后再將其吸出,后囊膜拋光:后囊不透明時,可用拋光器或透明質酸鈉注射針頭在后囊上輕輕磨擦,然后用注吸針吸盡后囊膜上的混濁物以及前囊膜下的上皮細胞,以減少后發(fā)障的發(fā)生。
持續(xù)性角膜水腫(大泡性角膜炎),有賴于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術。術中應避免器械和人工晶體接觸角膜內皮,避免長時間沖洗前房;術后盡快處理玻璃體及其他組織與角膜內皮的接觸,均可在較大程度上減少術后持續(xù)性角膜水腫的發(fā)生。
少量前房積血一般數(shù)天內自然吸收,積血充滿前房伴高眼壓則應立即進行前房沖洗。
術后的葡萄膜炎一般應用皮質類固醇、前列腺素抑制劑及散瞳劑等藥物多能控制。白內障術后一旦懷疑眼內炎,應立即抽吸房水及玻璃體進行細菌或真菌培養(yǎng)和藥物敏感試驗。用玻璃體切割器切除受累的玻璃體,并向玻璃體腔、靜脈和球結膜下注射抗生素,必要時將人工晶狀體取出。
術后青光眼的治療應局部和全身進行降壓處理的同時進行病因治療。
人工晶狀體位置異常保守治療無效時一般均采取手術復位,必要時更換人工晶狀體。
YAG激光囊膜切開術是治療后發(fā)障最簡單有效的方法,激光切開時應避免損傷人工晶體;此外,也可用穿刺刀從睫狀體平坦部進入眼內,將混濁及增厚的中央部后囊膜切開。
對視網(wǎng)膜并發(fā)癥,如黃斑囊樣水腫可應用消炎痛、皮質類固醇。而視網(wǎng)膜脫離者應當手術治療。
[1]宋琛.手術學全集眼科卷[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4: 4 5.
[2]何守志.白內障及其現(xiàn)代手術治療[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1993:96~97.
[3]盛耀華.白內障囊外摘除術并發(fā)癥的預防和處理[J].中華眼科雜志,1987,23(5):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