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兵
我科在電子喉鏡引導下應用微波治療聲帶小結與息肉112例,報告如下。
1.1 資料 2003年 3月至 2008年 12月我科收治聲帶小結與息肉患者112例,其中男性 56例,女性 56例;年齡 23~68歲,平均(28.7±13.4)歲;病程 1個月至 2年。主要癥狀為反復聲嘶,且逐漸加重,嚴重者影響發(fā)聲。雙側單純聲帶小結 41例;單純聲帶息肉 31例,單側 25例,雙側 16例;同時有聲帶小結和窄帶型息肉 40例。病變位于聲帶前 1/3處 72例,中1/3處 40例。術前均行電子喉鏡檢查。
1.2 方法 術前 30min肌內(nèi)注射阿托品 0.5mg,地西泮10mg?;颊呷∽?1%丁卡因表面麻醉咽喉部。選擇較寬敞一側鼻腔,置電子鼻咽喉鏡,深入至喉前庭,充分暴露喉腔。經(jīng)喉鏡活檢鉗孔插入數(shù)字式全電腦微波手術治療儀(電壓 220Ⅴ,頻率 50Hz,功率 200W)軟管線針狀電極達病變部位。待電極與病變部位接觸后,根據(jù)病變情況選擇功率 30~40W,時間 2~3s進行熱凝,使病變組織凝固、氣化,對于病變較大的組織可行多次熱凝。雙側患病者同時處理雙側病變。術后予抗生素及激素超聲霧化,1次/d,20min/次,5~10 d為 1個療程。禁聲 1周,忌辛辣食物。
1.3 療效評定標準[1]術后 1個月評定療效。治愈:聲嘶消失,間接喉鏡、電子喉鏡下見病變消失,聲帶邊緣光滑平整,黏膜色澤正常,聲門閉合良好;好轉:聲嘶消失或明顯改善,喉鏡下見聲帶邊緣仍有不同程度肥厚,黏膜輕度充血,聲門閉合尚可,或有少許病灶殘留;無效:聲嘶無改善,聲帶粘連或病灶復發(fā)。
單純聲帶小結均一次性治愈;聲帶息肉一次性治愈 27例,好轉 4例;聲帶息肉合并小結一次性治愈 37例,好轉 3例,總治愈率 93.75%,總有效率(包括治愈和好轉例數(shù))100%。112例患者中 105例發(fā)聲滿意,7例仍有一定程度嘶啞,但均較術前明顯好轉。7例中 3例為教師,4例為個體戶,術后均未禁聲,且有較嚴重的慢性咽喉炎。全部病例隨訪 3個月,均無聲帶損傷和嚴重并發(fā)癥,均未見復發(fā)。
聲帶前 2/3是膜部,后1/3是軟骨部,前中 1/3交界處在發(fā)聲時振幅最大,長期過度發(fā)聲會導致該處形成小結或息肉。因病變發(fā)生在聲帶振動的關鍵部位,因此切凈病變時,不應損傷正常聲帶組織,而對于廣基底的聲帶息肉,還應盡量保留聲帶內(nèi)側黏膜。應用Y A G激光或射頻治療聲帶小結與息肉時,由于激光的能量多以熱能的形式釋放出來,激光探頭與病變組織不能直接接觸,準確性差,對正常組織有熱損傷等不良反應,如術者經(jīng)驗不足或術中患者不配合,更易損傷周圍正常組織[2]。
有文獻[3]報道采用微波治療聲帶小結與息肉。小劑量微波可產(chǎn)生低熱效應,加速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快新陳代謝,增強患者免疫力,因此能促進水腫吸收,并有抗感染及止痛作用[4];而大劑量微波可產(chǎn)生高熱效應,使蛋白質變性、凝固、壞死,進而脫落,以治療喉部良性疾病,且損傷部位邊界清楚,無焦痂,無即刻反應,不會擴散到周圍,故不損傷周圍組織。本組電子喉鏡下微波治療聲帶小結及息肉,總有效率達 100%,療效肯定。電子喉鏡下操作可確定靶目標,自喉鏡活檢鉗孔插入軟管線針狀電極,伸出鏡體末端約 2c m達病變部位,微波電極應接觸病變組織,視病變組織部位、大小、范圍,將微波治療儀功率和時間分別調節(jié)為 30~40 W和 2~3s。因微波是高頻電磁波,當功率大于 40W時,病變組織瞬間凝固,時間難以控制,為避免損傷正常組織,故功率不宜過大,時間不宜過長。聲帶小結瞬間凝固變白即可,聲帶息肉則待其 2/3變?yōu)槟毯蟮陌咨珵橹?廣基型的息肉則應多點線凝固,直至聲帶邊緣光滑平整。
應用微波治療具有以下優(yōu)點:(1)操作簡便,凡熟練掌握電子喉鏡技術和微波知識者均可行此手術;(2)患者痛苦小,術后反應輕,無并發(fā)癥;(3)電子喉鏡鏡體可隨意彎曲,視野清晰,可固定并放大;(4)微波治療儀頭端可隨鏡管調整方向,準確凝固聲帶病變組織,并可根據(jù)病變范圍調整微波輸出功率和治療時間;(5)對體胖頸短、年老體弱、有高血壓和頸椎病患者簡便有效,在門診即可完成手術。但對于巨大聲帶息肉,如術前預計不能一次摘除,仍建議入院在支撐喉鏡下行聲帶息肉摘除術。
[1]韓鷹鵬,宋成君,菅秀惠,等.喉內(nèi)鏡下聲帶息肉摘除術[J].中華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雜志,2003,38(1):65.
[2]蔣柏橋,周廷材,楊志鵬,等.纖維喉鏡下微波治療聲帶小結和聲帶息肉 110例報告[J].海南醫(yī)學,2004,15(10):101.
[3]華瑋.纖維喉鏡下微波熱凝治療聲帶小結與息肉的療效觀察[J].臨床耳鼻咽喉科雜志,2003,17(3):181-182.
[4]張肖英.肺部感染應用微波治療的觀察和體會[J].黑龍江醫(yī)藥,2005,18(6):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