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云
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識字與寫字要求中明確指出:“第一學段(1—2年級)要培養(yǎng)學生喜歡漢字,有主動識字的愿望,能夠認識常用漢字1600~1800個,其中800~1000個會寫?!边@個任務對低年級的學生而言是個較重的擔子,如果不注重寫字的教學方法勢必會增加學生的負擔,引起學生厭學心理,對以后培養(yǎng)、提高學生的閱讀、寫活、口語交際等能力也會產生消極影響。
那么,如何利用課改新教材的優(yōu)勢,盡可能地挖掘低年級學生的最大潛能,讓寫字變得輕松、愉悅而又能為識字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良好的基礎呢?
學漢字首先要學的就是漢語拼音。學會了漢語拼音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漢字的正確的讀音。在各種字詞典中首例的也是音序檢字法,學生只有扎實地掌握了漢語拼音,才能利用漢語拼音查閱字詞典、才能掌握更多的漢字。
在漢語拼音的教學中,重點放在加強提高學生對漢語拼音的感性認識上。在教學中采用掛圖、投影儀、多媒體等直觀材料,首先讓學生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再進一步學習漢語拼音的讀法和寫法。
針對一、二年級的低年級學生,教材適當地編選了一些最基本的字。特別是一年級的學生,所學的第一冊教材開始學寫的是“一、人、木、土、鳥”等基本字。在教學中,要抓住學習基本字的契機重點加強對學生進行基本壁畫的訓練。如學“十”時,重點強調先橫后豎的筆順,在學習“車”時就非常地得心應手了。通過講解、范寫讓學生初步掌握撇捺的筆畫,明白先撇后捺的筆順,再加以反復練習。此后學生再遇到寫撇捺筆畫時就會寫得更流暢了。
第一冊教材中大都選的是獨體字,這些獨體字??勺鳛楹象w字的部件。寫好獨體字會為以后合體字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如獨體字“人”的學習,在學習中,重點加強對“人”字筆畫、結構的學習。學生掌握了撇捺筆畫,學起“入、來、休”等字就會輕松許多。此外,還注意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在學習“人”字時深開去,讓學生們自己給“人”字加筆畫。學生們很快便掌握了“大、太、天、夫”等字,可謂收到了事半功倍之效。
因此,在低年級的教學中注重觀察分析、注重反復強調、反復講解非常重要。
如在學“休”字時,學生們很快就能發(fā)現“休”字和“體育”的“體”非常相似。細心的學生很快便發(fā)現了“休”比“體”字少一橫的差異。當問到:“你是怎樣記住這個字時?”有學生回答:“上過體育課要休息一會兒,要把一橫收起來?!北M管學生對漢字的見解還很淺顯,有時還很幼稚,但學生愛動腦筋的過程與習慣更重要。在教學中,多鼓勵可以更加激發(fā)學生養(yǎng)成愛動腦筋的好習慣。
此外,在教學寫字時,注重加強針對學生養(yǎng)成正確寫字姿勢的訓練也非常重要。在學生寫字時,教師重復強調、反復糾正學生的坐姿與握比筆姿勢,經過長期的反復強調,學生逐步養(yǎng)成了擺好正確的姿勢后再動筆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