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紅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yè)解惑者也。”這是千百年來,中國人對傳統(tǒng)教育的一句概括總結(jié)。時移世易,在今天看來,韓愈的這句精辟之言已不足用矣。
作為一名一線教育工作者,耳邊總傳來一些家長們的嘆息:我們家的孩子都這么大了,還不定性,做事情三分鐘熱血;又或有家長煩惱:這孩子的腦子好使,可惜勁兒不往學習上使。其實,在高中教育工作中,類似的事例屢見不鮮。有些孩子,典型的“順毛驢”,給點陽光,才會燦爛,給點雨水,才會滋潤。好不容易帶著旦旦的誓言,帶著滿滿的自信去學習,去追逐夢想,卻不成想生活中遭遇一點點的不順,馬上就委頓下來,如遭秋霜打過的茄子,焉頭耷腦。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月底考試成績,也會致使他墜入無底深淵,仿佛人生再無出路。從此一蹶不振,更不用說承受更沉重的打擊。高中生活只是整個社會人生的一個掠影。橫觀整個社會,又有多少人不在人生路上跌跌撞撞,時常慨嘆:敢問路在何方?究其緣由,這些哀嘆者在自己的人生當中,或者沒有樹立自己的信念,或者曾經(jīng)的信念,如曇花閃現(xiàn),不曾執(zhí)著過。
我國的《憲法》提出:“國家培養(yǎng)青年、少年、兒童在品德、智力、體質(zhì)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睆摹稇椃ā返囊?guī)定來看,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人,要教學生做有獨立個性的能夠掌控自己的命運的有助于社會的人。但教育的真正意圖是要讓受教育者開始萌醒自己的主人翁意識,在社會主義發(fā)展進程中發(fā)揮他們的積極作用。如何讓高中生清醒地意識到這一點,這里就涉及到當前教育中容易被忽視的一面,信念的培養(yǎng)。羅曼?羅蘭說過:“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強的信念。”高中生對學習對未來沒有信念,這是于國于家于個人均無好處的事情。那在當前教育中該如何培養(yǎng)高中生的信念呢?
醫(yī)生就診要對癥下藥,教師教書育人也要查找問題的根源。那么高中生究竟為什么會缺乏信念呢?原因有二。其一,學習意圖不明確,缺乏主動性。明朝的哲學家王守仁說過:“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飄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在跟學生交流的過程中,不斷會有學生提及,在面對書本的時候,有時會很無力,不知道自己究竟為了什么而學習,因為父母期望考大學??!多么蒼白的回答,這到底是誰的人生???沒有了明確的目標,人生猶如行駛在蒼茫大海上的一艘船,四顧茫茫,飄蕩無際。無力感充斥著整個人生,成功似乎遙不可及。對高中生而言,無法沉靜,不能專注,皆因?qū)W習意圖不明確,沒有方向感,無處施力,自然沒有信念可言。
其二,社會壓力過大,心理過于脆弱。高中階段,對于孩子們來講,這是他們?nèi)松匾霓D(zhuǎn)折時期。面對著繁重的課業(yè),家長的嘮叨,學校的管教,老師的期許,更多的時候,這些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領(lǐng)略不到生命的美好和人生的喜悅。很多時候,面對成績的不理想,家長只是一味地批評指責,絮絮叨叨,徒增了他們的煩惱;在學校里,為了應付高考,為了適應當前的考試體系,教師也只是冷漠而缺乏感情地去教學,讓學生機械地去聽去記,生活、學習乏味無可陳之處。其實從心理學角度來講,高中生正處于青春期階段,很容易接受外界的刺激,情緒波動明顯,而且也沒有能力去調(diào)控自己的情感。遇到高興的事兒,就會表現(xiàn)出特有的熱情;而遇到失敗時,又容易灰心喪氣,悲觀失望。壓力之下的學習,失敗之后的煩惱,都會讓青少年對自己的能力產(chǎn)生懷疑,認為失敗在所難免,對成功不再抱有希望,便不再去付出努力。沒有了實現(xiàn)自我的過程,自然也就無需自我實現(xiàn)所需要的信念。這是當代高中生的悲哀。
既然找到了癥結(jié)所在,是良醫(yī)就必然會對癥下藥。
首先,培養(yǎng)高中生的信念,要讓其真正明白創(chuàng)立人生奮斗目標的重要性?!昂翢o理想而又優(yōu)柔寡段是一種可悲的心理”這是培根對目標的一種詮釋。理想是人生的燈塔,在人生的長河中,它可以給我們指明方向,奔向光明。兒時我們都曾有過美好的愿望,“長大了我要當科學家,”或者“長大了我要做總理“,只不過時過境遷,我們的理想在不斷地更切合實際地發(fā)生變化罷了。眾所周知,愿望是潛意識的。這種潛意識的東西需要信念作為動力來激活它。如果沒有信念,這種愿望便會自動變得懶惰、消極,沉睡在潛意識里,永遠見不到天日。而在高中生的生活中,以教師身份出現(xiàn)的我們,此刻肩負的任務(wù)就是讓他們潛意識中的愿望變得明確而鮮明,再佐以信念,使其恒長而久遠。我們就是守塔人,幫他們點亮燈火,讓他們找準航向,努力向前沖!
再者,培養(yǎng)學生的信念,就要讓學生明白信念的重要性。汶川地震,玉樹地震,舟曲泥石流中那一個個生命的奇跡的創(chuàng)造,哪一個不是憑借頑強的信念?有人說:心態(tài)決定命運,態(tài)度決定一切。如果在逆境中仍然選擇堅定,那么終有一天會守得云開見月明?!安唤?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成功是需要用堅定的信念來克服重重阻礙換取的。教師要在學生遇到挫折時,不斷地給予鼓勵,使他們的信念之火再次燃燒;在失敗時告訴他們,成功是不斷失敗的結(jié)果,在被失敗折磨的筋疲力盡之時,也要堅信堅持就是勝利;即使是慘敗到有如萬劫不復的境地時,也要樂觀地相信:“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風雨過后,必有陽光燦爛!
世上有很多事,當你認為它不可能時,那就永遠不可能。但是,如果你把它當做你奮斗的方向,并為之去研究、去實踐時,不可能也許就變成了可能。為實現(xiàn)理想和目標而充滿激情,日復一日關(guān)注你的目標。學生對未來有了信念是如此,教師培養(yǎng)學生的信念亦是如此。接下來,就是安東尼·羅賓做事的秘訣:現(xiàn)在就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