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前,我國對廢品損失往往只注重于一般性的會計核算,將全部損失計入產品成本, 忽視了從管理上方面對一般性核算方法的改進。這樣違背了新會計準則的一些規(guī)定,也不利于產品成本的計算與廢品的控制。西方國家在廢品損失的核算中,能夠根據廢品產生的不同原因進行不同的處理,這種做法更為合理,值得我們借鑒。以下是筆者通過研究西方廢品損失為管理而核算的方法,對我國廢品損失的核算提出了改進的設想。
[關鍵詞]廢品損失 可修復廢品 不可修復廢品
一、我國廢品損失核算現狀
廢品損失是指生產過程中發(fā)生的各種廢品所形成的報廢損失和修復費用。按照廢品的廢損程度和在經濟上是否具有修復價值,我國將廢品區(qū)分為可修復廢品和不可修復廢品。一般在實際操作中主要有三種核算方法:
1.直接增設“廢品損失”一級科目進行核算。該科目借方歸集不可修復廢品的生產成本和可修復廢品的修復費用;貸方登記廢品殘料回收價值和應收的賠款。廢品凈損失由合格產品負擔,從本科目的貸方轉入“基本生產成本”的借方,期末該科目無余額。
2.在“生產成本”科目下設置“廢品損失”二級科目進行核算。
3.如果不單獨核算廢品損失,則不設置任何相關科目,發(fā)生的與廢品損失有關的一切成本費用均計入正品。廢品的殘料價值直接沖減“基本生產成本”科目及其明細賬中的“原材料”項目。發(fā)生可修復廢品時,其修理費用直接計入“基本生產成本”及其有關成本項目。
筆者認為,我國目前的廢品分類及其核算方法沒有體現廢品損失的產生是否正常,不能明確廢品損失產生的經濟責任,不具有管理價值,需進行改進,以利于對廢品損失進行更好地控制。
二、對我國廢品損失核算的改進設想
《企業(yè)會計準則第1號——存貨》中的第九條明確規(guī)定:非正常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費用應當在發(fā)生時確認為當期損益,不計入存貨成本。而我國目前對于廢品的分類及其廢品損失的核算并不符合這一規(guī)定。筆者借鑒西方做法,對我國現行廢品損失核算進行改進。
《國際會計準則》規(guī)定:“浪費的材料、人工或其他生產費用不正常金額”不能列入存貨成本,并且應在他們發(fā)生期間確認為費用。西方廢品損失核算中將廢品分為正常廢品和非正常廢品兩類。對于正常廢品損失,一般作為產品成本處理;對于非正常廢品損失,則作為期間成本處理。筆者認為,這種做法相當于我國目前廢品損失的核算方法,更有利于成本的控制和資源的節(jié)約。西方企業(yè)對廢品損失之所以這樣處理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正常廢品是企業(yè)生產合格產品所必須的,是特定工序的必然結果,短期內不可控。在一定的生產環(huán)境和條件下,管理者總是會設定一個正常的廢品率,它是在有效的生產條件下產生的,是生產過程的特點所決定的。因而是管理者所預期和可承受的。所以,這種廢品的成本被視為正品的一部分,計入產品成本。非正常廢品損失是在有效工作條件下預計不會產生的廢品,它不是生產工序固有的。非正常廢品涉及材料采購、材料檢測、工藝堅定、和人員操作等環(huán)節(jié)的大部分問題被認為是可控的。由于非正常廢品的成本是低效生產的成本,是應該克服的成本,因而在它發(fā)生的當期就確認為損失,計入當期損益。可見,西方企業(yè)這種分類是由管理的目的和效率所決定的。
西方對廢品的分類方法體現了其管理價值,筆者認為借鑒此方法也可將我國的廢品分為正常廢品和非正常廢品。一方面,企業(yè)管理者可以在以后的生產中通過引進先進的機器設備和提高技術水平等途徑來進一步降低正常廢品的數量,進而降低其成本。另一方面,應積極查明非正常廢品產生的原因,確定責任單位、環(huán)節(jié)和責任人,并明確經濟責任,加強管理,以期盡量避免非正常廢品產生的可控成本的出現。
根據新準則的相關規(guī)定,改變將發(fā)生的所有廢品損失都計入成本的做法,而是區(qū)分正常與非正常的廢損。企業(yè)可以在“廢品損失”一級科目下設置“正常廢品損失”和“非正常廢品損失”兩個二級科目進行核算。
“廢品損失—正常廢品損失”科目用來歸集生產過程中發(fā)生的不可控制的正常廢品損失。發(fā)生時,借記“廢品損失—正常廢品損失”科目,貸記“生產成本”科目。殘料回收入庫時,借記“原材料”科目,貸記“廢品損失—正常廢品損失” 結轉廢品凈損失時,借記“生產成本”科目,貸記“廢品損失—正常廢品損失”科目。
“廢品損失—非正常廢品損失”科目用來歸集在正常生產條件下不應該產生非正常廢品損失。非正常廢品損失不可計入產品成本,扣除由責任人應該承擔的賠款,其他損失全部計入期間費用。發(fā)生時,借記“廢品損失—非正常廢品損失”科目,貸記“生產成本”科目。殘料回收入庫時,借記“原材料”科目,貸記“廢品損失—非正常廢品損失”科目。結轉廢品凈損失時,借記“管理費用”科目、“其他應收款”科目,貸記“廢品損失—非正常廢品損失”科目。
三、小結
通過借鑒西方思想,改進我國現行廢品損失核算方法更加有利于對廢品損失的管理,明確經濟責任,可使非正常廢品產生的可控成本的降低,從而間接的降低了產品的生產成本,也體現了我國會計準則與國際會計準則趨同的思想。
參考文獻:
[1]朱學義:《會計改革熱點研究》.[M] 中國經濟出版社, 2009 p73-76
[2]程芳 朱學義:廢品損失核算的改進設計 [J].《財務與會計》(綜合版),2006.11
[3] 魏育紅:新會計準則下的廢品損失核算.[J].《內蒙古煤炭經濟》,2007 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