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旨在分析大學英語大班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以確保高質量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大班教學教師學生問題
英語的重要性隨著中國的入世和經濟的全球化日益突出,國內掀起了英語學習的高潮,再加上近年來高校大量擴招,以致英語學習者和英語老師的比例嚴重失調。英語大班授課勢在必行,因為它能緩解師資不足的壓力,充分合理地利用教學資源。但英語大班教學存在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的,筆者根據自己在大班授課的教學經驗分析大學英語大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給出相應的解決辦法。
一、難以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
在人數少則六七十,多則一二百的班級上課,課堂管理極其費時費力。上課遲到、早退、無故曠課的現象極為常見。任課老師若嚴格考勤,則會過多地占用課堂教學時間,使教學任務無法按時完成。因此,大多教師便省去了考勤這一環(huán)節(jié),這就使得以上現象更為嚴重。不僅如此,因為大班教學人數眾多,學生頒布稠密,因此上課看課外書、耳塞耳機、發(fā)短信、竊竊私語、開小差等情況較為普遍。這種懶散的學習態(tài)度不但會影響到其他同學的學習,而且影響到教師的授課。那么如何避免這種情況的發(fā)生呢?
首先,要制定有利于課堂管理的制度。例如,可以把學生平時表現與期末成績掛鉤,教師根據情況把分數分為兩部分,一部分為平時分,另一部分是卷面分,期末的成績是這兩個分數的總和。這樣,對那些素質較差的學生能起督促作用,而對那些素質高的學生是一種鼓勵,因而更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進行。其次,要定期與同行交流、討論并分享大班教學的課堂管理技巧,互取長處。
二、學生的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學習需求不一,教師上課難以確定教學目標
造成這一狀況的原因很多:首先,生源不一,學生來自全國各地,各地的英語教育質量及英語教學中的側重點不同;其次,學生學習英語的年限不同;還有,每個人的學習素質、學習態(tài)度不同。此外,在大班上課,英語教師面臨著一個“眾口難調”的困難。因為學生各有不同的學習側重點,有的想在聽說能力上有所發(fā)展,有的想提高寫作能力,有的想提高翻譯功底,有的想擴大詞匯量、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和技巧等等。學生們程度不一和多樣化的學習需求給教師授課帶來很大的難度。
針對這一問題,筆者認為:首先,要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主動性。語言學家Andrew D.Cohen曾經指出:“語言學習的成功取決于學習者本身,取決于學習者自身的因素及其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的各種能力?!币簿褪钦f,英語學習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積極參與性。作為教師,要熟知學生的學習程度、態(tài)度、動力、興趣愛好,做到因材施教,鼓勵不同的學生采用不同的學習方法,促進個性發(fā)展,滿足學生的需要,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興趣,從而把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求知?!笆谌艘贼~,不如授之以漁”。語言學習過程中,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而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教師應該有意識地對學生的學習策略進行指導,分門別類地向學生介紹英語學習的方法,如閱讀技巧、寫作方法等。指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如早讀聽英文節(jié)目、積極參加英語角等,幫助學生積極有效地利用眾多的英語學習資源,滿足自身需求。
三、學生的積極性難以調動
在大班上課,人數眾多,學生會有這樣的感覺:老師只關注那些愛表現的同學,而自己不被關注,對英語學習自然也沒有什么興趣,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很冷漠,而且這種冷漠的態(tài)度還會感染其他人,造成響應老師的聲音越來越少,以致老師提出的問題如石沉大海。還有,學生人數多,需求自然也不相同,教師無法顧及每個學生。當學生的需求得不到滿足時,必然會挫傷其學習的熱情,造成情緒低落,無心學習。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效果因素之一就是學習者的情感控制。因而,研究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顯得十分重要。
首先,教師要做到認真?zhèn)浣滩暮汀皞鋵W生”,了解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要做到豐富教學內容,講究語言風趣,這樣有助于引起并保持學生的興趣和注意力。其次,教師要注重課堂教學方法的改進,堅決杜絕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模式——“滿堂灌”,多給學生練習的機會。例如,課堂上教師可以采用師生互換角色的方法,選一篇難度較小趣味性較強的文章讓學生上臺講解;還可以每一周或每兩周給學生一個話題讓他們私下準備,在指定的時間讓他們自由表達自己,這樣會增加學生對英語課的新鮮感和興趣。當然,課堂提問也不失是激活英語課堂的好方法,在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提問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思考、檢查學生是否對所學內容已經了解或理解,而且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逐漸養(yǎng)成積極思考的習慣。當然,教師還應該多聽同行的課,互相學習取長補短。
四、語言實踐機會少
在語言學習的過程中,實踐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而大班人數較多、空間有限,在班級里開展語言方面的交際活動十分困難,再加上教師受學時限制,在有限的時間要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給學生發(fā)言和進行課堂語言交際的機會更少。這樣,大班英語教學模式就成了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的單向傳輸模式,教師控制教學內容、階段、速度、時間,學生完全處于被動的地位,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下降,教學效果不佳。
針對這一情況,筆者認為:建立學習小組,進行合作交流,可以有效地增加學生的語言實踐機會。由于在大班教學環(huán)境下學生人數多,學生個體語言實踐的機會相對較少,但是如果能夠充分采用小組活動,這個問題就可以得到較好的解決。例如,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展開辯論會,事先把辯論的主題給學生,讓班干部把小組分好,讓他們在課下做準備工作。通過這種形式不但能夠擴大學生的參與面、增加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而且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促進學生對課堂教學活動的參與欲望。在小組活動開展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引導并監(jiān)督每個小組的活動情況,促使每個成員都能夠真正參與到活動中來。
五、結語
英語大班教學雖然在一定程度上給教學帶來一些不利因素,但班級規(guī)模的大小并不是決定英語教學效果好壞的關鍵。實踐證明只要我們能夠根據大班教學的特點,積極思考,合理地組織教學,設計適當的活動來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盡可能地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大學英語大班教學定會取得較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余建瓊.大學英語大班教學面臨的問題與對策思考[J].重慶郵電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3).
[2]王薇.大學英語大班教學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安徽紡織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4).
[3]苑東香.淺析大學英語大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優(yōu)化方案[J].考試周刊,2008,(3).
[4]張敏.淺談高校英語大班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重慶工學院學報,2006,(7).
[5]苗紀美.如何提高大學英語大班課堂教學的效果[J].視野,2008.